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人偷袭美军珍珠港,后来日本人后不后悔?

普慈贤



手工客梦飞


日本人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这对于日本来说,他没得选择。

1941年,日本的侵略行为已经嚣张到极点,鬼子除了霸占了大半个中国,又将触须向东南亚延伸,而这里正是美英法的利益所在,越南、缅甸等一些国家就是盟军的殖民地。因此由美国为首的盟军指令日本关东军山本五十六必须将部队撤出这些地方,回到日本在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时的地方。但日本人是怎样的态度呢?

日本侵略者的态度十分顽固。

即然盟军无法劝阻,那么只有断掉日本人的一切供给,于是英国、荷兰等这些原石油供应商的一些国家停止了废铁、石油对日本人的供给。

日本鬼子怒发冲冠,1941年12月7日凌晨,在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的策动下,实施了对美国夏威夷军事基地的珍珠港轰炸袭击以及潜水艇对美国海军实行捣毁。

次日,美国全国引发了声讨日本的浪潮,这才让美国原系中立的立场转变成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要说,这次战争,日本人后悔了吗?没有。而日本人直到美国人投原子弹之前都没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日本人的心理就是有一种扭曲,加上裕仁天皇政府对人民的愚化,日本人既好面子,又强烈顽固,日本人宁可战死,女人宁可投海自杀也不会说一声“后悔”两字!还一亿玉碎呢!

然而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却让裕仁真正的感到没日的来临,于1945年8月15日签置了《投降书》。证实了日本统治阶级真实怕死的本质。

要说日本人后悔!非也!直到现在日本人都没有后悔,日本右翼还在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人尚没向亚洲人民和国家表示歉意和赔偿。日本人后悔了吗?没有,至今还在与美国纠结原子弹事件。日本人后悔了吗?那么为什么修改教科书而否认二战的罪恶史!!!凡此种种,日本人就是一根筋抽到底的精神性格,没有后悔,但会坚持!


用户听松闲人


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日本是不后悔的。

因为山本五十六他是常驻美国的武官,他利用星期天没事骑自行车到处乱转,就了解美国经济实力和工业制造能力,他看到了美国战争动员之后的这种力量,明知日本是打不过美国的,那么为什么日本要打美国呢?

日本打美国不是一个主战场,日本的主战场原来是想进攻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当时是荷兰的,那个地方是亚太地区当时石油最多的一个国家,还有橡胶,正好石油跟橡胶支持日本的大工业所需,支持他的舰船飞机,所以日本就想重点夺取这个地方一些石油和橡胶资源。


点点骆


日本人对于偷袭珍珠港这件事,是既后悔又不后悔的。日本人不后悔的是认为,偷袭珍珠港是背水一战,不打不行。后悔的是,没有抓住时机,在偷袭中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潜力,来扩大自己的优势,进而夺取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日本对战争的反思是很奇怪的。德国对战争的反思是忏悔自己的罪恶,从法律上杜绝下一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所以德国对战争的认识是非常彻底的,认罪态度也是诚恳的。德国的总理能够跪在犹太人的纪念碑前谢罪就显示了这一点。这样的德国人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而通观日本关于战争的作品,日本除了很少人在忏悔自己的罪恶,而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在探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失误,假设如果不犯这些错误,是否能够成功。可以说,日本是在为下一次战争总结经验教训。

很多的日本人对于过去的战争历史都是没有认识的。这是因为日本国内混淆视听的宣传造成的。在日本,为了粉饰那场侵略战争,把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理论当做圣经,依然在欺骗着日本人民。

那就是,日本军队不是以侵略者的身份进入那些国家的,而是以解放者和保护者的身份进入的。日本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把先进的文化带给愚昧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度,促进了它们的进化。同时,日本军队赶走了那些西方的殖民者,把自由还给了被奴役的亚洲国家。

在这些欺骗性的粉饰下,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罪行,反倒成为了他们的功绩。这样,日本人并不认为自己发动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反而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在进行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件事上,日本认为自己是被动的,被迫进入战争状态的。其原因是因为美国卡住自己的脖子,停止供应自己石油和战争物资,使自己的战争无法进行下去。如果不发动战争,日本就必须要听命于美国,自己经过多年战争得到的利益就会丧失。

如果和美国开战,偷袭珍珠港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在给美国太平洋舰队毁灭性的打击后,席卷南洋,夺取石油产地,实现自己在战略物资上自给自足的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这种逻辑完全是一种强盗逻辑。它只是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进行开脱。在这种逻辑下,日本怎么可能会对偷袭珍珠港后悔呢?它甚至还有一种悲壮感,认为自己的行为很英勇。

