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做过什么事或说过什么话令你最难忘?

千寻的小伙伴


父亲一生命运多舛。也许是因为他有六个儿女,必须特别辛苦勤劳的缘由,一生都很少轻闲。他为人做事向来直来直去,性格倔强,也曾得罪了那时喜欢听好话,愿意接受别人烟酒的一些基层小村官。我们还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差不多日夜都在为儿女们吃饭穿衣发愁。记得有一次,父亲的脚被如刀的石块划

伤后,肿得老高,几天不能下地劳动。好心人都劝他化点钱治一治,可当他来到医院门口,掏出家里仅有的5元钱时,双眉紧锁,横下心来甩掉拐杖,拼命似一步一步用那只疼痛难忍的脚走了好远的山路。说来也巧,父亲的脚经过一路颠走,很快就好了。他后来常风趣地说穷人有天照应,一分钱没化,脚还是好了。其实,父亲的脚是因为在路上受到挤压,排除了伤口中的腐水脓血。

父亲在72岁那年,突然走了。他弥留之际,曾在一块烟盒纸上悄悄地留下了一段话,意思是说他虽一生辛苦,但一家人也跟他一样吃了不少苦。他最遗憾的是觉得没让儿女们读书,尤其是在他知道我辍学后学写的作文登报的事时,样子沮丧,眼泪黙黙地流。

父亲平时表面上很严肃,很强硬,给人一种宁折不弯的英雄人物一样的气魄,但是,他内心也有如水一样的柔情和脆弱。每当我们幼稚地抱怨不如别家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的时候,父亲此时如同罪人一般,好几天不说话,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现在我们一想起小时候不该说的让父亲伤心的话,真能后悔一辈子


海上的香菇


我爸爸对我说:我这辈子搞了三次传销。

反正没笑死我,都是亲戚朋友拉他去的。

期间也花了不少钱,有一段时间我压力也挺大的。

我老爹是个开车的,开了20几年车。

他平常没事喜欢唱歌,拍抖音,而且还有很多粉丝。

右手纹了一只下山虎,胸前纹了一只老鹰。

平常逢年过节可以叫两桌的兄弟过来吃饭。

他精通多地语言,是个社会人。

幽默风趣,生性豪爽,喝酒都是用大碗,可以喝好几大碗。

我在妈妈的关怀下,却是个妈宝男。



散发阳光的大帅宝宝


看到这个提问,我的泪水一下盈满了眼眶,曾经多少次提笔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又一次次的难以落笔!对父亲我心里有深深的愧疚,永远无法弥补!

父亲生于1928年,一生命运多舛,他13岁失去慈母,17岁又失去父亲,没有兄弟姐妹,曾经锦衣玉食的他从此一个人飘零人间,开始自食其力。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父亲那就是一辈子“不合时宜”,因为父亲本该是个读书人,却无可选择的当了一辈子农民,20多年里头上还顶着一顶“地主分子”的帽子,几乎总是像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偶尔说话总是文绉绉的没人爱听!

我是父亲的第6个孩子,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度跟父亲非常对立,我把全家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怪罪到父亲头上,可是父亲在60岁的时候还拚尽全力供我读书上了大学!

记忆中的父亲从来没有穿过合适的衣服,50多岁时寒冬腊月只穿2条破单裤,可父亲从来都说自己不冷。永远也忘不了我参加高考那一年的农历四月八,父亲赶了15里路给我送“乌米饭”,因为没有像样的衣服又怕给我丢脸,特意穿了哥哥的一件上衣,当父亲突然在教室外向我招手,我几乎惊呆!那一天父亲在我的宿舍亲眼看着我吃完香喷喷的“乌米饭”和腊肉,很满足地回去了。

就在那一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父亲高兴得失了态,从来只知默默干活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的父亲那几天穿了最好的衣服,去所有相熟的人家串门,父亲说女儿考上大学了,他终于可以挺起胸膛了,我这才知道我的总是“不合时宜”的父亲也是好面子的!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4年了,一生受穷受累停不下脚步的父亲活了91岁,也算高寿了!而我这个令他骄傲的女儿大学毕业却远走异乡,30多年里很少回家看他,父亲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少有的几次带他到我生活的异乡,父亲总是高兴得像个孩子!

