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的暴跌,是美國在背後指揮沙特發動的經濟戰嗎?

幸福地帶2


不是。目前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美國在頁岩氣生產方面投入重資,每桶生產成本在50美元左右,油價過低,將引發大量頁岩氣開採商破產,而且這次價格戰還引發美國股市大跌,甚至觸發了熔斷機制,美國方面損失嚴重!而中國是最大石油進口國,低油價對中國有利,俄羅斯方面採油成本低,對於目前油價還能承受!


80後中叔


最近油價暴跌以下幾點,沙特財大氣粗,表面看雖有懲罰俄羅斯不聽建議減產的意思,但沙特在此時令有油價崩跌1 能給俄羅斯一個教訓證明自己老大的權威,2能直接打壓頁岩油和頁岩氣行業的熱情和投資,主要是配合美國大選特朗普的競爭對手背後有能源大佬在後面,新聞報出沙特王儲還逮捕了一些皇室成員明擺著是消除異己為早日等皇位鋪平道路,老特還能不做個順水人情裝作視而不見啊,3還順帶把伊朗委內瑞拉等反美的出油國日子更加難過,總之沙特用降價這招,一劍好多🦅了別人,純屬本人胡侃瞎說望看官哈哈一樂看過就忘。



數萬事


美國資本家控制的石油價格下跌,包括美國股市。美國資本家制造這場經濟危機,為了收割世界經濟的羊毛。經濟危機在疫情爆發後爆發,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資產縮水。然後美聯儲會開動印鈔機,印刷美元增加市場流動性。大量廉價美元通過資本家控制的銀行流通到世界,美元貶值。美國資本家利用美元全世界收購資產,美聯儲繼續印刷美元,繼續增加貨幣市場美元的流動性。因為市場美元增多,經濟逐漸繁榮,這就是美國資本家的套路。所以經濟危機都是美國資本家控制世界經濟的產物,經濟危機通常十年爆發一次。製造危機通常利用股市和石油價格暴跌來實現,很顯然,資本家拋售股票,股票就會跌。資本家拋售石油,石油價格下跌。美聯儲利率升息,美元迴流美國,美元升值。美聯儲降息,美聯儲會印刷美元,增加市場流動性,美元貶值。因此,美聯儲是美國資本家控制世界經濟最主要的按鈕,美國資本家利用每次經濟危機來收割世界財富。


仰望天空150715926


不可能,因為美國也是低油價的受害者,美國多年來致力於發展的頁岩油產業,對原油市場構成較大沖擊,有了一席之地,多年苦苦經營或因為低油價衝擊毀於一旦,包括美國,俄羅斯或許都沒想到沙特會玩這麼一招釜底抽薪,這顯然是殺熊廢鷹的狠招。

要知道原油是沙特的命脈,也是其賴以生存之根本,對於原油必須掌握絕對的話語權,這一點是不能被動搖的,如果有一天沙特在原油的控制上日薄西山,美國還會願意為其當打手,顯然不會,沙特這麼玩一是立威,二是鞏固其話語權,讓全世界知道誰才是油老大!其中利害關係遠比表面上覆雜。

戰略上看低價戰略也是沙特的優勢所在,也是最容易打贏這場控制權話語權的戰爭,對於沙特這個國家而言,其孱弱的軍事力量是不足以保護自己的,中東俄美之爭,如何在夾縫中生存,還有活的有面,控制原油這條命脈是根本所在,既讓美國心肝情願保駕護航,又能維護自己的地位,兵行險招,但效果極佳。

所以低油價策略是沙特自己布的局,全世界又要重新審視沙特了是不,沙特跺只腳全球震三震!


花開易見落難尋


石油價格暴跌就意味著美國在發達經濟戰爭,這也未免有些言過其實。

但是,作為組合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道也可以值得研究研究,畢竟這次經濟危機美國不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是否會成為損失最小,或者說可以恢復最快,還要看這次危機後的復甦情況。

可是,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通過與石油的綁定成為了全球貨幣,在40多年裡有無數次經濟危機,唯獨美國的GDP增長率是一直保持著穩步上升趨勢的。而其他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危機中幾乎都有被擊垮過的經歷。

石油的衝擊最大的一定是以石油能源為主要產業的國家,包括沙特、伊朗在內的中東地區,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美國雖然在頁岩油開發上會出現大量虧損企業,可絕對動搖不了美國經濟的根基。可是,阿拉伯國家是盟友,俄羅斯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前蘇聯(在石油戰爭中把前蘇聯搞殘了)。沒有針對性巨大目標的石油暴跌戰略,對於美國來說實在沒有必要。

