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大学才叫重点大学?

GJL102


不请自来,我也想参予此问题的问答。现在许多人对重点大学的比较还是每年高考时各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以此来划定重点大学,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想当然。各位家长应该知道,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就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总以为进了重点大学对孩子的前途肯定比一般学校好,对于这一点我不否以,毕竞重点大学也是在千锤百炼中积累的学术殿堂。但是不要忘了,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与鸡肋专业,进入王牌专业固然很好,进入一般专业就有得商榷了。当然能考取清北一类的又另当别论,毕竞在哪里只认学校的还是有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进了好的学校,今后有个好的城市,好的环境,好的薪酬,更好的发展进步空间,但重点大学的学科不可能如此面面俱到,它们的王牌学科有可能不愁,但一般学科就差强人意了。那么家长们不仿考虑一下,不要因分数线刚达标而被重点大学调剂,分配到并不喜欢的专业,不如降低一个层次去选择自己更适合的专业。说白了,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生活的更好。如果大家有兴趣,下次我来谈谈我们家对孩子的自身感受。


江畔观云


什么样的大学才叫重点大学?可以这么说,2017年以前,所谓的重点大学就是人们通常说的985、211大学。985大学39所,211大学包括39所重点大学一共116所。可以说985、211 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了重点大学的标识。

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引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至此42所一流建设大学,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成了新的重点大学的代名词。

不过,虽然改成了双一流,但是这137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985、211院校全部入选,另外还有25所双非院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这些就是目前我国的重点大学。先来看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一流建设高校最多的是北京市,总共8所;其次是上海4所;江苏、湖北、陕西、广东、湖南、四川、天津、山东各2所;浙江、安徽、吉林、黑龙江、辽宁、福建、甘肃、重庆、河南、云南、新疆各一所。

下面再来看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23所,江苏13所,上海9所,四川6所,湖北5所。其他省份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除了211院校外,还有25所双非院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外交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河南大学。以上就是我国的重点大学!


静静助学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菜鸟个人觉得只有以前的985和211高校,或者说是现在新规定的“双一流”高校才能算得上是重点大学。这些都是由教育部给出的一些权威的名单,菜鸟个人觉得这些高校才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985和211高校的名单

这些是菜鸟整理的一个985和211高校的名单。菜鸟觉得只有这些老牌的985和211高校才正真的算得上是重点大学。而事实上这些高校确实也是真正意义上好的大学,这些高校的实力基本上都是顶尖的。

这也是一个小的说明,大家也可以看看。虽然现在叫“双一流”高校了,但以前的985和211高校倒是一个都没有变,都是正真有实力的高校。

二、“双一流”高校的名单



现在和以前稍微有点不同的就是,以前的985高校都是211高校。而现在则分的是比较清楚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其实真正的那些核心的大学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实力强的依然排在前面,这些都是实力极强的高校,确实都是比较不错的,更是重点大学。


菜鸟大师兄


重点大学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就像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一样,不管怎么变化,但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和含义。重点大学就是特别好的大学,就是排名靠前的大学。



上初中,我们都想考进重点高中,上高中我们都渴望考进重点大学。什么是重点高中,大家能够清楚的知道,那什么是重点大学?估计就不清楚了。记得以前很多人都认为考上一本就是考上重点大学,这样非常的好理解。可是现在的一本由于不断扩招,很多都是以前普通的二本,没有了含金量,自然不会把一本和重点大学等同起来,只有少数一本才算是重点大学。这个时候,985、211大学才能被认可为大家意思中的重点大学。我们也看到现在的985大学还是很强的,可是有些211大学却排名200开外了,不得不说,现在的重点大学应该是双一流大学。

可能大家对双一流大学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楚、深刻,很多还喜欢用“985、211”大学来比较,填报。由于概念的变化,重点大学早已不是以前的88所了,大家会有自己理解的重点大学。

下面是双一流大学的名单




看看双一流大学有137所,比211大学的概念还多。这些大学可谓是现在版本的重点大学了。

更有意义的重点大学概念应该看排名,看分数。这和重点高中一样,如果不出成绩,排名落下,大家会另选他校,优质生源就难以保证。

排名靠前的学校实力基本都很强,不是有了985、211这个帽子就一定很强,没有就不行。像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非985、211大学,排名靠前,实力全国顶尖,可以说是全国重点大学。我认为在全国排名百强之内的大学都是全国重点大学。

