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地震後的許多做法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

SJL 震知卓見

1913年12月21日,雲南省嶍峨縣(今峨山彝族自治縣)發生地震,震級超過7級,震中烈度Ⅸ度,波及昆明市等周邊地區。死亡人數超1000人,倒塌房屋愈5000戶。


雲南嶍峨地震發生後,當時的雲南省政府採取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創新做法。

1

中國歷史上首次由政府部門派遣專業人員的地震考察

雲南嶍峨地震後,當時的雲南省政府認識到“地殼之震與地形地質之變遷極有關係。亟應派員履查,籍資考究”。十來天后,雲南行政公署發佈委任令第四號,派“對地質學一科素有心得”的省立甲種農業學校校長張鴻翼去震區作實地調查。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部門派遣專業人員進行的地震考察工作。

張鴻翼及1名僕從、3名臨工一行共5人,冒著頻繁餘震,歷時四天,走遍震區城鄉各地,查明大地震序列和災情的分佈狀況,搞清災情與當地地質、地形的關係,繪製了一幅受災村鎮分佈圖,並於1914年1月25日上交了《嶍峨地震調查報告》。

1914年3月7日的《盛京日報》(時在東三省非常有名的日報)以《滇南地震之詳志》為題,摘要報道了這份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告中提出:“此後之建築,當以木製為最良,而地盤宜堅,材質宜固,牆壁宜薄,窗格宜細,構造宜取輕便堅實,砂磚以少用為宜,是耐震家屋之大略也。”

嶍峨地震57年後,1970年1月5日1時,毗鄰嶍峨地震震中的通海縣又發生了7.7級地震,峨山縣79%的房屋損壞,17%的人口死傷。按照張鴻翼提出的“六宜”原則建造的耐震家屋(穿鬥式木架房),表現出了較好的抗震性能。

這次地震後的許多做法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

我國傳統木結構房屋可基本分為“抬梁式”和“穿鬥式”兩種。抬梁式木構架多用於宮殿廟宇和北方民居,是我國傳統木結構的主流,穿鬥式木構架則以其輕巧而簡潔的結構佈置成為我國南方木結構民居的主要形式,並且仍然在被大量應用於我國西南山區,如川西、川南、雲南西南山區等地。

穿鬥式木構架的特點可總結為“穿枋過柱,鬥成房架”,即以貫穿柱截面的穿枋將橫向柱(包括內柱、簷柱和瓜柱 )連接成一排架子,檁子直接支承於柱頭,而不用梁。川南地區的穿鬥式木構架民居多采用隔柱落地的形式,即內柱與瓜柱間隔佈置,形成“三柱兩墩”或“五柱三墩”的格局。在內柱外側往往各佈置一根簷柱,如下左圖所示。在結構縱向,採用鬥枋和纖子將各榀橫向木構架連接在一起。在纖子上皮直接鋪設木樓板,形成第二層空間,如下右圖所示。圍護牆也是穿鬥式木構架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房時先立木構架,再建填充牆。

這次地震後的許多做法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

事實證明,張鴻翼的善後對策,極具遠見卓識,不僅對當時當地的房屋抗震有指導作用,對研究我國建築抗震歷史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2

實業教育結合的“工賑廠”

雲南嶍峨地震後,在災區用賑災資金設立平民傳授織染技術的工賑廠是由政務廳下屬之實業科提出,其大意是:雖然先後籌發賑災款,但僅能解當前的危機,持久之計應該是為災民提供謀生之術,開辦傳授織染技術的工賑廠,寓養於教,代賑以工,這才是仁政。

這類教養機構與中國傳統災荒救濟模式不同,是在“實業救國”思潮和西方“以教代養”先進救濟理念的雙重影響下出現的,是中國傳統慈善救助模式開始實現由“施養”到“教養”轉變的表現。

1917年在嶍峨地震災區開辦的平民工賑廠,是政府開展實業教育工賑項目的最早嘗試,由於時局和資金的影響,嶍峨縣平民工賑廠僅試辦了一年多時間,培養了2批72名畢業生,從救濟效果看顯然十分有限。然而,這在職業教育尚不發達的近代社會,實屬可貴的嘗試。

這次地震後的許多做法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

—END—

參考文獻:

高建國,雲南嶍峨地震災後一二事 ,中國減災,2015年1月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