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红楼梦》里美女如云,盖以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眠芍三出为最,而后来宝琴以踏雪一节,欲与众芳争艳。成了贾母心尖尖上的人,疼她甚过宝玉,若非她早已身有婚约,哪里还有宝钗什么事儿。人人对她无半点的不喜,宝钗黛玉湘云都逊色她几分。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却不得与宝钗黛玉湘云并排正册十二金钗之列,这是为何?这样美好的人儿,最后又怎么样了?

薛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也就是薛蟠,薛宝钗的堂妹。她长得十分美貌,性格活泼热情开朗,自幼读书识字,本性聪敏,从小跟着父亲走遍三山五岳,到西海沿子上买过洋货,还接触过真真国的女孩子。贾母甚是喜爱,夸她比画上的还好看,曾欲把她说给贾宝玉为妻子。在薛宝琴还没到贾府时,贾母最疼爱的除了宝玉就是黛玉了,可宝琴来了之后就一切都变了。

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宝琴的出场在原著第四十九回,探春见到她之后道“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的,已经逼着咱们的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她这一出场排场之大,哪似黛玉和宝钗到贾府那般。黛玉初回贾府宝玉因为“天仙似的林妹妹”出生时没有玉气的要摔了自己的玉;宝钗到贾府做客,一切都平平淡淡;这薛宝琴一来,贾母就逼着王夫人认作干女儿,在自己身边养着。

作者在写宝琴的时候特别舍得下重墨,这样看来谁又如她?五十回有脂批曰:“此回着重在宝琴,却出色写湘云。写湘云联句极敏捷聪慧,而宝琴之联句不少于湘云,可知出色写湘云,正所以出色写宝琴。”她一人独作怀古诗十首,以跟着父亲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每首还各隐一件物品。另外,在描写贾府部分景色风貌的时候都是借的宝琴的眼,可见这样一个人在作者眼里是多么完美。那正册十二金钗里为何没有她?只能屈居在副册里。

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原著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惟见有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旁有脂批曰:“虚陪六个”。不难看出太虚幻境中并不是仅仅有一个薄命司,但是其他的六个都是虚陪的。由此可以明白,像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都不入薄命司,而属于“虚陪”的人物,她们本来就像一个看客,所以宝琴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场,只是“虚陪”并不是书中主角。她在《石头记》中只起一个旁观者的作用。大约在80回后宝琴的地位并无变化,她可能在四大家族败落后充当一个“见证”历史盛衰的角色。

薛宝琴早已许配给梅翰林之子,进京也只是暂居贾府。原著中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文字,“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写的就是薛宝琴和丫鬟踏雪寻梅一景。这一场景比泣残红黛玉葬花、滴翠亭宝钗扑蝶、搏 一笑晴雯撕扇、芍药圃湘云醉卧更加美不胜收。众人的反应就是很好的证明,“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可是“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贾母可是说了比画里的美人还要美。而这里用谐音暗示之意是很明显的。薛宝琴之“薛”正是白雪之“雪”,梅翰林之“梅”正是红梅之“梅”,“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实则是暗伏薛宝琴命运很好,犹如白雪之后的红梅,一支独好。

正册十二金钗里的人物在前二十回就已经完全出场了,而且每一个都是出身名门最后却下场凄惨。而宝琴并不是,她的父亲是皇商,古代最轻贱的不是农民却是商人,所以宝琴算不上真正的“大家闺秀”,而她早已与有一门不错的亲事,只等着嫁过去,也算不得下场凄惨。所以她入不了正册十二金钗,只能在副册。

从四十九回到五十三回一年,从五十四回到七十回又一年,七十回到八十回又一年(实际上八十回已经到腊月了)两年半的时间,薛宝琴一直住在贾府,却没有梅家半点消息。梅家应该早就回来了,但是只字未提宝琴的婚事,那不出意外就是悔婚了。毕竟宝琴父亲去世了才来寻这门亲事,梅家家大业大看不上便悔婚了。

薛宝琴堪称完美,为何不在十二金钗之列?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另外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词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梦”,恐怕是暗示着她最后并未能如约嫁到梅家。还有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其实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之“冷”(指冷二郎)和“香”(谐音“湘”),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

那么,大家觉得薛宝琴最后的命运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