父亲,此刻女儿想您了!您九泉之下有知吗?


手机用户500456兰


我的父亲就是地地道道 本本分分的农民!真是靠双手辛苦一辈子供应我们姊妹六个!我是七零后,那时候计划生育好严,爸妈为了生个儿子付出了太多,再苦再累再穷他没向别人借过一分钱,一直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去借钱,只要自己努力,什么都不会缺的。



弘扬日记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但是他说起话来道理是一套一套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有就是我父亲特别孝顺,我的爷爷在我初中的时候去世的,身体不好的那段时间他经常不顾店里的生意(父母在宁波做生意)回家看爷爷,给他买吃的,陪伴他,爷爷去世后就剩奶奶一个人了,父亲就把奶奶接回我们家了(之前爷爷奶奶有自己的一间小屋),一有空就回来看奶奶,奶奶晚上起夜怕她不方便,父亲就和奶奶一起睡。

父亲对我说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就是我高考的时候,我压力非常大,怕自己考不好,辜负他的期望,他对我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考不上没关系,考不上还有你爸爸在,你不优秀,我们也爱你。”



阿星别闹127


我的老父亲已经去世八年了,父亲是一个老革命,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后一直为党工作,记得母亲说过,文革时父亲也被批斗过,父亲任劳任怨,批斗父亲也不争辩,是母亲嘴碴子好,硬把父亲给救回来了,父亲没事了,还继续为党工作,我记得母亲说过,当时的父亲从来没有从国家往家拿一点东西,而是把家里的东西往外拿,母亲说起这个事情时,总是很激动,说父亲有点傻,父亲一辈子大公无私,鞠躬尽瘁为国家工作,从来没犯过错误,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一个人,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正好单位领导挺重用我,给我安排了一个很有油水的工作,父亲语重心长的和我说,咋家可是祖祖辈辈贫下中农,清清白白的,咋们可不能犯错误呀!就这句话,我就听透了父亲话的含义,我没有说什么,但是我明白怎么做,我记得当时有个人曾经给我20万的好处,让我帮他办一件事,我当时手都吓哆嗦了,20多年前,那时候20万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现在200万,我看都不敢看他了,说你赶紧走,我不会帮你的,我甚至有点发怒的样子喊他走,他走了,因为有父亲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响,我害怕,那时候年纪还小,后来在工作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每次遇到时,我都会想想父亲对我说的话,我都会婉言拒绝,所以在工作中从来没有犯过大的错误,也曾经被同事说过,我傻,哎,傻就傻吧,起码说我现在活的坦然,可能受父亲的影响吧,父亲对我们也很严厉,记得我家当时孩子多,只要父亲一回家,我们都马上安静下来,都认认真真写作业,父亲曾经说过,我没有文化,我不能让我的子女和我一样,因为当时父亲有时候去外地开会,不认识几个字,有时候连路标都不认识,很苦恼,开会时记会议记录,父亲都是用他自己才能看懂的方式记,很多字不会写都用圈⭕代替,有时候拿回来我大哥大姐就念着念着就哈哈大笑,父亲就很尴尬,很害羞😳的样子,那时候的父亲最可爱了,母亲就会在旁边训示他们,说你的父亲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才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这件事情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兄妹基本都考上了大学,当时老师和乡亲们都说,我家孩子脑袋瓜好使,其实也不尽然,也许与父亲的教导有关,父亲最大的特点是能吃苦,不挑吃不挑穿,因为我家孩子多,父亲对母亲也好,每次吃饭,父亲都不吃菜,把菜留给我们吃,父亲有时候也给母亲夹菜,可能是怕母亲也舍不得吃吧,可是他自己却不吃,我记得父亲总是穿那件黄色的旧军服,还有一件兰色的中山装,脚上一双黄色的大棉靴,我刚上高中时住校,那时候就有很多同学穿皮鞋了,每次看到人家在哪儿打鞋油,擦皮鞋,我就想,我也想有双皮鞋,黑亮亮的多好看呀,有一天,父亲骑自行车骑了60多里路来看我了,给我带来妈妈做的好吃的,还给我带了一双我梦寐以求的黑皮鞋,我高兴坏了,可是父亲还是穿着那双都快坏了的黄胶鞋,我很感动,下决心一定好好读书,报答父亲母亲,父亲老了,也还是那样简朴,记得当时我们姐几个都住楼了,唯有父亲和母亲还住在地房里,每次回家,早上很早父亲就起来烧暖气,等我们起来时屋子已经烧暖和了,后来二哥从外地回来,说什么也不让父亲母亲再住地房了,给父亲母亲买个二楼,父亲母亲才搬到楼上住,可是父亲母亲却说住不习惯,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看似平平淡淡,但是他身上所具有的品德,却让人敬畏,是我们现在很少看到的那种高大上。虽然父亲一辈子没少吃苦,没少挨累,但是父亲乐观,心态好,活到八十一高寿,每每我们兄妹到一起,谈起父亲,都会说,咋们都不如父亲伟大。