這次石油價格的暴跌,純粹是阿拉伯國家石油聯盟與俄羅斯槓上了,而對於俄羅斯的戰略決策美國向來是鞭長莫及。如今石油資源國家不是比誰有錢,而是在比誰更慘的時候。

對於美國來說,如今也是一個石油輸出國。高價的石油對石油開發商有利,而過高的石油又會限制著美國消費的增長。適當的石油價格(如50~60美元/桶)應該是最願意看到的。也是不必要發起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石油戰爭。



本來這次美國是盯著一頭牛慢慢地走不動了,很快就要被老虎追上,心裡還真盤算著如何煽風點火、落井下石。

可是,突然衝進來一群豬和一群羊,這下傻眼了。

眼看到嘴邊的牛要被啃的支離破碎,衝進來的羊群和豬群卻是幫了大忙。估計這牛又可以咯吱咯吱地走很多的路了,心情也是自然輕鬆了不少。而石油的價格暴跌就如同衝進來的一群羊,讓一些進口大量石油的亞洲發展中國家可以得到更好的喘息機會。而那一群豬不說也知道,那是誰?


鞅論財經


最近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暴跌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和沙特在打價格戰,但這絕對不是美國在背後指揮沙特發動經濟戰,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股市也出現了下跌,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責這是俄羅斯和沙特在打價格戰引起的,其實美國也是一個能源出口國,美國的頁岩氣石油產量非常大,美國非常希望價格上漲而不是下跌,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開採成本比較高,所以價格高了對美國才有好處。

沙特發動對俄羅斯的價格戰主要原因就是沙特希望俄羅斯能夠減產,從而提高石油價格,降低產量,這樣能夠讓沙特的開採成本降低下來,提高價格之後更有利於和美國搞競爭,當然也是和委內瑞拉和伊朗搞競爭,但是俄羅斯是不會同意的,因為俄羅斯出產的石油和沙特出產的石油差距很大,也就是在質量方面,沙特的石油更好一點,如果價格漲了之後俄羅斯的石油是賣不動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沙特決定降低價格,從而打壓俄羅斯,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沙特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每天的石油出產量高達1000萬桶,增產之後能夠達到1200萬桶,而且沙特還要降低石油價格,每桶價格降低7美元左右,如果降低到8美元,會對俄羅斯的石油產生衝擊。

總的來說這次的價格戰是一場消耗戰,沙特的石油儲備是非常豐富的,當然美國也是受害者,這樣會導致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銷售量降低,所以美國的經濟看上去並不樂觀,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


江淮聖手


這個問題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是或者不是,那到底是不是?其實要解開這個謎團很簡單,那就是這出石油戰的油價控制在什麼位置。

為什麼說要看油價的位置呢?因為美國頁岩油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開採成本是不一樣的。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現在沒有很官方的數據,但是大多數認為美國頁岩油的成本預計在40~50美元之間,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開採成本在20多美元。是的,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要高於沙特,因為沙特的原油質量非常高,開採難度很低,所以沙特的開採成本才會比美國頁岩油低。

因此,判斷是不是美國聯合沙特來絞殺俄羅斯,就看油價最終在哪個位置停留比較久,如果是在40以上的價位,極有可能是美國和沙特聯手發動的經濟戰。如果長時間在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以下,那不大可能是美國有意牽頭髮動的經濟戰。

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很有高度的。

因為,俄羅斯曾經在2014年吞併了克里米亞,之後美國就對俄羅斯發動了經濟制裁。可是美國發現,普通的經濟制裁壓根對俄羅斯這樣的戰鬥民族不起作用,後來對症下藥,美國和沙特聯手將世界油價控制在40-70之間,意圖對俄羅斯經濟進行絞殺,畢竟俄羅斯的經濟外匯嚴重依賴石油的創收。因此,在那輪石油制裁中,俄羅斯的經濟雪上加霜,這些年一直沒有取得很好的發展。

那麼這次會不會也是針對俄羅斯的經濟戰?這需要看後續石油價格在哪個價位長期存在。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沙特和俄羅斯槓起來肯定是經過美國的首肯,因為沙特如果把油價打壓太低,美國的石油公司很多要倒閉,殺俄羅斯會傷美國,所以沙特肯定是經過了美國的默許。


投資社論


綜合新聞可知,國際油價6日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8日一度下跌約30%,進一步創下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跌幅。



此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石油從來不是單純的商品,而是撬動地緣政治以及大國戰略博弈的強大工具。

此次國際石油暴跌直接的原因在於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在石油減產問題的談判破裂進而導致石油價格戰,而本質根源在於圍繞國際石油市場份額以及美國能源的國家間競爭。

歐佩克在3月5日提議主要產油國額外減產,並把現有減產計劃時限從3月底延長至今年年底。但是在6日的奧地利維也納舉行聯合部長級會議,沙特與俄羅斯在減產磋商因俄方態度堅決而宣告破裂。

沙特阿拉伯欲減產,俄羅斯不想“跟”,美國“翹首以待”?