至于说后悔,日本的后悔主要集中在对珍珠港进行了两次空袭后,没有继续进行空袭。只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队进行了空袭,而没有对潜艇库、后勤设施、造船厂、油库等进行袭击,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打乱了日本继续战争的计划。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只是对战争中的战略战术进行反思,而对战争本身却无动于衷。这样的反思,是造成日本国内军国主义者猖狂的主要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我个人看来日本偷袭珍港,倒是成为了二战的赢家,最起码是立于不败之地,日本人深知自己是太洋上小国家,想要生存,必须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狭缝中生存,所以日本战败后一直充当美国资本主义者马前卒,日本这个小老弟在这个资本主义美国大哥的庇佑之下,逐渐羽丰满,在这一点上,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如果日本人不把拉美国下水,战败以后就有可能被共产主前苏联攻入本土,后果,大家也是可以想象的!



水决定健康


在二战之中,偷袭珍珠港可以算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由于日本人对美国的不宣而战,终于将原本羞羞答答躲在幕后的美国人拖下了场,整个美国的战争机器高速的开动起来,整个二次世界大战迎来了曙光。

如果日本高层认真的复盘太平洋战争,他们一定对于偷袭珍珠港这个决策既后悔又不后悔。

说后悔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被偷袭之后美国人的愤怒使得看似一盘散沙的美国人破天荒的团结起来,说后悔也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唤醒了一头沉睡的雄狮。可以说整个太平洋战争在1941年12月8日这一天拉开了帷幕也在同一天就已经结束了。

美国国内同仇敌忾,整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全速运转起来,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海量的物资储备对于日本国来说,都处于碾压性的优势地位。

凭借强大的国力,美军就算一时失利,也会很快振作,要知道美国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150多艘航空母舰,而日本人生产的航母数量只是美国人一个零头远远不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军每损失一艘军舰,就会从国内得到三艘的补充,而日本人则恰恰相反,损失三艘军舰,都未必能够得到一艘补充。面对如此的国力差距,美国人想打败仗都难,实力不允许啊!

当然有一些日本人还后悔偷袭珍珠港的时机选的不对,没有能够取得足够的战果。山本五十六用六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千里奔袭珍珠港,将美太平洋舰队主力打瘫在港内,在战术上极为成功,这一战也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舰队核心主力的地位。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行动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没有一艘停靠在母港珍珠港,所以他们全都幸免于难。有了这些航空母舰,就保留了美国舰队迎风翻盘的希望。

正是因为这些航空母舰的给力表现,美军才得以在中途岛之战大显神威,连续击沉日军四艘主力航母,成功的洗刷了珍珠港的耻辱。在这些日本人的思维里,如果当时美军的航母全部集中在珍珠港内,通通被日军报销,那么美国人就会失去与日本人在太平洋上争雄的本钱,就能够达成让美国回到谈判桌的理想。

日本人真的太天真了,以美国人当时的愤怒,他们绝不可能与日本人媾和的,连这个念头都不会有!他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会和日本人硬刚到底,何况情况也并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要说日本人不后悔那是因为日本人当时已经被美国人卡住了脖子,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停止向日本提供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而不巧的是,日本这个国家偏偏就不出产这些东西,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继续他们的皇国梦,为了进一步推行大东亚共荣圈,他们只有北上南下两条路。

结果陆军主导的北上被朱可夫教做人,于是日本人只有选择南下,夺取南洋的资源。南下势必就要和美国交手,那么为了使得美国海军不能掣肘日军的行动,偷袭珍珠港就势在必行。所以日本人对于偷袭珍珠港这件事也算不上后悔。


历史评说



肖昌洪0304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美日由此开战,这也导致二次大战的战争走向变化,以及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诞生。

偷袭珍珠港之前,早在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呈给天皇的秘密奏章中就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同时这也是日本的国家战略,它也是按着这个计划一步一步去完成的。

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已经完全控制了东北三省以及蒙古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也沦为日本占领区。由于日本的极速扩张侵犯了传统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所以招致对其普遍不满,美国在1939年更是对其进行制裁,并实行石油禁运。而日本本身就资源匮乏,石油禁运就如同紧箍咒一般,让日本非常难受,所以东南亚的各种丰富资源就成了日本梦寐以求想要得到了。

因为之前它在近代的几次对外战争都胜利了,国家也尝到了扩张带来的利益。既然北上计划受阻那只能南下了。于是日本衡量再三,既然早晚有一战,就赌上国运干上一票,如果赌赢了,那日本就能成为东方霸主,而失败二字可能就从来没听说过。

