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如果追溯第一次產業革命的起源,首先會提及紡織技術,其實這項技術最早起源於中國。不僅是紡紗機,解決歐洲人溫飽問題的農耕技術,其實也源於中國。同時農耕技術傳入歐洲之後,也間接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何我們的先進技術卻成為歐洲人的“嫁衣”呢?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犁具讓歐洲人吃飽肚子

無論是東方的中國,還是西方的歐洲,傳統的農耕社會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文明的發展雖然包含因素很多,如果想要實現跨越式地發展,養活更多人口,還需要在耕種技術上實現突破。

歐洲民眾長時間以來,都為了填飽肚子而操勞,糧食問題一直限制歐洲人口的增長,成為限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希望農業發展,一定伴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這是一切社會發展,進步的起點。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進步也同樣起源於農業,18世紀歐洲所經歷的農業技術革命最終引起了一場經濟與產業的革命。這場革命以農具的改革,輪作方式的改進以及家畜的圈養等為主要推動力。尤其是是曲面鐵壁犁,種子條播機,還有種耕機的採用,讓整個農業技術從中世紀以來發生了質的飛躍。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都是牛耕犁具,中世紀歐洲主要是用重犁,它由笨重的底座,沉重的木輪寬大的木犁壁以及犁刀、犁柄、犁抓、犁樺、犁箭、犁尾等部件組成。這種犁除了笨重以外,在結構上也很不合理,因為它不像中國的犁那樣,犁壁與犁樺之間相互銜接,緊密貼合。

歐洲犁壁、犁刀與犁樺之間的縫隙非常大,犁地時使泥土、雜草夾塞其間,所以犁地之人,不得不隔幾分鐘就需要讓牲畜停下來,然後用棍子清理掉縫隙之間的泥土和雜草。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這種犁的結構上的缺陷,也導致它產生的阻力也非常大,常需要幾頭牛才能夠拉動,通常需要4到8頭牛。早期很多專家認為是歐洲泥土板結,粘性強,其實主要還是犁具設計不合理。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中國的犁在漢代已經基本定型,主要由犁樺、犁壁、犁轅、犁梢、犁床、犁橫、犁箭等部分組成,唐代時期把長轅改為曲轅,並且裝上了可以轉動的犁盤,讓兩頭牛也能夠同時牽引犁具,這套技術我們現在還在使用。

和歐洲的重犁相比,中國的犁沒有沉重的木輪以及木犁壁,小巧適用的曲面鐵犁壁兼具切割泥上雜草和翻卷土的功能,能起到歐洲重犁犁刀和木犁壁的作用。中國犁邊緣鋒利,刃面光潔,與頂部的犁樺嚴密貼合,不留任何的縫隙,犁地、切割還有翻隴等一起完成。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中國犁要比歐洲重犁要小巧輕便很多,因此在耕作過程中不會像歐洲需要4頭牛或者8頭牛,中國犁具只需要2頭牛,或者一頭牛就可以完成。無論是粘性比較大的江南地區,還是乾涸的陝北地區,開荒和耕作都非常適用。

進入18世紀,中國犁技術傳入荷蘭,荷蘭的旅行家在爪哇發現中國的犁,之後把這種犁帶回到荷蘭,之後有了新式荷蘭犁。

在中國犁技術傳入歐洲之前,歐洲農業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人們為吃飽肚子發愁,產業革命更是想都不敢想。正是東方農業技術知識的傳播,引發歐洲農業的革命,並最終引發了一場經濟與產業的革命。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紡織技術對歐洲的貢獻

紡織業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跨越式發展的先導產業,相比於農業和工礦業,它很少受到自然資源以及產權的限制,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萌芽階段,紡織品的彈性需求大於食品以及工礦產品。而且紡織業也容易形成穩定的生產關係,形成規模經濟。紡織業生產週期短,資金週轉快,因此盈利積累也相對容易一些。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關於紡織機器的發明,可以追溯到約翰·凱的飛梭,劉易斯·保爾的紡紗機或約翰·懷嚴特,以及哈爾格里未斯的多抽紡紗機等,但是這些都是家庭手工紡紗機。真正奠定現代工作技術的是查德·阿克賴特那架來歷不明的水力紡紗機。其實在幾個世紀以前,中國的紡織技術就已經傳入歐洲。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中國從仰韶文明時期就已經有了麻紡技術,西漢時期製成了單錠手搖式紡車,這種紡車主要是用繩子帶動,可以加捻並股。之後紡車技術不斷改進,從手搖更改為腳踏,從一錠增加到多錠。元朝王禎的《農書》當中畫了32錠的大紡車,有左右飛輪,用皮帶帶動,用牲口當做牽引力,儼然是工業革命時期紡紗機的雛形。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歐洲在13世紀之前,紡紗工具主要是紡錘和捻杆,這種只適合紡織亞麻線,構造簡單,使用效率非常低。13世紀出現用來紡織羊毛的紡車,16世紀薩克森改造出腳踏紡車,這種紡車也僅限於幾個紡錘。

