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回孃家住一個多月了。該不該給父母生活費?

小望舒


生活本無事,總是被該不該,怎麼辦才好搞得徒增煩惱。

如今生活條件都好起來了,生活需要儀式感這一理念也被大多數人欣喜的接納了。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心裡有你,也得有所表示不是?!

朋友之間的各種暖心互動更是層出不窮,生日禮物,結婚紀念日……還有各具特色的“相識一週年紀念日”“清一色美女團聚日”等等。無非就是投緣,用心維護友情,保持友誼長久增進感情的表達方式。

對一個人好,有很多表情達意的方式,最直觀的就是給錢,直截了當,親情關懷備至更是如此。

國人常說的一句話“自己人給錢,就見外了”這就和“好情緒都給了外人”一樣,就是不能和“自己人”好。

假如這一個月是在朋友家吃住,你給不給呢?一定會有所表示感謝吧,朋友要不要,和你給不給是兩回事兒。

你的家庭情況你心裡有底,父母真的不需要,你也別立刻兌現,就銘記父母恩,用心好好愛他們就好,不必糾結該不該。

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做個“不給生我的人添麻煩,不拖累我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