录取分数高的大学或者专业都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重点大学。如果一味追求光鲜的名头,会丢掉很多东西。211中一些实力不强的大学,年年分数线都比较低。这样的大学是否是重点大学?比如宁夏,青海等大学,这些是国家地区平衡政策的产物,给这样的学校一定的支持,可是离211的平均水平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总体来讲,根据大学排名,录取分数线来指导报考更有意义,这些很符合当下,而211大学、双一流大学就是那些基本不变。就目前而言,重点大学应该是双一流大学,加上部分行业比较有名的学校。


徽乡小居


关于大学的历史,问灯塔君就对了!

什么是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的简称,也叫重点高等学校。
这是一个历史上的称谓,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后,全国重点大学这个称谓,已经不再被官方使用。也就是如今,不再有全国重点大学。


什么是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是指被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始于1954年,终于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全国重点大学的建设方式,被211工程,以及后来的985工程取代。

哪些学校是全国重点大学?

1954年,第一批,六所:

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1959年,第二批,新增十四所:

先增加十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

后增加四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即“西军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截止1959年,全国重点大学共20所。

1960年,第三批,新增44所:

1、苏式文理综合大学

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

2、工科综合大学:

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3、专门性大学:

同济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

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

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与吉林大学合并)、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合并)、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1963年,第四批,新增4所:

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

截止1963年,全国重点点大学共68所

1978年,第五批,新增28所:

1、综合大学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

2、理工科院校

广东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理工大学)、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并入重庆大学)、河北电力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阜新煤矿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湖南大学、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合并为武汉理工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测绘学院(并入武汉大学)

3,农林院校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现江西农业大学)、大寨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

4,医药院校

四川医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5,政法财经院校

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

6,民族院校

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

八所未重新认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解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改建为西北通信工程学院);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农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截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数量为68-8+28,共88所

1978-1981年,第六批,新增11所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并入四川大学)、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

西北农学院(合并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学院(合并为西南大学);

铁道兵工程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

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

恢复确定四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综上所述,在是211工程实施前,教育部,高教部,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共103所。第四军医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文革前确定的重点高校未明确恢复确定,但普遍被认为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全国重点大学的数量为105所。


全国重点大学的现状

211工程开始实施之后,原全国重点大学中,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湘潭大学、燕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2007年5月18日,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学科建设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计划之中,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等15所院校由于政策平衡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没有纳入国家“211工程”计划,仅存全国重点大学之名。

原先不属于全国重点大学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等36所院校由于部分自身行业特色或者国家重点大学的布局平衡、国家偏远地区政策照顾等原因,规划列入国家“211工程”计划,成为211工程大学。

“双一流”开始实施之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行列。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等四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行列。

全国重点大学的意义

211工程实施之后,全国重点大学就被事实上废止了,政府不再使用全国重点大学这一称谓。

国家对大学的建设形式,也以原来都重点支援,改变为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形式对大学进行建设。

双一流实施之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形式也已经废止。

所以,对于一所大学准确的表述例如下:

河海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前全国重点大学,前211工程大学。

原全国重点大学绝大部分都还是211工程大学,绝大部分也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所以,你大妈不一定是你大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灯塔高考志愿规划


在我国“重点大学”指的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从时间的延续上来看,重点大学的数量在不断扩充,从地域的分布上来看,重点大学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

1959年,国家指定了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自此重点大学建设帷幕拉开。1960年,在原有2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44所重点大学,总共64所。1978年,国家做出了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决定,全国重点大学增加到88所。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985”、“211”大学,从1999起,国家陆陆续续确定了39所“985”重点大学,116所“211”大学,其中39所985高校也是211大学。“985”、“211”大学成为深入人心的全国重点大学的代称。

但是时间来到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宣布“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文件失效,985、211目前仅保留原称号,但不在继续实施实质性的支持政策。这也是为了2017年国家“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做好铺垫。

现在的国家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


相信看了“双一流”高校名单的朋友,会发现双一流大学是把原来的211和985统筹起来,又新增加了一部分高校。因此想要报考全国重点大学的朋友,只需要关注目前的“双一流”高校即可。


