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作業就"拖拉、墨跡",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家長要懂得自省

前幾天閨蜜給我發微信抱怨說:"為什麼我們家孩子寫個作業就這麼難?老師每天在線佈置的作業都完不成,打卡更是要等到半夜。"

原來閨蜜家的孩子一到寫作業的時間就各種找理由:"媽媽,我的筆不好用。""媽媽,我要上廁所。""媽媽,我先去喝口水再寫。"

而每每看到孩子出現這樣拖拉、墨跡的表現,閨蜜都氣不打一出來,對著孩子又吼又叫,雖然在這之後,孩子有一段時間非常的積極,可是過去這段時間,孩子又是如此,這樣反反覆覆家裡就像戰場一般,讓閨蜜覺得心很累。

其實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態度不積極也並非全是孩子的責任,有時候和父母的言行也有很大的關係。

一寫作業就

當孩子正在寫作業的時候,即使不是特別認真,以下這4句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

1、"左顧右盼的,你就不能好好寫作業嗎"。

2、"你除了玩手機還知道學習吧,快點寫作業去"。

3、"是不是非要我盯著你,你才寫作業,自己不會寫嗎"。

4、"不到最後你是不寫作業,趕緊寫,別磨磨蹭蹭的"。

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當我們將這些不耐煩的口頭禪講給孩子聽的時候,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內心也會產生抑鬱和焦躁,長此以往,孩子不但不會改掉寫作業拖拉的習慣,反而越來越不在乎。

一、當這些話說出口時,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心理變化

1、影響親子關係,變得不愛學習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不愛寫作業,並不是不愛學習,只不過是寫作業的習慣不好而已,但是家長通常認為孩子不愛寫作業,就是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所以從而否定孩子本身。

長此以往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肯定就會影響親子關係,而在學習方面也變得不愛主動學習。這大大降低了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2、自尊心受到傷害,變得不自信

不恰當的家庭教育和語言,都會讓孩子性格變得敏感從而缺少自信,長時間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內心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所以一旦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那麼孩子只會在這樣的惡性循環當中難以自拔。

一寫作業就

3、脾氣變得暴躁,形成不耐煩的溝通方式

父母對於孩子的不耐煩同樣也會換得孩子的壞情緒,如果父母不能夠及時處理這樣的情緒,一旦孩子養成習慣變得脾氣暴躁形成不耐煩的溝通方式,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未來和人的溝通交流,畢竟孩子都會潛移默化的學習父母的行為。

所以在對待孩子作業問題上,家長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當我們做家長的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之後?我們也要了解為什麼孩子不能夠積極地面對寫作業這個問題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

有些孩子在早期學習時就養成了高效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但是寫作業磨蹭、拖沓的孩子並沒有養成高效寫作業的習慣,反而內心產生了心錨,這樣的心錨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反感作業。

二、什麼是心錨?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錨,它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形式,即"人之內心某一心情與行為某一動作或表情之鏈接,而產生的條件反射"。

當條件與反射之鏈接模式銜接完好後,人之心錨就建立了;如果能夠將這一銜接過程重複地使用多次,那麼,心錨產生效果會更加明顯。

當然孩子產生心錨的原因,也和家長的錯誤催促有關,像有些家長經常說上網我們提到的那些話,對於孩子們來說,一想到寫作業就想到父母會亂髮脾氣,所以孩子才會各種逃避。

如果我們想改變孩子不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拉的這個習慣首先我們家長應該做到自信先改正自己對於孩子的態度不要再對孩子進行打罵。

一寫作業就

三、想要解決孩子一寫作業就"拖拉、墨跡"的問題,父母可以這樣做。

1、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孩子之所以寫作業慢拖拉,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所以要想改變首先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我們可以平時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管理時間的成語故事、典故等等,在休閒的時候和孩子討論對於管理時間的看法以及好處和壞處,讓孩子能夠打心底裡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2、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我們都知道否定教育濟會激起孩子內心的叛逆意識,所以平時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多嘗試用鼓勵和表揚的方法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如果孩子某一天作業完成情況非常好、效率非常高,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獎賞,對於孩子來說更加有動力。

一寫作業就

3、讓孩子為不按時交作業付出代價

大部分父母在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除了希望孩子能夠學到更多,其次也是不希望孩子在學校裡受到批評。其實父母這樣過度保護孩子,會讓孩子意識不到不寫作業或完不成作業的後果。

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為不按時交作業,寫作業拖沓付出代價。這個時候需要家校聯合,父母可以和老師及時的溝通,讓老師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孩子才能夠意識到後果和嚴重性。

4、讓學生覺得"快得值"

想讓孩子的動作快起來,其時我們要想方設法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何調動呢?

比如在寫作業之前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今天晚上的作業完成的又快,質量又好,那麼餘下的時間,你可以進行自由的分配,可以看書畫畫,也可以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當把自由活動的權利交給孩子的時候,讓孩子有了主動性,孩子才能夠覺得有充足的動力,行動也會變得快很多。

一寫作業就

希望以上分享的這4個小方法,對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幫助,最後,我希望家長都能明白,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態度而影響了孩子的情緒,所以不妨拿出美好的一面對待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同時,對自己的事情能夠更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