木子晓雯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是无所不能的神,现在他在我心里仍然是面对生活从不言败的英雄。

01爸爸骑着自行车送我去上学。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去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五年级了,那时候年龄小还不会骑自行车。爸爸每天骑着二八老式自行车风雨不断来回接送我上下学,父亲自行车的后座是我这辈子坐过最温暖的地方。

02在村口等我的那个人。

我家在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学校都在镇上距离家里有五六里的路程。上了初中以后我就开始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了,晚自习大概八点半才结束。夜幕中大老远就能听到父亲叫我的声音“豆豆、豆豆 爹在这里!”。初高中六年时间,不管冬天有多冷爸爸总会在村口等我。

03爸爸一直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小时候家里经济上不是很宽裕,吃穿用度上比不了现在的孩子。有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去舅舅家拜年,舅妈让我脱掉鞋子坐到炕上暖和暖和,我死活也不上去。爸爸瞬间就明白的我的窘迫,我脚上穿的袜子有几个脚趾头漏出来了,所以不敢脱鞋。过了几天,爸爸去街上赶集给我买了一双新袜子。

04爸爸也会有办不到的事情。

高二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老师让买几本辅导书。其中有一本绿皮的化学辅导书要三十多块钱,父亲拿着那本书和书店老板讲了很久的价钱。父亲当时看着我愧疚的表情,还有和书店老板讲价时有些卑微的神情让我心疼。

05爸爸说“我是最厉害的”。

高三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老师明里暗里说我是烂泥扶不上墙。在一次政治课上老师更是点名道姓地说我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一直以来积压的情绪让我不堪重负。中午回家的时候爸爸一个劲儿的给我夹菜,看着碗里的饭菜我突然抱着父亲放声大哭。这时候爸爸说“你在爹心里是最厉害的,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06爸爸背过身偷偷抹泪。

结婚的时候我二十五岁,那时候真的是太傻太天真觉得就算结了婚也可以经常回家来,还没有什么离别的伤感。在被大家簇拥着走出屋子的时候,我看见爸爸一个人转过身去直到我上车之前也没有再看我一眼。

07“我好得很,你要照顾好自己”。

结婚以后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可以经常回家去看看父亲,尤其是现在分隔两地好久都见不了一面。在电话里爸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啥都好,好得很,啥都不缺。你要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吃好点”。


结束语: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句话大概是真的。


如花阿姨


我的父亲是个性格很古怪的人,现在我都不想和他去说话,如果不是有妈妈在中间牵绊着我,我可能都不会去看他。我爸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很多苦的,他们那个年代是最苦的时候,有时候我也很同情他也很想去孝顺他,但他的脾气让我接受不了,动不动就对我妈大呼小叫,什么事都要管着连我妈做个饭都要在旁边指手画脚,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得了一个大老爷们怎么那么多事啊,还特别节俭虽然这是好事但过头了就让人烦了,他也是不分场合的对我也是一通乱骂,有次我都准备睡觉了他一个电话过来就因为一件小事把我损的一文不值,我都蒙圈了,后来挂了电话回想起来气的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早上我就打电话过去把他说一顿,我是你亲闺女啊至于嘛为了这么件破事那样说我,你就没想过我心里有多难受吗把我说啥也不是,我爸也觉得自己过分了给我道歉了,但我好几天都过不去,可能我在他眼里就像他说的那样吧啥也不行,现在我回娘家主要就是看我妈,这么个爹我也是真无奈,再怎么样也是爸呀,祈祷他别再有下次了,我心脏受不了呀




