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想舒舒服服成就大業,沒門兒!"

​作為中國著名動力機械專家,翁史烈夢想之一就是——發明創造全球最先進的船用發動機。在翁史烈的辦公室書櫥裡,陳列著各種模型——驅逐艦、主戰坦克、殲擊機、蛟龍號深潛器、和諧號動車組……而它們的"心臟"——發動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核心專業"動力機械工程"。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在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百年慶典上發言(資料來源:上海交大新聞網站)


動力機械工程是以燃氣輪機、汽輪機、內燃機和正在發展中的其它新型動力機械及其系統為對象,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學能和流體動能安全、高效、低汙染地轉換成動力的基本規律和過程,研究轉換過程中的系統和設備,以及與此相關的控制技術。它涉及能源、交通、電力、航空、農業、環境等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防工業密切相關的領域。


攻克多項燃氣輪機關鍵技術,9次獲獎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海軍急需15000馬力的船用燃氣輪機,但當時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


1978年國家給上海交通大學熱力葉輪機械研究所下達任務,要求將一臺JT3D(70年代中期中國最先進的航空渦扇發動機)大推力航空渦扇發動機改型為艦用發動機,並完成改型機的全尺寸驗證試驗。翁史烈承接了這項重大項目的開發研究。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在實驗室指導工作


翁史烈把課題組分為計算組、結構組、測試組、渦輪組和總體組等部分。當時學校的科研條件很差,計算組沒有計算機,要用手算;實驗室沒有空調,大家要忍受在酷暑的天氣下做試驗,每次從實驗室做完試驗出來,翁史烈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溼透了;有時試驗要求在27度條件下才能做,但夏天白天溫度高達38度,只有在凌晨4點左右才會下降到27度,翁史烈與課題組成員就等在那裡,眼盯著溫度計,只等27度的來臨。


解決了技術和理論的難題後,他們還需要面對試驗的風險。第一次上試車臺試驗大家都非常緊張,畢竟理論基礎與實踐還有一段距離,誰不知道會產生什麼問題。


這次試驗很不順利,發生了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壓氣機"喘振"現象。發動機在試車臺上"顫抖",尾部噴出長長的火焰,只能讓發動機緊急停車終止試驗。這個結果讓翁史烈難受極了。


試驗失敗後,翁史烈頂著外界質疑的壓力,召集課題組全組人員群策群力,反覆討論。在進行了無數次的部件和總體性能計算後,他們對真實的航空渦扇發動機進行結構上的改型。為了增加試驗成功的概率,他們又準備了許多後續方案。


翁史烈事後坦言:"做這麼多準備與外界的壓力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必須非常踏實,絕不能存有半點僥倖心理。"


經八個月的分析和各種方案的精心準備後,第二次試驗成功了,發動機改型取得了成功!


翁史烈先後主持了近10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攻克了多項燃氣輪機關鍵技術,成功研製我國第一臺陶瓷絕熱渦輪增壓複合柴油機,完成了我國第一批陶瓷渦輪轉子設計實驗,曾9次獲得國家、部委獎勵。


從小立志 報效祖國


1932年5月21日,翁史烈出生於浙江慈溪縣。翁史烈的父親是上海銀樓的經營商,幼時他便常隨父親往返於寧波和上海兩地。在黃埔江畔,小小年紀的他常問自己:"為什麼江面上穿梭的都是外國人的輪船和軍艦?中國人為什麼不能製造屬於自己的艦船?"


那時起,他心裡就埋下一顆報效祖國的種子。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國立交通大學


翁史烈從小就品學兼優,而且受到名師指點。他在上海市立晉元中學讀書時,師從著名文史學者鄭逸梅,曾獲全校作文大賽第二名。


1949年,翁史烈高中畢業,他同時考取了國立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大連大學和誠孚紡織工學院。由於對造船技術的著迷,翁史烈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國立交通大學,那一年他才17歲。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入學名冊


1952年,翁史烈畢業後在上海交大留校任教,1962年獲得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隨後回國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1981年1月,他開始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至1984年1月)。1984年2月,國務院任命他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一直到1997年7月。


半個多世紀以來,翁史烈的名字始終和上海交通大學緊緊聯繫在一起。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1985年,翁史烈校長為試點班同學講述學習方法,勉勵同學好好學習(資料來源:上海交大檔案館)


半個多世紀留給校園


1952年,翁史烈從交通大學畢業留校任教開始,翁史烈擔任教師已經超過半個世紀。1997年,翁史烈從交大校長崗位上離開後,並沒有過著"養花遛鳥打太極"的老年人生活,依然堅守教育崗位,為本科生上課,而且治學十分嚴謹。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為上海交通大學百年校慶題詞(資料來源:上海交大檔案館)


