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北歐農神弗雷


非洲蝗災肆虐,大肆掠食非洲和亞洲的莊稼,不斷緊逼中國,而中國本土的新冠病毒危機,導致農民春耕受到嚴重影響,這個雙重打擊勢必推動糧價的進一步上升。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到今年1月為止,全球食品價格已連續四個月上漲,引發世人的普遍擔憂。它從個另一側面證明,糧食歉收是農業文明的最大敵人。


在古老而漫長的農業時代,豐收就是農人的最高願望。在那個年代,只有農業神,也就是豐產之神,才能為人類帶來五穀豐登的美景。因此,祭拜農業神和豐收神,獲得祂們的加持和護佑,是所有農夫耿耿於懷的心願。


古希臘神話中,主管農業、穀物和豐收的女神叫做德美忒爾(Demeter),她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形象是一位高貴的女神,華美的金髮波浪般垂落於肩,一手持一束麥穗,象徵成熟的穀物,另一隻手則握著燃燒的火炬,象徵著烹飪之火。德美忒爾教導人類耕植,賦予大地生機,她的神力足以使土地肥沃,植物榮茂,五穀豐登,使人類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反過來也能使萬物蕭殺,寸草不生,讓那些靠大地為生的人民一貧如洗。這個案例也說明,農業神跟其他神靈一樣,具有賜福和降災的雙重特性。


北歐神話中的豐收神的名字叫做弗雷(Freyr),祂是一位性感的男神,也是盛夏陽光以及溫暖的季節性降水的象徵。祂有時乘騎一頭野豬,有時則駕駛一輛金色的馬車,滿載果實和花朵,從田野飛馳而過,把豐沛的生命力帶給農夫和他們的作物。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伏羲氏


作為歷史久遠的超級農業帝國,中國的農業神或豐產神,大多是兼職的神明,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上古神系中所謂的三皇,也就是伏羲、神農和黃帝,都被賦有部分農業神的神格。在關於祂們的傳說中,伏羲發明了漁網,並教給人民以漁獵的方法;炎帝/神農氏發現了莊稼的種子及其栽培技術,由此帶動種植業的崛起,還研發草藥,製作陶器,開闢了集市貿易;祂的對手軒轅黃帝,據說研製出耕地的農具,確立了指導耕種的節氣制度。這些大神的豐功偉績,都為農耕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解決帝國經濟的根本問題,祭拜農業神的重大使命,往往由皇帝本人親自承擔。這種祭祀跟其他國家祭祀的最大不同在於,皇帝在進入神廟行禮之後,還須親自下地,扶犁耕種,表演一場“農夫秀”,以此來取悅農神。明清兩朝的北京,除了設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之外,還建造了先農壇,專門用來祭祀那些與農業有關的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稱為“先農”的神農氏,其次則是太歲。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也就是太陽系裡的木星。木星繞太陽一週大約需要12年,而人的十二生肖也隨太歲的運轉而改變。為了祭拜太歲,先農壇裡建造了一座太歲殿,殿中共有12位神靈,每年循例輪換,而當年值班的太歲神,稱為“流年太歲”。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神農氏


在所有神靈中,太歲對於中國人的命運具有最大影響力,祂掌管著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按照傳統命理學的說法,倘若某人遭遇了“命犯太歲”的現象,也就是八字中有與太歲相沖的元素,此人可能就面臨著某種災難。太歲不僅影響著個體的時運,也干預國家政治的運行軌道,因此,皇帝每年必須祭拜那些輪值太歲,希望在得到農神的庇護之餘,也能得到太歲神的恩惠。


關於太歲,中國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那種形如肉團的古怪生物,彷彿電影裡來自外星球的異形。事實上,它是一種由粘菌、細菌和真菌構成的聚合體,生長在地下的泥土中,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即使放在暴曬和乾燥的環境下也難以死亡,由於非常罕見,故而成了一種彌足珍貴的稀世藥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太歲列入“上品”,並引用道家典籍《抱朴子》,聲稱它“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是可以使人長生不死的仙藥。


在中國,除了神農氏之外,真正受到官方隆重祭祀的農神,其實還有一位,那就是后稷。“稷”,也就是小米,一說為高粱;“後”則是國王的意思,所以,“后稷”這個名字翻譯成現代白話,就是“小米王”的意思,後世又進一步尊祂為穀神。中文裡有一個古老的名詞,其中“社”代表地神,“稷”代表穀神或農業神,合起來就是“社稷”,後來轉義為整個國家的代名詞,可見后稷與稷米,在中國農耕文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農神后稷


稷這種農作物的粒實非常細小,處置起來有一定難度。它最初是華北地區的主要糧食,由於南方人普遍種植水稻,食用大米,而小麥剛從西方傳來,尚未普遍種植,所以,當時的北方人所食用的,應該主要是小米之類的穀物,產量較低,但基本上足以餬口,若是一年當中風調雨順,有足夠的收成,人們就會萌生一種異常幸福的感覺,因為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再也不必捱餓了。后稷應該是這種糧食的發明者,也是中國稷農的始祖。祂率先馴化了野生稷米,發現了它的種植規律,並且將這種技術加以推廣,從而帶動了農耕文明在東亞的崛起。


我們之前曾經談到過,這位“小米王”后稷,是帝嚳之妃姜嫄因為誤踏巨人的足跡,感孕而生的孩子,由於曾被母親遺棄在野外,所以祂也被叫做“棄”。《詩經·大雅·生民》記載說,棄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熱愛種植莊稼,長大後成了一名罕見的農業高手。當時的國王堯聽說他的本領,就委任他為“農師”,相當於今天的農業部長,擔負起指導農耕事務的重任,成為中國稷農的始祖。


《詩經》生動地記敘了后稷所開闢的田園生活場景。稷的神通,首先在於祂精於分辨土壤的性質,又擅長從茂密的雜草中揀選優秀的谷種,並通過人工繁育來加以馴化,到了穀粒飽滿的時節,經過收割、碾壓、篩糠的程序,被蒸製成噴香的麵食。這意味著,人們可以開始祭祀天神了。於是,后稷教導眾人舉行祭饗禮,也就是用摻入香蒿的牛脂作為燈油,來照亮獻祭的熱烈現場。人們把經過剝皮的公羊加以炙烤,以供神靈歆享,燎祭的香氣瀰漫在祭壇之上。稷農們就趁著這個神聖的時刻,向眾神祈求來年的豐饒。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


朱大可:豐收神和糧食危機的歷史博弈


一個東方式情愛解構文本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