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听见你的声音”之《抗疫众生相:我这一家子 》

“惠济,听见你的声音”之《抗疫众生相:我这一家子 》

“惠济,听见你的声音”之《抗疫众生相:我这一家子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疫情当前

党员做先锋,全家齐上阵

这些舍小家顾大家

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

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别样的家国情怀


郑州市惠济区的老鸦陈村有这样一家子。女主人陈伟华是郑大一附院的护士,从大年三十一直坚守在病房。她的丈夫是一名执法队员,每天在辖区内的各个小区、每条道路上进行摸排走访。姐姐也在医院工作,姐夫是一名人民警察,24小时随时待岗,在高速站口排查过往车辆。哥哥嫂嫂是餐饮店老板,为了顾客和员工的安全,他们无限期歇业并坚持给员工照发工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一场抗击疫情的“全家总动员”成为这个家庭的新春节奏……


抗疫众生相:我这一家子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抗疫众生相

我这一家子

这一家子人啊,就没个闲的时候。”家里老太太年纪大了,说起话来像公益广告里的空巢老人。往年我总是笑她多愁善感,今年确实连我自己也未免惆怅起来。庚子年的春节过于潦草,没有走亲访友,没有喜气洋洋,小孩子倒是没什么,总觉得对不住老人。说起来每年其实也只有这几天会回到这里,哥哥嫂子,姐姐姐夫,长大了的我们带着各自的小家庭回到年幼时共同的故事线里,院子坐坐,四处走走,吵吵嚷嚷地,听母亲讲已经忘却了的小时候……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挤掉陪伴父母的时间;父母却用了他们一辈子的时间来陪伴我们的人生。

孩子们隔着屏幕一样嬉闹开怀,这几天小家伙总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幼儿园呀?”。上学是离家的开始,此刻迫不及待想和小朋友玩的宝宝,站在二十年漫长求学路的起点,并不明白离家的含义。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脑海里就冒出母亲那句:“这一家子人啊,就没个闲的时候”。

姐姐在医院工作,不是医护,只是医院的一枚小螺丝钉。已经要年过半百的她,每天清晨要从15公里外的家,披星戴月赶往单位,核对清单,快速结算,时不时还要客串一下门诊咨询。这些天城市里空空如也,医院里却人满为患,要维持这个体系运转需要很多看不见的努力。大年初五我们打过一个视频电话,她的疲惫都写在脸上,我心里不忍,早早地挂了。

姐姐忙,姐夫更忙。姐夫是一名人民警察,我零星地听母亲提起,防疫工作开始后,他一直在某个高速站口排查来往车辆。姐夫年纪也不小了,这阵子一直和队里的年轻人一起,24小时随时待岗,黑白颠倒地加班轮值,一家人也有了“时差”,姐姐都不怎么能见到人。

哥哥嫂嫂有一家自己经营的餐饮店,初六总是生意人开门大吉的好日子,但今年这个大吉的好日子却不知道要到哪一天了……为了顾客和员工的安全,他们无限期歇业。庚子年开年以来颗粒无收,算上房租水电还赔了不少,但哥哥坚持给员工照发工资。他说,“赔就赔了,谁都有家,日子总得过吧,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人得将心比心啊。”

我的爱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执法队员,每天在辖区内的各个小区、每条道路上进行摸排走访,胡子拉碴地裹个大棉袄,对每一个外地返郑人员进行登记。我有时会听他讲讲摸排时候的小故事,他说人家小娃娃给他送果冻吃,我笑他吹牛,“就你现在这副样子,小孩子见了没吓哭都算是勇敢宝宝了”。

我自己也是一名护士,大年三十返岗工作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有人说身在战场的人闻不到硝烟的味道,我深以为然。医院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害怕,仅有的一点时间还要担心宝宝跟姥姥过得好不好,没空去恐慌,无暇自顾。

我突然在想,如果此刻有一台无人机,一定能在高空看到我们这一家子人。来自同一个小院落,长大了散落在城市角落,各自忙碌着,彼此牵挂着。想到这里又觉得自己有点儿好笑,郑州这么大,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吧。

这个在疫情中大步前行的城市,是多少血肉亲情的共同家园呐!我们在此栖居,我们为她努力,我们温暖着这个城市的朝云暮雨……‍‍


听见你的声音

郑大一附院护士

修改:薛晶晶 惠济区新城街道办事处职工

朗诵:郭燕玲 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