学习源动力


悟空并不喜欢言简意赅的回答。他需要你把一个简单的回答弄得很复杂,超过几百字。

一句话,重点大学就是985/211/双一流,当然还有一些在各自领域内的重点大学,其毕业生就业与薪资,相比9/2大学并不差。

正式回答完毕,下面开始胡说八道,可以不看。

都知道,许多大单位招聘,首选名校毕业生,如果你不是9/2院校毕业,人家根本不会理你。你可以质疑,但是人家根本不会理你的质疑,甚至你都没有机会。

全国高校2000多,够得上重点的不超过200(包括行业内被认可的大学,比如之前说过的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其他一些地方自己认为的重点,比如非9/2的河北大学,乐观的估计一下,按照二八法则,总共不会超过400家。


真的是,考进去就算是赚到了。

关注行学组,给你不一样的观点。


行学组


什么样的大学称得上重点大学?其实,在不同的时期,重点大学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建国后的第五年,国内的重点大学数量很少,只有区区6所而已:清华、北大、哈工大、人大、中国农大和北医这六所大学。而在如今,这6所大学已经变成了5所,北医并入北大,成为北大的一部分。

建国10周年,国内的重点大学增加了10所,变成了16所。除了以上的6所大学之外,国内的重点大学增加了复旦、上海交大、上医、中科大、西安交大、华东师大、北理工、北航、北师大和天大这10所大学。建国10周年,国内应该对教育更为重视,所以增加了2所师范类大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重点大学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的扩招也拾级而上,招生人数越来越多,高考录取率也越来越高。两年前,国内比较权威的重点大学除了39所985大学,还包括一百多所211大学(含985)。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软科给出的39所985大学的排名:

在以上这39所985大学当中,生源质量最牛的是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的985大学,top5中还有复旦、上海交大和中科大。而这39所985大学,无论在两年前还是在两年后的现在,都算是逼格相当高的重点大学。当然,在所有的211大学中,“纯211高校”(非985)的七十多所高校也算得上重点大学。

最近几年,双一流大学强力问世。双一流大学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二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合二为一就是传说中的“双一流”。其实,“双一流”说白了就是把两年前的985和211大学都融入进去,然后再增加一些档次比较高的高校,这应该算是最近比较权威的重点大学。

从“双一流”的角度上看,“第一梯队”的重点大学应该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简单观察一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名单,我们不难发现:这42所高校中包含了所有的985大学,除了985工程院校,“第一梯队”的重点大学还有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这几所高校。

我觉得“第一梯队”的重点大学还可以加进去一些大学,至少中国科学院大学完全有这个资格。你认为“第一梯队”的重点大学还可以增加哪些大学呢?欢迎留言。


微雨润苗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重点大学是一个专有名词,就类似于现在的“双一流”称号,是比较具体而非现在的笼统,在当时也只有20所全国重点大学,然后至60年代增加至64所,发展至70年代全已经有88所重点大学,最后在78年至81年继续追加11所高校,总数达到99所重点大学。这些高校在当时无疑是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除了能够给予财政上丰厚补助,另外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政策性偏向。

这样一个“全国重点大学”的称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的兼并重组的调整下,慢慢的也淡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一个历史称号。在之后的90年代,“全国重点大学”的称号也不再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中。


现在谈及重点大学,大家第一可能先想到的就是985、211和一些其他的部属高校,能这样想其实也没有错,只是还不够全面。在我的理解中,全国的重点大学在宏观上是可以按照下面七种标准进行分类。

NO.1 双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高校主要是由“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两者组成,这样一种方案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是我国的优质高校跻身于尖端市场,能够有一批高校和学科进入到世界一流的行业,最后能够让我国的整个高校实力的得到提升。双一流高校建设工程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而且双一流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985和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说是重点大学是一点都不过分

对双一流大学的评定首先是针对于学科造诣,其次才是整所高校的综合实力。而这个战略也是在为实现现阶段“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提供支撑。目前我国双一流高校一共有137所,其中双一流A类有36所,双一流B类有6所。还有就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

NO.2 985工程建设高校

目前我国在985工程高校的两期建设一共有39所,而且这39所高校都是中央直属重点大学,这39所985工程高校其中有34所是属于自主划线高校(指研究生招生考试)。目前国家级985工程高校的师资层次、学科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基本算是最顶级的。因为有各种部属的支持,所以在发展速度上是很快的,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第一手资源。

