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第22回,贾母要给宝钗办生日,凤姐发愁了。因为贾母特意强调了一下宝钗的生日不同以往:

“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

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凤姐的这句话里出现一个词“将笄之年”,而且还是“也算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也算得”?最初看到宝钗15岁为将笈之年,只以为女子16及笄,因此宝钗的15岁生日只是将笈。但是当我看到“及笄”的出处和解释,才发现自己弄错了。

《礼记·杂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所以15岁并不是及笄的标准,许嫁(允婚)才是及笄的标准。而嫁人之前,女子必须行笄礼,以示其成年。

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宝钗并未许嫁,因此她的15岁生日并不是及笄生日,没有什么特殊,可是贾母特意强调一句“也算得将笈之年”就有些讽刺了。女子在议亲之前,总要相看人家,而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尤其是对于古代女子,所以这相看的过程很重要,疼爱女儿的相看一两年都是有的。可薛家并没有任何议亲的动作,再加上金玉良缘的宣传,这意图不言而喻。对此,贾母也不客气,直接打着过生日的旗子,提醒薛家,宝钗这年龄该定亲了,最起码也该相看人家了。

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因为“将笈之年”说贾母为宝钗做生日是在打脸薛家,理由未免单薄。但是把贾母给宝钗办生日的银子一比较,证据就充分了。要知道,贾母既然强调“也算得将笈之年”,这生辰宴怎么也要办的盛大一点。正因如此,凤姐才发愁,“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贾琏道:“既如此,比林妹妹的多增些。”

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可这生辰并没有盛大到哪里去,因为贾母只给了20两银子。凤姐又愁了:“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这个够酒的?够戏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凤姐过生日的时候,还不是整生日,贾母特意吩咐王夫人来办,虽然也只是出了20两,但这个20两却是在贾母提议凑份子顽乐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凤姐的生日筹集150两有余,是宝钗的7倍还多一点,对比起来宝钗的将笈生日就有些寒酸了。

宝钗15岁将笄,但到了20岁才及笄

那宝钗究竟是什么时候及笄的?

宝钗生日是元月二十一日。22回宝钗15岁生日,42回,黛玉15岁,而宝钗大黛玉三岁,就是18岁。53回,荣国府元宵夜宴,所以到了54回,又过了一月,此时宝钗满19岁。75回,中秋佳节,79回,宝玉风寒,一个月痊愈,又休息百日,再加上77、78回零零散散的时间,此时宝钗满20岁。满20岁就算还没许嫁,也不能说将笄了。

《礼记·内则》郑注:“其未许嫁,二十则笄。”也就是说姑娘家到了20岁无论有没有许嫁,都要行笄礼。所以虽然宝钗还没有许嫁,但已满20岁,也就顺利及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