但是该地区都是欧美国家的势力范围及殖民地,如果想要得到资源势必要同各个帝国主义强国开战。英法等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不足为患,而美国的军事力量可并不好对付。

美国此时跟一战一样,又在发战争财,同时国家奉行中立原则。虽然通过各种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力量进行支援,但是毕竟有限。说实话,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并非很强,只不过后期战争马达全开,各种爆款才应运而生。此时它的太平洋舰队实力并不如日本联合舰队,而在日本偷袭前美国航母“意外”不在港内,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六艘航母升起350多架战机,借助大雾掩护,全部冲向毫无防备的珍珠港基地,没等美军反应过来,各种炸弹从天而降。连续的两波攻击使得美军8艘战列舰被击沉,1艘搁浅,其余被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近400架飞机被击毁击伤,6400多人伤亡。而日本海军仅损失5艘微型潜艇、29架飞机,战死者不足百人。

此次日本偷袭,负责前线指挥的南云忠一时候被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骂为蠢猪,主要原因就是说他胆小,没有乘势扩大战果,尤其是没有彻底摧毁基地内的油库跟船舶修配厂,从而使战后美军能够快速修复被损舰艇。

此次日本偷袭,也将美国彻底推到同盟国一遍,随着美国对法西斯宣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添了最重要一员,中国的抗战也步入新阶段。日本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亲手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失败,国体也随之改变,头上还挨了两颗原子弹。时至今日日本任然要看“主人”脸色行事,而不能跨越雷池半步。

只能说后悔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当初的权力拥有者们。


属马姓杨


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加速了日本战败的事实,也是日本做的一个错误的原因,日本人战败是必然的,日本人是必然后悔的,侵略我大中华着都没有好下场,我大中华儿女不会屈服,永远记着这些屈辱历史!



九零后小党


后悔?应该是有的吧。不过不是因为发动战争而后悔,也不是因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后悔,而是后悔不该惹上一个惹不起的国家——美国。

一个叫高木的日本二战时期海军军官的日记显示了,当时的日本军部,表面上在权利和中国打仗,实际是在拼命地储备太平洋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以至于当时的军费,只有三成用于中国战场。他们的想法是,只要在美国没有完成战争准备的时候发动突袭,就可以打赢战争。

可见,日本人也知道自身和美国的差距,只是没有想到会那么大。觉得通过拼命攒家底,总能在开始拼个旗鼓相当吧。

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军令部总长在试图说服天皇同意偷袭美国时,就曾表示,与其在短暂的和平后,陷入无法反击的状态,倒不如寄希望于有七八成胜算的首战大捷。也就是说,在战争的最开始便分出胜负。

多么狂妄的想法,“七八成胜算”,怎么算出来的?结果当然我们都知道了。所以,他们后悔了。

在《日本为什么选择了战争》一书中,作者加藤阳子提到,在日本国内的一些杂志上,“每年夏天都会按惯例出一期太平洋战争特集,其中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出一些既没有反省之意,也看不出多少伤痛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日本要不宣而战去偷袭美国,反而让全美上下同仇敌忾?”“日本为什么要与缺乏资源和战争潜力的德国、意大利缔结三国同盟?”等等。

很明显,他们是后悔的,后悔为什么要不知天高地厚地招惹美国。

这种后悔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战后的选择,看现在就知道了。政策上紧跟老大,甚至日本人也对向他们扔了两颗原子弹的国家没有憎恨。

这种后悔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因为其中隐含的意味似乎是,只要对手不是惹不起的就没关系。

我想,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他们对战争的深刻反省。

加藤阳子还介绍了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进行的调查,有34.2%的受访日本人认为“对中国和美国的战争,都是侵略战争,”同时,33.9%的人认为“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对美国的则不是。”

看到相当数量的日本人承认侵略事实,我还是有些意外的。不过,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些认为对美国的战争不是侵略的人。

我总在想,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说,我们惹了不该惹的人,然后被收拾得很惨,你看我一点便宜都没沾上,怎么能算我侵略了你呢?再说现在我也归顺大哥了吗?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对错呢。

你是被收拾得很惨,可那不是你自找的嘛!

看到这些人的想法,我还是觉得,日本确实有必要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索性,《读卖新闻》的调查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二战时期,日本的政治及军事领导人的战争责任问题,你认为在战后已经被充分讨论了吗?”超过五成的人回答“完全没有被讨论”或者是“几乎没有被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