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濟源市區的小鐵路

以前,濟源曾經盛傳過一段順口溜,叫《濟源十大怪》:“愚公移山山還在,泱泱濟瀆不通海。荊條根兒作梁材,老城東門朝北開。西灘能把水比敗,臭(溴)水路牌街邊栽。火車沒有汽車快,男女老少話帶把。打聽清楚才戀愛,娘咦聲聲不見外。”這“火車沒有汽車快”,說的是濟源市區曾經的一道風景線。所謂小火車,其實是一條窄軌鐵路,總站在濟源西關,北通克井,向東到梨林分開,一條經沁陽通往溫縣,一條向南通往孟州。

“那小火車老慢慢,一小時跑不了三四十公里,不過,真不少拉東西。沒有小火車前,拉煤拉石頭啥的,全是憑人力拉的。

消失在濟源市區的小鐵路

小鐵路不光給群眾帶來了方便,也曾為濟源帶來過榮耀。1965年4月,鐵道部地方鐵路局在濟源召開了勤儉建路經驗交流會,參加會議的55個人面對濟源的小鐵路發出了連聲讚歎——當時全長35.7公里的小鐵路在修建過程中,既沒有專家,也沒有內行;在當時物質、經濟都比較困難的條件下,從開工到初期通車僅用了11個月,工期比計劃提前了半年,投資僅用112萬元,比全國平均指標節約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公里造價只花了3.2萬元。當初修鐵路時,需要大量的鋼軌、枕木、道砟,這三樣東西的採購費用佔鐵路修建總費用的60%左右,如果由物資部門訂購,不僅價格高,而且運輸不便,到貨時間也不能保證。於是,濟沁鐵路籌備處就發動群眾,尋找這些物資來源。大家自己找來沙子運到工地上;到河灘找鵝卵石、到孔山上開採石渣;找來低價處理的坑木和山區採伐森林時留下的木材……這個奇蹟的背後,是人們修建鐵路時火一樣的熱情。

濟源的自然資源豐富,但是,因為交通條件的制約,這些資源都運不出去。新中國建立後,百廢待興,全縣人民在大力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積極發展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期間,濟源縣委、縣人委提出了 “以自有原料為主、以地方工業本身積累資金為主、以小型為主、以綜合性企業為主、以就地銷售為主、以服務農業為主”的方針,積極穩妥地發展地方工業;第二個五年計劃和三年調整(1958-1965)期間,濟源建成了冶煉廠、鍊鐵廠、電廠、榨油廠、農機修理廠、肥料廠以及濟源煤礦、鐵礦和硫磺礦等一批中小企業。道路是往企業運送動力的血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濟源開始修建小鐵路的。

從那本《濟源地方鐵路誌》的《歷年運量情況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鐵路對於工業發展運輸方面的推動作用:1960年,運送煤炭計9637噸,1961年運送煤炭計63517噸;到了1978年,煤炭運送量已達365682噸。小鐵路像一個血脈網,把燃料運送到各個企業裡和百姓家中,間接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此外,在這張表中,還明確地記載著歷年來運送鋼鐵、礦料建材、木材、水泥及各種輕工業物資和農業物資的數據:1965年,運送鋼鐵40噸,1976年,鋼鐵運送量達1055噸;農機農藥化肥的運送量由1966年95噸發展到了1982年的19953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