农村阿梅mei


我父亲是红土地上的一个老兵,他已别我而去四年多了。在父亲的革命生涯中,他九死一生。父亲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很多事情他在世时我无法理解。父亲去世多年后,他言传身教的影响,才慢慢的重塑我的品格。我慢慢的开始理解了父亲。

八十年代初父亲平反后,我随父亲迁粤西鉴江小城。父亲的工资级别虽高,大年初一,一群吹喇叭的乞丐到我家门囗讨利事,别人家都是给了利事后马上烧炮送乞丐走,而父亲却把乞丐请进客厅座下,并将家中大年初一煮的汤圆糖水每人一大碗招呼他们。邻家见了说大年初一将乞丐请进门吃汤圆不吉利。父亲却说无所谓,热情的同乞丐拉家常,乞丐们食饱尽兴后父亲用朗朗的笑声送他们才离开。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生活在农村,天天食白稀粥,异常艰苦。我的一个叔叔摆结婚酒。邻家的小孩都高高兴兴的随大人去饮酒,父亲却将我们兄妹六人锁在家中,只是和母亲出席。望着我们失望的眼神,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不能让你们出席去增加叔叔的负担。那时,我无法理解父亲的行为。

改革开放初期,粤西属落后地区,就业非常困难。每年地区市局领导都会到鉴江小城慰问父亲,并诚恳的问父亲,我家是否有就业困难需单位帮助解决,父亲却每次都说,感谢单位的关怀,但我家小孩都中学毕业,自强自立、不需帮助。就因为父亲这样的性格,我们兄妹都需从零起步去打工创业。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我甚至在心里埋怨父亲。埋怨父亲铁石心肠,不够爱我们。

父亲退休后不久,将户口迁回鉴江小城。每月领到工资后,父亲第一件事就是到管区交党费,十年如一日,父亲中风出院后,行走不便,但每个月仍扯着拐杖一步又一步的到管区交党费,管区书记说从没见过这么坚持的人,甚至私下劝父亲不要来了,但父亲不为所动。直到第二次中风出院无法再走动后,仍叫母亲每月准时到管区交党费。近三十年风雨不改。父亲说,我是党培养出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建国六十周年,管区工作人员将入党超五十年的荣誉章送到父亲手中,我终于懂得了父亲的坚持。

父亲一生对钱财看得很淡,他曾组织近万人去修鹤地水库,但分文不收,退休后,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到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将一些群众的来信转到市委信访局。他做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事。父亲习惯到小城大塘边让失业人员帮剪头发。他从不讲价,每次例牌多给一元钱,在家中听到大塘边有农村口音的人挑菜卖,即使家中有菜,他仍会买一大把回来,并多付一元或几毛。父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习惯帮助别人。他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甚至嘲笑也无所谓。

岁月如歌,人生几许风雨。如今,父亲已离我而去,我亦成了别人的父亲。因为父亲一生看淡钱财,不擅动用关系,我们六兄妹的人生之路充满艰辛。但也因此而变得自強自立。以前,我不理解父亲。待父亲永远的别我而去,他做过的一些事、说过的一些话才慢慢的影响浮现。我终于明白:像父亲这样品格的人,是这个世界上的少数。父亲的一生很少能得到一般的理解,甚至更多的是嘲笑。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回顾父亲在红土地上战斗半生,知行合一一生的足迹,我明白了一个老兵的大爱。








瑞坤朋友圈


我的父亲是一位解放战争中参加革命的老战士,戎马生涯30年后转业回故乡,没有给我留下遗产,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向前!