如果说211工程是全国高校中的重点班,那么985工程就是这重点班中优等生。

NO.3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211工程高校在全国范围内一共有112所,因为这其中有4所高校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省份建有两个校区且互相都不隶属,所以很多人也认为211工程有116所。推出建设211工程重点大学主要也是为了应对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提高我国的人才储备量。之后国家也在这112所211工程高校提供大量的财政援助,最后也收到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成果。

相对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大部分都是属于省部共建高校,在地方色彩上也会更加的浓重。但是说它是全国重点大学也是绝对当得的

NO.4 985优势学科建设平台

这样一个学科建设平台也被称为是“小985”。因为之前985和211工程双双关闭入口,所以国家为了打造行业学科优势性更强的特色型大学,就推出“985学科建设平台”这样一个措施。针对于这样一个工程的入围条件,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是211工程高校,但是不能是985工程大学”,实行这样的条件,前者为了保证质量,后者是为了资源不被985工程高校垄断。

所以最后能够进入985优势学科平台的高校,几乎都是属于某一行业的尖端高校,某一学科的精度造诣飞非常高,本身也具有很浓厚的学科沉淀,在社会和行业内也拥有高深的影响力。

NO.5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的建设高校

对于这个工程,民间也称为“小211”工程。其面对对象主要是集中于中西部的24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对总共100所地方高校进程提高能力建设,达到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缩短与东部沿海省份的教育差距,主要也是对有实力和特色的省部共建高校或省属高校进行有倾向的政策扶持。

NO.6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这样一个工程也被大家称为是“一省一校”建设工程,其对象和“小211”一样,都是集中于中西部里面没有教育部直属的省份。这样做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帮助这些地区打造出有特色和实力的高水平大学。但是这个工程只能专项支持本地区实力和水平最强的高校,同时也在保证原来的隶属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划入部属高校的名单中。也因此很多人将他们称作“准部级高校”

现在这个工程的里面的高校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影响力。所以将他们划入重点大学的行列中也是在情理之中。

NO.7 省属重点大学

关于省属重点大学,在我看来可能在分数上更加的偏向于达到一本线的高校,是属于各省自己规划的重点高校。可能在名声和地位上不及前面的6种高校,可能在实力上也比不上。但是并不意味着有很大的差距,同样在资金支持上也不一定稀缺。当然这也和各个省份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有关。举个例子:广东的深圳大学,虽然不属于前面的6种,但是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吧,说放弃211去读深大的,也是正常。


以上七个种类就是我所能够想到的重点大学的主要形式,相信也包括大部分比较出名的工程,相对来说代表性会高一些。至于说“超一本线的高校就是重点大学”的说法我觉得还是比较的笼统,因为有很多的二本高校实际录取分数线也是会出现超一本线的,但是这其中很多可能是某一强势学科,并不能代表整所学校。所以我觉得能够称为重点大学,而且比较服众就是以上七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关于我国的重点大学,从大学发展史上来看,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大学

我国重点大学,最开始的时候,是从1959年开始,最先确定20所大学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到第二年,再次增加了44所大学,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到1978恢复高考后,确定88所大学为重点大学,这是很多人概念里,都知道这88所重点大学,当年稍微好点的大学全部入围这个名单。到1981年又陆续追加了11所,共99所。这是我国重点大学最初的样子。

第二阶段,985和211

这是我国重点大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上世纪末,开始提出了985大学和211大学的概念。在1995年的时候,国家提出了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好100所大学。211工程重点大学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提出建设重点大学的想法。211工程重点大学经过多轮次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112所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有一个提法是116所211重点大学,其实是一样的,主要有几所两地办学的大学,具体统计方法不同)。

211工程重点大学基本上每个省(市)都保证了一所入围,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市。

而985工程重点大学是在1998年5月份,在北京大学校庆上提出打造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985大学是在211基础上,重点建设的一批更高水平的大学,共分两批,最后确定入围985大学的名单共39所,基本上目前我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目前,985和211大学已经不再重新评选,在2016年相应管理办法已经宣布失效。

第三阶段,双一流

继续985大学之后,国家在2015年提出了双一流建设方案,即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和一流水平学科,2017年正式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名单,入围的大学共42所,137所一流学科,双一流大学实行五年滚动管理,5年重新评估。

上述这3个阶段就是目前我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历程,而最近又提出了“双万计划”,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建设方案,对我国高等教育将是新的发展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