當前國際石油市場總體上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作為產油大國的沙特,俄羅斯以及美國“各有各的小九九”。

沙特國內的石油成本低,能夠承受較低價格原油帶來的衝擊,但是沙特還是想說服俄羅斯跟著減產以維持國際原油穩定的價格。

但是俄羅斯認為減產太多是讓美國坐收漁翁之利,畢竟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所以俄羅斯寧願犧牲價格也不願讓美國搶佔更多的國際原油市場份額。

從2018年9月,美國天然氣和石油的日產量超過了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生產能力最強大的國家,2019年9月,美國首次成為石油淨出口國。美國的頁岩氣革命使得其國內開採能源的成本逐漸走低,產量大,成本低的美國原油遠比沙特與俄羅斯更具價格優勢。



談判破裂,沙特阿拉伯“加碼”欲將俄羅斯重新拉回談判桌

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就減產談判破裂後,沙特阿拉伯開啟了“石油價格戰”,宣佈向亞洲,歐洲以及美洲的石油客戶進行大了“減價”。而且還宣佈將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國內的原油供給。沙特的降價和增產並舉目的在於懲罰俄羅斯先前的拒絕減產計劃,但是預計沙特不會持續太久。


專業人士分析稱,沙特的策略可能是以最快、最突然的方式給其他產油國造成最大痛苦,迫使它們回到談判桌並同意減產,隨後迅速降低產量以扭轉供需格局。

這大概是因為沙特和俄羅斯與美國相比,其國家財政收入更依賴石油價格,長時間的低價格戰則會損害其國家經濟的增長。

有人甚至將此次石油價格戰看成比新冠肺炎病毒更可怕的存在,儘管這兩者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大規模的石油市場動盪無疑會給正在遭受疫情考驗的各個國家帶來更大的“陰影”。


古今會


很明顯不是!指揮別人打經濟戰,然後讓自家股市崩盤,讓標普跌到熔斷?從結果來看這個陰謀論就站不住腳!油價大跌的本質原因是供過於求!主要影響因素有三點:一是全球經濟放緩,導致石油需求減少,而疫情爆發加劇了這種需求萎縮的態勢;二是新能源崛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張,能源替代效應與日俱增;三是美國頁岩油產量不斷攀升,開採成本持續下降,美國石油產量不僅滿足了自身需求,還不斷對外出口,成了淨出口國,相當於國際原油市場少了一個超級買家,同時還多出一個超級賣家。這幾年頁岩油搶佔了不少傳統產油國的市場份額,沙特曾幾次壓低油價,試圖以成本優勢打擊美國頁岩油公司讓其破產,但沒能成功。如今,美國頁岩油已經做大,和沙特俄羅斯之間生產成本差距也在逐漸縮小。俄羅斯此番不同意減產主要也是擔心減產空出來的市場空間被美國頁岩油所取代。事實上,沙特,俄羅斯,美國作為當今原油市場三大巨頭,他們之間各懷鬼胎,這次油價暴跌發生的時機剛好卡在美股因疫情暴跌的節骨眼上,相當於打中了美國的七寸,一夜之間讓美股再現熔斷,這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力度相當大!從這點來看,更像是沙俄唱了一出雙簧,在美國家裡失火的時候澆上了一桶熱油!



股市有盼頭


肯定不是

原油需求量最大的是美國,佔20.44%,排第二的是中國,佔13.12%,兩國加起來就佔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而過去一個多月,排名第二的中國因為新冠而需求銳減。現在及未來一段時間,排名第一的美國也將因為新冠而需求銳減。這才是油價下跌的本質原因,按照現在醫學界的普遍認定,新冠的問題在五六月份就會結束,屆時必定會出現需求反彈。雖然不敢說會到60美元、70美元,但我認為,怎麼也不會長期低於40美元。

而作為此次價格戰的發起方,習慣了奢靡生活的沙特人,怎麼也不可能長期忍受三個月的樸素時間。否則的話,沙特國內那些荷爾蒙過剩的青壯年,是一定會發生暴亂,從而導致政權崩塌的。除此之外,特朗普也不會允許油價長期處於低位,畢竟共和黨最大的支持者就是美國的能源商和軍火商。倘若油價再這麼跌下去,他年底就不可能再贏得大選,而美利堅分眾國也就不可能再次偉大,繼續偉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