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談“核酸復陽”:試劑、採樣、檢測三個環節都需重視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

今天(3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網絡直播新冠肺炎的科學的認識與應對。談及當下關注較多的“核酸復陽”問題,他表示,試劑、採樣、檢測三個環節都需重視,與其糾結"核酸復陽",不如追問是不是真的陰性。

王辰院士谈“核酸复阳”:试剂、采样、检测三个环节都需重视

(圖說:王辰院士)

“新冠肺炎的確診檢查方法中,核酸檢測是使用最多的。現在檢測結果或陽或陰,還難以拿出成熟的方法來確定到底是陰性還是陽性。”談及核酸檢測復陽,王辰認為,三個環節上的問題都需要重視,一是採樣(包括採樣後的處理和運輸),二是試劑盒本身,三是實驗室操作。

據他介紹,現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核酸檢測為陽性的佔比只有30%到50%,按理說如果是確診患者,核酸檢測是陽性的比例應該是比陰性高很多的,因為目前檢測試劑的敏感性是夠的。但如果是陰性的,首先就要考慮試劑盒是否有問題。

王辰指出,由於新冠病毒出現的時間短,核酸檢測的試劑上馬很急,很多試劑被批准投入臨床使用時,都沒來得及進行深入地臨床檢驗。

換句話說,檢測試劑的良莠不齊為確診埋下了隱患。記者注意到,此前,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專家劉又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目前核酸檢測試劑盒的質量很不統一。

“現在與其糾結復陽,不如追問是不是‘真陰’:當初病毒根本就沒有消失,只是病毒的載量過低沒有檢測出來。”辰指出,如果病人已經康復,尤其是產生抗體後,核酸檢測再復陽的幾率是比較低的,這時出現"復陽"就要回歸到核酸的檢測上來。

王辰院士谈“核酸复阳”:试剂、采样、检测三个环节都需重视

(圖說:工作人員正在採集病人的咽拭子。來源:中國新聞網)

王辰指出,核酸採樣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是咽拭子,包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其實咽拭子只是檢測採樣的一部分。

據他介紹,核酸檢測可以從五個部位去採集:第一是咽拭子,第二是舌下唾液,第三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包括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第四是血液,第五是肛拭子。“有些單位發現,有時病人的咽拭子是陰性,但肛拭子還是陽性,這種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王辰反覆強調,新冠肺炎是新發疾病,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探究,光核酸檢測就要考慮從試劑盒到採樣、檢測的全過程,而採樣部位還要根據病毒在人體內的分佈和感染情況來選擇。

他最後表示,“我們還需要再提高病毒檢測的水平,在穩健的檢測結果基礎之上,確定核酸到底是陰還是陽,是真陰、真陽還是假陰、假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