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读高一的弟弟看《人间失格》,怎么办?

就到了撒酒疯副将是


作为高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也是在慢慢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对此,我给出的建议是:冷静应对,设身处地,因势利导,适度监督。

第一条建议:冷静应对

示意图:如太极大师出拳般冷静

首先,发现你弟弟在看《人间失格》,这件事本身是应该关注,但似乎不必大惊小怪。

就我所知的情况,《五宗罪》、郭敬明《最小说》等读物在高中生中很受欢迎,当然也包括《人间失格》。

不过,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课下偷偷摸摸地看,只有个别自制力较差的会心存侥幸,堂而皇之地摆在桌面上看。

被我们当老师的发现、没收(现在流行叫“暂扣”,也就是说不是罚没,因为老师没有执法权。叫“暂扣”,意思是毕业后学生可以找老师来领走)的,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也就是说,类似看《人间失格》的行为,是比较普遍的行为,不是个例。

其次,太宰治《人间失格》也不是没有优点,也有一些积极意义包含在里面。

《人间失格》相关图书图片

比如,主人公叶藏的行为,看似荒唐,实则痛苦。

他交友不慎,空虚放纵,遍尝世态炎凉,但心地不坏、思想单纯,是个“神一般的孩子”。

比如,作者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语言真实感很强,有浓郁的自传体风格,很能直击心灵,打动人心。

下面简单列举几句:

实用性的苦恼,仅凭吃饭就能一笔勾销的苦恼,或许才是最强烈的痛苦,是惨烈得足以使我所列举的十大灾难显得无足轻重的阿鼻地狱吧。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女人若是突然哭泣,只要给她一点甜食,她吃后就会恢复平静。

比如,作者用叶藏的事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年人的心理心灵苦闷和精神空虚以及探索出路而不得的现状,为我们现代社会的某些特点“画像”(注,此处是动词),提出了我们现代人应该关注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当然,这种积极意义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引导。


第二条建议:设身处地

就是说我们要有“同理心”,能进行换位思考。

你想啊,现在上高中的孩子们,“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天十几节课,主要是学习科目,交友圈子相对狭窄,生活不能不说单调乏味。

高中现在一般都要禁止学生带手机。

这时,一旦有吸引力的课外读物出现,就会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假如我们就是这样的高一学生,是不是也很爱跟上这种风气、加入这股潮流呢?


第三条建议:因势利导

高中阶段,学生自主意识已经形成,喜欢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认同、“自我加工”。

与此相关,逆反心理也会特别强烈。大人越是禁止反对,他(她)们越是非要尝试。

所以,对学生读《人间失格》一书,正确的处理是禁鲧治水之法,用大禹治水之术——宜疏不宜堵。

这就是要因势利导。既然他爱看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让老师推荐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适应高中生阅读趣味的书。此为其一。

其二,对《人间失格》一书,不妨让您弟弟读完。当然,可先“约法三章”:只能在课下休息时读,必须是作业、预习等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再读,读后必须和您交流感受。

交流感受最好是书面形式,让他写出二三点来。其目的是引导他全面认识评价《人间失格》,认清优点和不足。一旦他能认识到不足,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第四条建议:适度监管

在做好因势利导之后,对学生,我们还不能绝对放心、完全放手。

就我接触的学生来看,高中生毕竟还是孩子,他(她)们往往能认清是非,但经常控制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他(她)们的自控能力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反复锤炼。

在学校,可以和班主任和老师沟通,争取请他(她)们多关注、多引导、多要求学生。在家里,你和家人就要多操心、多观察、多留意,“外松内紧”,适度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但又不能让他脱离监管。

这个“度”需要拿捏把握好。

最后简单回顾总结下,就是简单四条:冷静应对,设身处地,因势利导,适度监督。

但愿这些能够帮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