多年來,不論多忙,新生入學的第一課,他都不會推辭,而且會事先作大量的準備工作,目的是要聽課的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


"交大的學生要了解國情,瞭解領域內的最新動態,知道自己學習的意義。"這是翁史烈給新生做入學報告的"開篇導語"。還有一句,他的學生也很熟悉,就是"想舒舒服服成就大業,沒門兒!"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與研究生討論問題


在翁史烈牽頭下,組織建立了中國首批熱力渦輪機博士點和重點學科,併為建設氣動力學實驗室、仿真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和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熱力渦輪機學科梯隊。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燃氣輪機研究院成立


為"青草沙"與人拌過嘴


1995年,翁史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其他院士一樣,翁史烈長期活躍在中國高等教育和科技領域,積極開展能源、環境科技諮詢,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從前,上海市民飲水資源只有兩成取自長江,八成則取自浦江,黃浦江部分取水口的水質一度難以達標。早在擔任市科協主席時,翁史烈就為"長江江心取水"方案而奔走,但限於當時條件,長期停留在紙面上,這一直是他的一樁心事。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夏季氣溫屢創新高,居民用水量也屢屢增多。但作為上海水源——黃浦江上游來水日趨枯竭,中下游汙水上湧,自來水水質下降。


翁史烈院士和其他院士,對上海的取水水源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最終形成了到長江口青草沙取水的方案。


作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水資源問題其實並不是翁史烈的本專業,但他仍然對此盡心盡力。每次到北京參加院士大會,翁史烈都會聯合院士們東奔西走,聯繫不同單位專家,這其中僅上海就有150多位。


2001年,翁史烈牽頭創建了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多次陪著專家組參加決策機構擴大會議, 期間他聽到了"很不好聽的話",甚至與別人拌過嘴。面對這些人,翁史烈據理力爭,以理服人。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青草沙水庫


2005年,已經73歲高齡的翁史烈聯合9個相關學科、26位資深專家對青草沙水源地方案進行了評估論證。最終,在大家努力下—— "2006年1月,擴大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青草沙水源地……"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7年,上海市政府投資人民幣160億元開始"青草沙"水源建設。


2010年,1200萬上海人喝上了來自長江的優質自來水。"那可都是優質的二級水源哦!"提起這個過程,翁史烈院士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笑容。


支持少年創新教育事業,不惜動用"市長資源"


頭腦奧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縮寫為OM),是一項國際性的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活動,至今已有近40年曆史。1989年,翁史烈受邀出任上海市青少年頭腦奧林匹克協會會長,當時,他還擔任著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上海科協主席,工作繁忙可想而知。


他的加盟,使OM比賽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什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會對青少年比賽感興趣?他說,OM提出的三個宗旨——開發青少年的創造力、培養青少年的創造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與他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同時也帶給他許多啟發,所以能夠加入OM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無論教學、科研事務多麼繁忙,翁史烈都要抽出時間擔任市青少年頭腦奧林匹克競賽評委和嘉賓,鼓勵青少年親自動手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他說:"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他是上海交大的老校長,常和學生說:

翁史烈會長在頭腦奧林匹克頒獎大會上講話(資料來源:中國頭腦奧林匹克官方網站)


為了歡迎"小選手"回國,他甚至不惜"動用"市長資源,他曾與老市長徐匡迪約定:如果上海參賽隊成績好,要請市長鼓勵一下。結果,徐市長接見了兩次參賽隊成員。


之後,他又寫信給市委書記韓正。2015年6月19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會見了參加第36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決賽的上海獲獎隊,向所有參與活動的孩子們表示熱烈祝賀。由此可見翁史烈對青少年培養的良苦用心。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翁史烈身體力行,是無數學子的榜樣,他的精神將激勵後輩奮勇拼搏,砥礪前行。


翁史烈

(1932.5-)

動力機械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參考文獻:

1. 《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傳略:翁史烈》,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研究報告

2. 《翁史烈:"中國動力"的不滅追求》,人民畫報

3.《翁史烈:夢未圓,還要追》,解放日報,2014年01月05日

4.《翁史烈院士訪談》,燃氣輪機技術,2006年第32卷第1期

5. 《翁史烈院士:蒼松猶有傲雪枝》,上海交通大新聞網,2010年2月11日

6. 《邁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翁史烈:建設科創中心要釐清三個問題》,澎湃新聞,2014年10月17日

7. 《匠心——走近中國院士》,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