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周期及投资策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28点要求,从制度、技术、资金三个角度明确环保产业发展方向,着重解决人、事、钱三大问题。

制度层面:1)明确地方行政领导环境质量责任与考核评价;2)明确企业环境治理责任与信息公开;3)明确部门监管与司法保障;4)明确市场化主体地位及模式创新方向。

技术层面:1)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淘汰落后技术;2)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3)加快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资金层面:1)财力与事权匹配,明确政府财政支出责任;2)按照合理盈利,完善落实污水垃圾收费政策;3)健全常态稳定财税支持,明确生态补偿及环境税机制政策;4)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建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复盘过去10年2轮大环保周期,可以说财税杠杆方向决定周期方向,政策力度决定向上幅度。

当前财政政策的预期宽松,同时投资加杠杆的主体已经逐步转移到有资金实力的央企、国企、地方环保平台上,微观层面企业盈利预期、商业模式已经出现边际向好趋势,熬过了2018-2019年的行业阵痛,预计环保企业盈利周期向好与估值上修叠加,迎来戴维斯双击机会。

建议关注

环卫设备企业:盈峰环境、龙马环卫;

土壤治理企业:高能环境、博世科;

水环境治理:博世科、国祯环保、碧水源;

垃圾焚烧:伟明环保、瀚蓝环境、城发环境;

环卫运营:玉禾田、侨银环保;

危废/医废:高能环境、东江环保、金圆股份、润邦股份、雪浪环境、启迪环境等。

具体来看,环保行业受政策、利率及行业发展阶段三个主要因素影响较大。

(1)行业阶段: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及业绩兑现程度。

1)行业周期:基建行业增速提升,从而带动环保行业投资;标准提高或环保加严,工业污染源治理政策带动环保行业投资。

2)业绩因素:行业遵循“政策——市场——模式——业绩”的传导链,而季度、年度业绩的预期和其兑现程度的偏差对股价影响也较大。

(2)利率水平:对股价的长、短周期波动都有影响。

1)长周期方面,环保投资与利率负相关性越强,利率越低、融资成本越低,也可借此寻找长周期拐点。

2)短周期方面,同样可以体现出一定负相关性且股价的反应有一定提前性,这与股市的情绪或资金流动性等因素有关。

(3)政策催化:政策分为环保政策及货币、财政政策。

1)环保长期政策涉及空间释放、项目落地。

2)环保政策短期不涉及实质落地的,或被当做主题性机会,如17年的雄安新区。

3)货币及财政政策可叠加或传导到利率上,对股价造成影响,也可自身影响投资者的情绪。

明确了这三大影响因素,大家自然不难理解我讲的戴维斯双击的可能。


具体来看,环保行业受政策、利率及行业发展阶段三个主要因素影响较大。

(1)行业阶段: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及业绩兑现程度。

1)行业周期:基建行业增速提升,从而带动环保行业投资;标准提高或环保加严,工业污染源治理政策带动环保行业投资。

2)业绩因素:行业遵循“政策——市场——模式——业绩”的传导链,而季度、年度业绩的预期和其兑现程度的偏差对股价影响也较大。

(2)利率水平:对股价的长、短周期波动都有影响。

1)长周期方面,环保投资与利率负相关性越强,利率越低、融资成本越低,也可借此寻找长周期拐点。

2)短周期方面,同样可以体现出一定负相关性且股价的反应有一定提前性,这与股市的情绪或资金流动性等因素有关。

(3)政策催化:政策分为环保政策及货币、财政政策。

1)环保长期政策涉及空间释放、项目落地。

2)环保政策短期不涉及实质落地的,或被当做主题性机会,如17年的雄安新区。

3)货币及财政政策可叠加或传导到利率上,对股价造成影响,也可自身影响投资者的情绪。

明确了这三大影响因素,大家自然不难理解我讲的戴维斯双击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