父亲(生于1929年冬,病逝于2013年秋,享年84岁)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爷爷闯关东来到东北,父亲三岁时爷爷病逝,十七岁母亲又去世,父亲原来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后来三个兄长都死于日本人的细菌战,当地俗称"闹防疫"。姐姐出嫁后不满20岁的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入伍,开始了他历时30年的戎马生涯,先是随林彪四野一直打到海南岛,之后又随彭德怀首批入朝最后撤军,全过程参与抗美援朝,1955年归国后驻防丹东,1967年部队奉命入川,1969年换防西藏,70年代末戎马30年后父亲转业回故乡,55岁在企业离休。60年代的17级军干转业地方工资就没有动过,在东北小城企业离休待遇很低,但他很知足,从无怨言,直到去世也没挣上4000块钱。

下面是我在父亲去世后第二年写的QQ日志,原文的复制:

  • @@@【燎原杂淡 1095】今天的父亲节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二个父亲节!昨晚听大妹用心唱了一首刘和刚的《父亲》很受感动,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望着家里这些没变的摆设,想起以前改的那首古诗:"前年今日此屋中,父子谈笑趣味浓,老爸不知何处去?家有难事问东风"。。。

  • 子夜时分父亲音容笑貌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总结概括父亲的一生:我清楚的看到,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三个兄弟先后死于日本人的瘟疫之中,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您随林彪南下,剑指海南;抗美援朝您又跟着彭德怀首战汉城,喋血仁川;归国后驻防丹东期间您求学沈阳通信兵学院又三年;文革中,响应领袖号召兵发成都,您又奔波在川西平原; 两年后与18军换防西藏,您一驻就是十多年。可以说您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您仍以八十高龄的身躯再次南下三亚,力闯台湾,可以说您是建国前入伍并踏上台湾土地为数不多的老战士。你留下唯一的要求是要穿着军装走…时刻不忘军人的使命在召唤,不愧是建国前入党,毛泽东的老党员!
  • 爸爸,我们为你的精神所感动,虽然你不曾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我们仍为有您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与自豪!您走了留给我们是无尽思念的同时,还留下了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想起这些伤感的事就非常痛心!心痛的是:我们无法挽留住您的生命,我们不能再与您谈地说天…

  • 这里只能改些歌词来表达 我们此时的心情吧:"那是我们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不是儿女登天的梯,也是家庭拉车的牛,再苦再累从不开口,抚摸您的双手,我们感受到坚韧。聆听您的叮嘱,我们接过了自信,,,儿只有短文一帖和泪写,愿天下父母 平安度春秋“!

  • 父亲节到了,物是人非,悲痛疾首,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爸爸妈妈天国安好!来世我们兄妹四人还做您们的儿女!

做为长子,细算起来父亲和我一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父亲也很严厉,可有父亲在身边,我总觉得身后有一座大山可依靠;父亲离开五年来,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没了主心骨。

  • 由于父亲戎马生涯性格刚烈,我们兄妹都非常敬畏,其实父亲也有着慈父般的柔情,记得弟弟去南京大学报道时,考虑到他从来没自己出过门,父亲非要去送,要知道50多岁的人了,那时人多车少没有座位,两人只能买一张卧铺票,给了小儿子,他却从小城一直站到南京,朋友那可是30来个小时啊,这就是我们的父亲,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忆往昔,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想起来更让人酸楚。而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在,真真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春去秋来,物是人非,叫我怎能不心碎…这正是:"拙笔未落,泪流满面;时光荏苒,岁月飞逝;凉夜热思,念亲心伤;极乐有灵,诉我衷肠“。"七年的时光极短,如一日,父亲音容犹在;七年的时光太长,似千载,此生两隔阴阳"。真的不愿让亲朋好友跟着我悲伤,但是,“七年如一日父亲从未离去,多想承欢膝下,再诉衷肠;七年似一世父亲魂兮归来,但愿永不分离,倒流时光"。如果让您跟着心酸,敬请多多见谅……

一生坎坷,一世坚强,这就是我的老父亲,一个解放战争入伍的老战士,建国前的老党员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激励我勇往直前!

燎原借此诚祝"天国的父母安息,天下的父母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