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古诗词,品味古色古香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一起来读古诗词,品味古色古香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① 幽州台:传说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幽州台),招揽贤才,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② 古人:指古代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来者:指未来的贤君。

③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一起来读古诗词,品味古色古香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历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官职。曾通过炒作“摔琴”一事获取名声。圣历元年(698),以父亲年老为由辞官回乡。在家乡被县令段简所害,死在狱中,年仅 42 岁。陈子昂是初唐复古派的代表人物。

陈子昂怀着一腔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情,36 岁这年随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武攸宜不懂军事,不但不听陈子昂的建议,还降了他的官职。陈子昂满怀悲愤,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的故事,写下这首诗。诗人登台而不写景,全诗只在抒发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每天一首古诗词#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① 幽州台:传说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幽州台),招揽贤才,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② 古人:指古代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来者:指未来的贤君。

③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历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官职。曾通过炒作“摔琴”一事获取名声。圣历元年(698),以父亲年老为由辞官回乡。在家乡被县令段简所害,死在狱中,年仅 42 岁。陈子昂是初唐复古派的代表人物。

陈子昂怀着一腔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情,36 岁这年随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武攸宜不懂军事,不但不听陈子昂的建议,还降了他的官职。陈子昂满怀悲愤,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的故事,写下这首诗。诗人登台而不写景,全诗只在抒发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一起来读古诗词,品味古色古香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表现的“伟大孤独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诗人看不见古代爱惜人才的贤君,也看不见以后的贤君,这个时代又偏偏容不下自己。面对无限悠远的时空,人生显得短暂而渺小,对于一个壮志难酬的人来说,更感孤寂悲伤,生不逢时的痛苦在悠远的时空中被无限放大。诗歌特意采用远古的骚体,节奏、语言皆与主流唐诗不同。

——李定广《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0755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