17世紀中國的紡織技術隨著絲織品一起傳入歐洲,17世紀初,耶穌教會來中國傳教,1658年,法國路易十四特意派遣6名耶穌傳教士來考察中國的歷史、地理、植物甚至烹調技術等,無所不包。之後在巴黎、柏林以及維也納等,開始出現大量的中國書籍,法國尤其重視農業方面的書籍。雖然漢字給他們帶來麻煩,但是《農政全書》《農書》這種,豐富的插圖,給歐洲這些傳教士提供了極大便利。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17世紀初,傳教士鄧玉函還和王徵合作,寫了一本《諸器圖說》,專門向西方人介紹了中國的技術。此時中國多錠紡車技術,給英國水力大紡車提供極大的啟發。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為何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

雖然紡紗技術源於中國,但是中國的麻紡是用來自用,絲綢是貴族的奢侈品,通常都受到生產的限定,不可能大規模的生產。32錠的大紡車雖然已經接近於近現代的紡織機器,但是這種大紡車每天可紡織上百斤,不但超過了家庭作業的範圍,而且超出家庭本身的消費需求。而且麻織品作為衣物,只能適合溫帶地區的百姓,其保暖性不足,很難大面積推廣,北方主要還是用動物皮毛禦寒。

宋元時期,隨著棉花的傳入,中國卻中斷了紡織業技術的演進。同時期歐洲,由毛紡織業發展出來的棉紡織業卻逐步發展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當然工業革命在英國發展,也有我們所不具備的一些條件。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英國鐘錶行業技術的發展為產業革命做好了準備,鐘錶業是一個非常精細化的製造行業,要做到分秒不差,機械傳動就必須穩定,這對工匠的技術水準要求很高。為了保證配件生產的精準,不同的工匠需要只負責打磨某一種特定的配件。明確的生產分工,技術迭代的不斷追求,讓各國家之間在競爭當中實現技術的進步。

技術的發展就像生物的演化一樣,不斷向前發展。一個叫凱伊的鐘表工人發明飛梭,它把織布的效率提高的一倍,造成織布所用的棉紗供不應求。30年後,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出現又改變了這一現狀,紡紗的速度又超過了織布的速度,棉紗大量過剩。直至蒸汽動力織布機的發明,這種織布與紡紗的矛盾才最終得以解決。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理髮師阿克萊特借鑑鐘錶行業的經驗,他把自己的工廠佈置得像一個機械裝置一樣,每個人按照統一的標準,統一的節奏來幹活,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這種新的組織方式,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

發生在歐洲的產業革命,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雖然中國的農耕技術,以及紡織技術為整個產業革命提供了部分先決條件。中國的農耕技術極大提高了歐洲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地理大發現,玉米馬鈴薯等美洲農作物的引種,也極大豐富了歐洲人的餐桌。直至今天,馬鈴薯等美洲作物依然是歐洲的主食之一。而且進入17世紀,困擾歐洲數百年的鼠疫也消失了,這也是歐洲人口增長的又一個因素。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我們時常用“革命”二字放到瓦特蒸汽機上,無論是瓦特的蒸汽機,還是水力紡紗機,都是技術不斷演化的結果。19世紀初,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開始了以棉紡織業為中心的工業化。

德國起步雖然晚,但充分發揮了產業革命的後發優勢。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推出增產興業、富國強兵等政策。通過國家力量有計劃地推進工業化建設,比如對國內煤炭、鋼鐵資源的有效調度,對國外技術、資本的大力引進。同時推動國內建立儲蓄銀行和實業銀行,保證了資金流動。這些計劃性措施被其他後發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效仿,俄國、北歐各國、意大利甚至日本的產業革命都受到德國影響。


中國發明瞭歐洲所需要的犁具、紡紗機,為何沒能誕生產業革命?


歐洲能在近現代成為世界霸主,其主要源於產業革命帶來的影響。產業革命讓整個歐洲走向全球化,在這這個因素的作用力下,以歐洲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在19世紀逐漸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