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个优先”抓好就业扶贫脱贫战


山西省“五个优先”抓好就业扶贫脱贫战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乔静涛 太原报道 3月6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社部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山西省把复工复产稳就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统筹推进农业生产、脱贫攻坚、就业创业、民生保障等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优先复工、优先返岗、优先吸纳、优先招聘、优先培训“五个优先”为重要举措,全力抓好就业扶贫脱贫战。

优先复工。建立重点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机制,将43家重点企业纳入调度范围,实行日报告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紧缺用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级人社部门将当地扶贫车间纳入用工调度范围,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同时积极推动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优先复工复产,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要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工代赈项目要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

优先返岗。建立了人社部门牵头,公安、交通运输、卫健、铁路参加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全力保障返岗复工,实现了劳动者输出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截至2月底,已组织专车、专列、专机近1000次,帮助2.2万名农民工返岗。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先将贫困劳动力作为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保障对象,稳住工资性收入水平。对区域集中、企业集中具备出行条件的,全力做好人员组织、交通运输、路途防护、安全防疫等工作,实现“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运送到岗。

优先吸纳。鼓励各类用人单位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对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单位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给予补贴。对各地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达到50人及以上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新吸纳劳动者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照每吸纳1人给予15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各地还鼓励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等相关重点企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要求各地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一批乡村防疫消杀、社区巡查、环境整治、生态管护、乡村建设等临时性公益岗位,对受疫情影响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

优先招聘。在防疫情况下,暂停线下招聘活动,全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服务模式,并且与全国知名的“智联招聘”开展业务合作,开通了网络招聘平台,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同步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截至2月底,全省网上招聘共组织参会单位1.35万家、提供岗位48.6万个,网上投递简历10.3万人。各级人社部门服务做到了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技能水平和就业意愿,组织参加线上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组织专人通过电话、视频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对接服务,使服务无盲区、关怀全送到。为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先对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在疫情期间按照推荐劳动者在县内、省内、省外成功就业且与用人单位签订规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分别给予500元、800元、10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

优先培训。依托国家“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在线平台”、“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以及“学习强国”“民生山西手机APP”、钉钉、腾讯课堂、抖音、快手、微信群等平台,人社部门大力开展线上培训。截止2月底,全省已上线开课94个班,近3万人次参加培训。各级人社部门优先将贫困劳动者纳入培训范围,针对性开展实用培训,促进贫困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为支持各类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规定数量贫困劳动力并开展以工代训,按照吸纳贫困劳动力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最长6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