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投保128萬元的企財險 歷經十年官司為什麼最後只賠了43萬元?

最近因為疫情這個特殊原因,許多公司、工廠出於安全的角度都延遲了復工時間,這也導致了許多工廠的廠房將面臨長達1-2個月的空置,長期無人照看,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進而導致設備受損。好在企業家的保險意識非常強,很多企業主都為自己工廠配置了企業財產保險,以防工廠發生不測的時候,能有個保障,但是這個保險的理賠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導致保險公司拒賠。今天小編通過一個企財險的理賠案例,帶大家認識一個企財險。

一、 案例詳情

吳某是武漢某木器加工廠的老闆,2002年8月份的時候,吳某經朋友介紹到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企業財產保險。保險對象為工廠生產設備,總金額為128萬元。投保時吳某請了當地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驗資。報告顯示,吳某木材加工廠的固定資產約為220萬元。

男子投保128萬元的企財險 歷經十年官司為什麼最後只賠了43萬元?

在投保第26天的時候,吳某的木器加工廠突然發生了火災,這場事故造成廠房及設備嚴重損毀,因為火勢太大,消防員儘管進行了及時搶救,也無濟於事,很多東西都燒燬了,更為奇怪的是,當地消防、公安部門均未能查明失火原因。

事故發生後,吳某向保險公司申請128萬元的保險賠償金,保險公司收到理賠申請後,保險理理員開始調查木材加工廠的損失,對損失的最終評估為14萬元拒絕了吳某128萬的理賠申請。

吳某對這個理賠通知非常不滿意,保額上明明寫的屙屎128萬元,憑什麼只賠付14萬元,一氣之下將保險公司告上了法院,誰知這場官司竟然耗時了十年,歷經四審的訴訟之爭,最終賠了43萬元。

剛開始一審的時候,中級人民法院委託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對吳某木材加工廠進行了評估。評估報告顯示,吳某木材加工廠的部分設備損壞了21萬元。考慮到相關的工廠損失和場地維護費用,一審法院最終裁定,保險公司應賠償吳某大約30萬元的房屋和設備損失。一審之後吳某表示不服,於是進行二審、三審、四審,在終審階段的時候,最高院在查明案情後,本案的保險金額只能根據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來確定。因此,第三次審理的43萬元是合理的。其次,保險公司未及時賠償的原因主要是吳某未能按保險公司要求提供受損設備的技術參數、型號等數據,導致固定資產的損失程度無法確認。因此,不能全額賠償的主要原因不在於保險公司。吳某接受了這個判決結果,至此,這場歷時十年的企財險糾紛終於得以解決。

二、案例分析

正常的官司一般一審就可以解決,一審後如案件雙方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滿,可以申請上訴,進行二審。大多數情況下二審的時候就可以得到解決,因為後邊的三審和四審是非常難的,本次案例歷經四審耗時十年,最終打上了最高院,可見過程是有多麼的曲折和複雜。不過好在最終得到了解決,鑑於本次案例中涉及到的是企業財產險,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個保險到底保障的是什麼?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

男子投保128萬元的企財險 歷經十年官司為什麼最後只賠了43萬元?

三、什麼是企業財產險?

企業財產保險主要保障的是,由於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引起對保險標的造成直接損失或間接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一種保險。根據具體的保障範圍來劃分的話,企財險可以分為:財產基本險、財產綜合險、財產一切險。有一點需要需要的是,不管你買的是什麼保險,只有發生了合同中規定的風險才可以賠付,如果合同中沒有寫的風險,出險後保險公司不會理賠。

四、保費交得多是不是賠的也多?

舉例說明:

一家商場投保財產綜合險假設無免賠,因暴雨導致商場天花板漏水專櫃裡的木質地板遭到了破壞,經調查,實際損失僅為5000元,專櫃裝修費為18萬元,保險的保額只有9萬元,投保比例為50%,那麼可以得到的理賠金額則為5000*0.5=2500元。如果當初是足額投保的話,此時意外事故就可以獲得全額賠償。

有些小夥伴兒可能會想,那我保額多買一點是不是賠的就多一些?當然不是,雖然超額投保已經交足了保費,但是財產保險是一種典型的損失補償保險,它只在風險發生時補償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被保險人不能從中獲利。

就拿案例中的木器加工廠來說,投保的時候保單上的價值是128萬元,過一段時間後,因意外事故造成全損,即使你多交了保費,保險公司也只會按照實際的保額來進行賠付。如果賠付的時候沒有按照要求給出相關的資料,有可能會遭到拒賠或打折賠付。也就是說,不足額投保保費少交了,只能按投保比例賠付;超額投保,即是多交保費也只會賠付實際損失。

男子投保128萬元的企財險 歷經十年官司為什麼最後只賠了43萬元?

企業財產保險的附加責任較多,投保的時候除了要認真看條款以外,還要注意是否有特約條款是否設計的合理,特約條款作為保單的組成部分和保單具體有同等效力。正常情況下,消防部門未能出具“火災證明”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將不承擔賠償責任;對於消防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註明"起火原因不明"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對於消防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起火原因可以排除哪些不排除哪些"的火災情況,每次事故再加免20%。

以上條款主要用於傢俱製造行業、板材加工行業、傢俱倉儲行業、紙製品製造行業、塑料製品和薄膜等高風險企業的風險管控。如果是經營性的企業,消防設施已通過安全檢查,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旦發生火災保險就能賠償。在此項特約條款的約定中,如果沒有火災事故認定書或火災原因不明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不會給予理賠。

寫在最後

保險已經是企業轉移經營風險的必要手段之一。在許多情況下,保險甚至成為企業家東山再起的資本。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一樣條款繁多。如果你想選擇一個合適的財產保險,既要保障面臨的所有風險同時又要節省保費。就要像購買人身保險那樣,根據企業的自身需求,找一個專業保險人士來幫助你定製方案,買保險的路上千萬不要聽別人的一面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