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媧圖中,兩人的手中各拿著曲尺和圓規,這有什麼寓意?

霜鬥寒


一、”伏羲手執矩,女媧手握規“

在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刻中,伏羲和女媧都是人手蛇身,衣冠楚楚,腰身以上的為人形,腰身以下則是蛇的身軀。伏羲和女媧的尾巴僅僅的纏繞在了一起。


更讓人驚奇的是,伏羲的手中,竟然拿了一把曲尺,而女媧的手中,則握著一把圓規。這是我國最早的作圖工具——規和矩的圖像資料。 ”伏羲手執矩,女媧手握規“,其實真實反映了上古時期我國在工程圖學方面的成就。規和矩的使用,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達的重要標誌。

二、矩和規在我國的發展史

1、古人說伏羲發明了矩和規

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時期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一些彩色的陶器上作畫了,它們或者是一些幾何形狀,或者是一些動物和人的形象,這些圖案採用點、線、面、園等構成平面圖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充分反映了我國上古時代幾何作圖的高超技巧。

而在傳說中,伏羲和女媧等部落領袖就發明了中國最早的圖形繪製工具——矩和規。


《前漢書 ·魏相傳》載 :“西方之神 , 少昊乘兌 , 執矩司秋”,這裡面,”少昊“指的就是伏羲,而他發明了矩。 不過,因為沒有相關的實物、文字或者壁畫作為證據,我們現在無法斷定,在伏羲的時代,是否真的發明了矩和規。

2、先秦時代矩和規被廣泛應用

我國最早關於矩和規被使用的記載,是從先秦時代開始的。

比如: 《管子 · 形勢篇 》 :“奚仲之車也 ,方圓曲直 , 皆中規矩鉤繩 , 故機旋相得 。

成書於春秋末年的《考工記》記載:“圓者中規 , 方者中矩。“

作為科學巨匠的墨子,在他的著作裡描述矩和規的地方就更多了

《墨子 》 :天下從事者 , 不可以無法儀 。雖至百工從事者 , 亦皆有法 。百工為方以矩 , 為圓以規 , 直以繩 , 衡以水, 正以懸 。

《墨子閒詁 · 清儀 》:“ 百工以方為矩 , 為圓以規 , 直以繩 , 正以 縣 。無巧工不巧工, 皆以此五者為法。”

《墨子 》所說的矩 、規 、繩 等, 也正是古人作圖放樣的五種工具 。 這些文獻不僅記載了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在幾何作圖中已經廣泛使用繪圖工具 。



3、所以說,伏羲女媧圖中出現了矩和規的形象,並沒有什麼神秘寓意,只是代表了伏羲發明了矩和規的傳說而已。而且,中國人使用矩和規的歷史,雖然不一定自伏羲開始,但也是由來已久的。

如您喜歡,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轉發,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哦!


深夜聊齋


我們知道有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出自《孟子》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本義就是圓規和矩尺,現在引申為一定的規章制度。

在漢畫像石中,伏羲女媧是個常見主題。比如山東嘉祥武梁祠西壁的伏羲圖,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尾巴纏在一起,伏羲拿著矩尺,女媧拿著圓規。旁邊還刻著一行字:“伏戲倉精,初造王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內。”這和傳世文獻對伏羲記載也吻合,《易傳·繫辭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可見,伏羲一直被視為人文始祖。

那麼這個女性如何認定是女媧呢?女媧有補天造人的傳說,都是漢代的,看似和伏羲沒有關係。《說文解字·女部》:“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但實際上早在戰國,伏羲和女媧就作為開闢始祖出現過。楚帛書記載遠古原來沒有時間概念,而雹䖒和女填生了四時神,從此有了一天四時之分。這個女填明顯就是女媧,可見兩人作為始祖配偶神的說法,很早就出現了。

所以說,漢畫像石的伏羲女媧拿著規矩,不是表示別的,正說明他們是文明之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可以畫圓,矩可以畫方,天圓地方,規矩發明了萬事萬物。在他們之前,人類社會是混沌的;他們之後,人類歷史才進入了文明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