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幾天,就到了傳說中的臘八節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古人將農曆的十二月稱之為臘月,所以臘八節,就是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而臘八節過完,下一個節日就是春節,所以才說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臘八要喝臘八粥,那臘八為什麼要喝臘八粥,又有什麼寓意呢?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成道,傳說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成道之前,苦修了整整六年,期間,每天只吃一麻或一麥,麥是小麥,麻就是麻米,就是那種特別粗糙的帶著穀殼的碎米,直到有一天,吃了一位叫蘇耶妲的牧女送的乳糜,方才悟出佛道,據說這個乳糜就是今天的臘八粥,後人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就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去外化齋,然後將化來的米、棗等穀物熬成粥,發給捱餓的人們。後來,傳到中國,也將這一習俗延續了下來,希望喝了粥的人們,可以增福增壽。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節吃臘八粥,是為了慶賀豐收,相傳古代,為了慶賀豐收,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就在年終也就是十二月的時候進行祭祀活動,也就是祭神,而到了十二月的時候,蔬菜水果穀物等祭品已經全都變成幹物,人們乾脆就用這些乾貨進行祭祀,後來這些乾貨就演變成了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關於臘八粥的來源到這就講完了,你們更傾向於哪種傳說呢?接下來,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熬製一碗濃濃的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首先是臘八粥的食材

在《燕京歲時記》中有一段記錄,裡面詳細的介紹了臘八粥的標準配方,食材包含了,白米、黃米、小米、紅棗、菱角米、栗子、紅豆、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榛穰,就是榛子肉、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也就是葡萄乾,共計16種,有些人熬製臘八粥的時候喜歡在裡面加點蓮子、芸豆、薏米以及桂圓,在書本里也作了解釋,說用這4種食材,會傷胃,切不可亂用。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製作方法

首先將黃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以及紅棗洗淨,紅棗去皮去核,然後將這些放入鍋中,倒入清水,開小火慢熬,熬得時候,要有點耐心,一定要等米都煮開,煮爛,這樣出來的粥,才濃才香,煮熟之後,將其盛出,在上面撒上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以及葡萄乾,相信大家應該也看出來了,最後在上面撒的這些,不就是我們平日裡吃的堅果組合嘛,如果大家無法將最後在上面撒的這些乾貨準備齊全,可以去超市裡買幾包堅果代替,超市裡很多的,買起來也比較方便,撒完之後,一碗臘八粥也就大功告成了,吃的時候攪拌均勻,口感別提多棒了。

臘八節喝臘八粥,傳統的臘八粥怎麼做?這4種食材不可亂用

其實,我們平日裡也會自己熬粥喝,但在臘八節這天喝粥卻有一種特別強的儀式感,或許正如那句話所說,在傳統的節日裡,吃該吃的食物,吃的已經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傳統,一種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