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年号对皇帝十分的重要,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首创了年号的概念的皇帝。刘彻在即位后,把自己的年号叫做元狩,并追加“元狩”之前没有的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在数百位中国皇帝之中,有的在位多年却只用一个年号,就像乾隆、康熙;也有的皇帝拥有十多个年号,好比汉武帝、武则天等皇帝。用年号命名城市的地方也不在少数。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就福建省而言,政和县、建安县的名字就来自于皇帝的年号。福建省简称“闽”,在古代时候,福建的境内有福州、建州两个府衙,所以呢,就取福州的福字还有建州的建字,一起取第一个字共同命名了。随后在唐开元二十一年,也就是733年,在唐朝的设立下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其实,远在早起,福建是属于百越之闽越部落,从《禹贡》一书里面,记载着福建在当时是属于扬州的。

第一个地方:福建政和县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政和县是福建南平的一个辖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政和县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政和县,当时的政和县属于百越之地。到了公元941年,就是五国时期,政和县被划到宁德县北部的关隶镇,隶属于福州宁德县。在公元945年时候,因为南唐的军队攻陷了建州,所以福州在那个时候被划分给了南唐。到了公元978年,北宋建立,政和县又被纳入到了北宋的版图当中了。公元1000年,宋朝升级自己的领土,关隶镇升级为关隶县,去镇升县,县治移到感化里东岸口黄熊山麓。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而后期间,到了公元1115年,也就是宋徽宗政和的第五年,政和县从当时的关隶县改为政和县。而后的很长时间里,政和县这个名字就有了,这是因为,政和县这个名称来源于宋徽宗皇帝的年号——政和,距里今天已经有了1千余年的历史了。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到了元朝的时候,在公元1289年,元朝政府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政和县于是便隶属到了建宁路。明朝朱元璋随后又将建宁路改回了建宁府,政和县再次变回隶属建宁府。到了1988年1月,政和县已经属于南平地区。

第二个地方:古时候的建安县

建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建瓯一定有人知道,建瓯是由建安县以及欧宁县合并而来的县城。建安在福建省古时候称之为建安郡,郡府驻地就是在今天的建瓯市了。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建安郡其实是八闽的第一个郡县。建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人杰地灵之地。根据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3000多年的时间,早在西周时期建安是属于七闽地,后来到了秦朝时期属于闽中郡,到了东汉建安初年,也就是公元196年,这才设立建安县,因为划分侯官北乡土地,建安地名用的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年号,汉献帝有很多个的年号,建安是他的第三个年号,建安这个年号的使用时间是从公元196年1月至公元220年3月。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建安县算得上是福建地区历史上最早的几个县了,到了唐朝时期唐武德四年,也就是621年,这时候改建安郡名称为建州,把职位太守改为了刺史,同时移治建安县,辖区管着建安、建阳、绥城、将乐、唐兴、闽县等等一共有6个县城。到了624年,武德七年,邵武划入到了建州里面,所以就用了七个县城。武德八年时候,625年,建阳也一并划入到建安范围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再次改为建安郡,建安县在这个时候是属于建安郡。可以看出建安县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到了民国二年时期,1913年,建安县与欧宁县合并,取名时候各取一个字,合并成为建瓯,建瓯地区,出过不少名人:一、五代的练氏夫人被誉为“芝城之母”;二、宋代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在朱熹的小时候就是在建瓯长大生活的;三、出生在建瓯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像宋代重臣郑钰、还有明代宰相杨荣、近代的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中国著名的外交家徐兢等等的名人,都是建瓯人。

福建这两个地方,用帝王年号命名,一个已经被改掉

建瓯北纬26°38′-27°21′,东经117°58′-118°57′,就现在来说,是福建省里面比较低调的一个城市了,也有着不错的自然风光,不输其他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