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自然教育的課堂也可以是你家的小區綠化帶。


文|金弋

圖|網絡



近日,王源在綠洲上分享的照片火了,照片是波士頓初雪,畫面美不勝收,讓人眼前一亮。


再翻看王源往日的分享,從落葉、樹林到雪景,滿屏都是風景照,果然是當之無愧的“氣候植被記錄博主”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看到美麗的自然風景,相信每個人都有想要保留下來的慾望。


熱愛自然,似乎是人的本能。


但是,如今生活在鋼筋混凝土森林的我們,與自然卻越來越遠。


我們在屏幕裡看風景,我們誇王源接近自然,享受自然,卻忘了自己與自然很久沒有近距離接觸過了。


這個問題在兒童身上表露無遺。一種“自然缺失症”似陰霾籠罩在大多數孩子頭頂上方。


美國著名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中,用"自然缺失症"一詞來形容現代社會的兒童與自然沒有聯繫,並通過大量調研和實例指出,抑鬱、焦慮、肥胖、注意力紊亂,源頭或許在兒童時期的“自然缺失症”。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許多醫學專家也認為,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減少是兒童肥胖、注意力障礙和抑鬱的重要原因。


1


什麼是“自然缺失症”?或許可以這樣回答。


孩子看著視頻裡星星點點的螢火蟲,問:“媽媽,螢火蟲真的這麼美嗎?它和星星有什麼不一樣呢?”


現在的孩子有各種主題的遊樂園、各種新鮮的玩具,樂高、拼圖、模型,卻不能說出看螢火蟲時感受。


這時你或許可以見縫插針地給孩子來一堂科普課,甚至可以找到相關的視頻充分證明兩者的區別。


但是以上這些,都不能將你對螢火蟲的觀感全面呈現出來——那是一種脈動著的生命光亮。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呢?很簡單,有機會帶上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一場“螢火蟲盛宴”就行了。


生活中,關於自然的教育窘境其實不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會感嘆自然紀錄片的驚心動魄,卻沒了與自然相處時最原始的悸動和樂趣。所以,我們給孩子講的自然,也沒了最動人的色彩。


但是,我們的父輩卻完全不一樣,他們與自然有著融於血液的牽絆。


無論什麼時候提起童年,他們總有說不完的樂事兒,上山掏鳥蛋,下水摸魚蝦,明明是那麼新奇的玩意,在他們嘴裡卻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讓你想要更多的探究。


從父輩與自然的關係緊密,到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對於自然的陌生疏遠,這一過程應該就是“自然缺失症”一代一代“病情”加重的生動演示吧!


2


印度著名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靈》中說:


如果你失去了與自然的接觸,那麼你必然會失去與其他人的聯繫……對落葉和山間巨樹的敏感遠比通過所有的考試和擁有一個吸引人的職業重要得多。


的確,不要小瞧自然,它對人的影響不亞於社交、考試、職業。


很多案例都向我們說明:那些在鄉間撒野的孩子,在長大之後都多了那麼一點浪漫與豁達。


在《從文自傳》中,沈從文寫到自己性格“不安於當前事物,卻傾心於現世光色,對於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而這些其實來源於小時候逃課的習慣。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在逃課之後,他與“自然”在一起。


碰到下雨時以怕打溼鞋子為理由,脫鞋襪赤腳在水中走路,還故意往深水中走去;到了四月季節,又逃學到山上捉蟋蟀,還總結出一套捉蟋蟀的獨門訣竅;雨天喜歡在泡軟了的田埂上瘋跑,弄得全身是泥,被罰關在空房子裡……


在他的描述中“河中的鱖魚被釣起離水以後拔刺的情形”“空山中歌呼的黃鸝”“樹木上累累的果實”……填滿了他被罰跪時的空白與乏味。


從字裡行間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精瘦的男孩眼神靈活,嘴角含笑,籌劃著下一次的逃學。


一個孩子這樣狂熱的奔向自然,不正是陶行知在《春天不是讀書天》一文中的理念嗎?


春天不是讀書天:關在堂前,悶短壽緣。

春天不是讀書天:掀開被簾,投奔自然!

春天不是讀書天:鳥語樹尖,花笑西園。

春天不是讀書天:寧夢蝴蝶,與花同眠。


德國的“自然教育”全球聞名,森林幼兒園遍地開花,這些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孩子迴歸大自然,他們可以爬樹、玩火,逐漸孩子的觀察力變得敏銳,想要學習及探索更多有趣的自然現象。


孩子們接受森林教育,即使零下28攝氏度,孩子們也在室外待著,只在少數格外嚴寒的日子裡,孩子和老師會鑽進露營帳篷或木頭建的小教室暫時躲避一下。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孩子卻很少得感冒。這應該就是孩子與大自然親密互動後被贈予的健康體魄吧!


3


那麼應該怎樣重建孩子與自然的聯繫呢?


美國政府受到《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的影響,於2009年推出了No Child Left Inside法案,敦促各個州設立環境教育標準,鼓勵兒童到戶外進行主動的發現式、實踐式學習。


而我國自2012年以來,以研學旅行、科普宣傳、生態文明教育等各類名目成立的自然教育機構相繼成立。


在2017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將研學旅行正式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後,全國範圍內圍繞研學旅行設置的自然教育機構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


家長有更多的自然教育機構的選擇,但同時也可能會挑花眼,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做功課,對比各家的優劣。


王源成了氣候植被記錄博主:警惕悄無聲息的“自然缺失症”


但其實,不需要把自然教育看得那麼遙不可及,自然教育的課堂也可以是你家的小區綠化帶。


曾經採訪過的一個教藝術設計的大學老師,她就經常帶孩子在小區綠化帶玩耍,教孩子認識一些樹木的名字,觀察樹木的形態,孩子十分感興趣,兩人常常一待就是一下午。


一起和孩子撿一些落葉,搓開聞聞不同的葉子的味道;


給孩子一個口袋,用來裝一些“寶貝”,比如掉落的果實、樹葉、樹枝、花瓣等等;


用手感受不同樹木枝幹的觸感;


用手指碾一碾土壤,感受土壤的溼度,還有混雜在裡面破碎的枝葉;

……


這些都是帶著孩子感受自然的思路,還可以發散思維轉移場地,在沙灘、公園、鄉村……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只要我們用心發掘,就能找到更加豐富的自然教育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