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可以讲讲你对《人间失格》这本书的理解吗?

胡玛莉


这是一本不建议低年级小朋友看的书,具体原因在最后。
太宰治,日本人,小说家,投水自尽。

作品简介

本书写了主人公“叶藏”从小到大躲避现实,不断堕落,最后毁灭的故事。
你们读完《人间失格》以后的感受是什么?是否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你有听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吗?
没有什么正面形象,这本书为什么突然流行起来?很多人是因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赶紧去看了《人间失格》。但这句话最早出自寿太郎的《遗书》。太宰治在短篇小说《二十世纪旗手》里把这句话被用作副标题。

因为很丧的一句话,《人间失格》就流行起来。也反映了社会上一些消极的想法正在盛行,书中人物的迷惘引起大家共鸣。有点众生皆苦的意味

二、书中的生死映照

为什么是一本让人喘不过气的书?
这本书让人觉得压抑,仿佛被雾霭沉沉的气氛笼罩,表面上写消极的人生观。其实是写血肉模糊的自己,在绝望的土地里,试图挣扎地活着。

太宰治的很多作品都有生死相互映照,就像《人间失格》里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生。

<strong><strong>

<strong>

书中的生死映照和太宰治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把自己灰色的人生,投射到作品中的人物上来。
太宰治多次尝试自杀,一共自杀五次。20岁第一次自杀,模仿自己崇拜的芥川龙之介,用吃安眠药方式自杀;21 岁第二次自杀,和田部津子相约在海岸,吞安眠药自杀; 26 岁第三次自杀,是因没获奖,然后上吊自杀;28 岁第四次自杀,是他不能忍受小山曾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服用了安眠药;《人间失格》写完后,他第五次自杀,最后一次自杀是生命的终结,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中第二次自杀,让太宰治的死成为一种必然,当时和田部津子相约自杀,田部津子自杀成功了,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留下了心里阴影。他觉得自己丧失为人资格,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罪名,是逃不开的枷锁。

三、强烈的共鸣

看起来乖巧的你有过什么大胆的想法?

老板娘说“小叶啊,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只是有时候很爱喝酒。”她又说,“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如果叶藏是个无恶不作的坏蛋,最后变成废人,反而大家不会那么难受。

叶藏很善良,不想伤害任何人。他会因为没有安全感戴上面具给大家讲笑话,让别人高兴。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的人啊。

他的自我毁灭也许是一个必然,在田部津子死的时候,就进入了围城式的痛苦,是永远解不开的心结。


书很小众,能看懂的人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经历,太宰治描写的世人像极了我们。像我们复杂的人性,有时阴暗,有时高贵。有时候也像主人公一样不敢拒绝。这在太宰治看来是不幸的事情。

结语

虽然这是一本畅销书,

我个人不太建议年纪太小的人看。

以前有一次初中英语老师说,她的孩子有段时间很喜欢和小朋友打架,是因为近段时间很爱看《奥特曼》。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人间失格》里面很多堕落的内容和画面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很像边缘性社会人他和社会格格不入,内心孤单彷徨,抑郁色彩浓重,容易让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小朋友,对生活惶恐不安。缺少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

建议有了一定经历和辨别能力的成人可以看一看。


当归阅读


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回答。

大抵是我和一个同学被欺负,我怒气爆发对着那群人反抗,后面虽然带伤了,可是那群人知道我不好惹所以再也没来戏弄我。

另一个人默默忍受,最后一次比一次欺负得狠,他喜欢的女孩,因为他的喜欢而被抢走了,他忍气吞声以为能够减少欺负的可能性。

最后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

他苦笑地对我说,他被掰弯了,再也回不去了。

他不是情愿地称为那个被掰弯的人,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恐惧。

是懦弱。

我为什么说这么一个故事。

他就是叶藏,我们身边的人间失格。

有的人说像他这种人太少了,人间失格太极端了。它太阴暗了,就像在隐秘处滋生蔓延,我们拒绝看到它。

因为我们在某种时段都当过叶藏。

“我的不幸乃是一种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

我时常陷入一种恐惧之中,以为如果别人劝我干什么而自己加以拒绝的话,就会在对方的心灵和自己的心灵中剜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

难道不反抗也是一种罪过吗?”

你没有过这样的瞬间吗?

无法抗拒别人的请求不断地委屈自己。

并且安慰自己大家都会看到自己的好。

你的好意有时候本质是懦弱,你恐惧,你和叶藏一样恐惧着害怕着。

身边的人都结婚了,你没有结婚,不断地相亲,即使你不想,但是面对母亲无法拒绝的脸庞,你点了头。你是叶藏。

面对别人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即使不方便不情愿不乐意,即使你不想,但是面对对方渴求的脸庞,你点了头。你是叶藏。

你有过梦想,但是不断地被嘲讽不可能做梦呢,你低下了头,独自询问,我是不是错了,你不断的怀疑自己,最后放弃了。你是叶藏。

跟随着大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不容易被排斥,所以你是叶藏。

你看就算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兰德,他也当过叶藏。

或许默默无闻地成为大众,其中的一分子。但是他终究是有勇气的。

有的人说他如今看人间失格,只剩下娱乐。他看到的是叶藏的对不起生而为人。

他看懂过这本书吗?

不在于那逃离不了的浓雾,而是那个最本质的你。

那个被太宰治写出来的你。

你看到了吗?

这是一本好书,能够让人读起来毛骨悚然忍不住觉得有一个人拿着刀在剖析那个不为人知的自己。

你读懂了吗?


橙南织北


关于您的问题:“可以讲讲你对《人间失格》这本书的理解吗?”小暖的回答如下:

不是“丧文化”,而是一种特殊的自大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的序里就奠定了一种看似很丧的基调,三张照片简明直接的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从童年到青年,再从青年到老年,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成为太宰治展示自己内心的洪口。

“人不会笑着攥紧拳头,猴子才会。”这种扭曲的性格,是一种极不自在的开心,是太宰治自己的内心写照么?对于现今社会而言,“葛优躺”等各种丧文化流行下,这种风格的开头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

对于太宰治来说,自身的经历是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结合在这本书连载发表的同年,太宰治就过世了。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太宰治是在讲述一种悲惨的故事,展现丧文化。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特殊的自大呢?有人对《人间失格》书名的解释是: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其实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这人间失去了留住我的资格。

悲惨的命运和性格息息相关

在第一手札当中介绍主人公叶藏的童年生活,思想就已经开始有些极端化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我自幼体弱多病,常年缠绵于病榻,卧病在床是深感床单、枕套、被套尽是些无聊的装饰,到二十来岁才恍然大悟它们都是实用品,不禁为人的节俭黯然哀伤。”

就拿这段话来说,前面的内容还算正常,对一些生活物品产生好奇并且存在误解,这是很多孩子都经历过的事情,就算二十来岁才明白的道理,也不能说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特别。可在这段话最后一句就发现不对了,为人们的节俭黯然哀伤,直接将这段话换了个味道。

第二手札则讲述了叶藏的青年生活,考进中学之后,虽然懒惰懈怠,但是凭借着从小装傻滑稽的本事,日益收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这是一种早熟的标志。“因为当时我已精于欺骗他人,无须再像以前那么费尽。”正是从这一种从自我对人产生的抗拒和差异感,才让叶藏性格渐渐扭曲。

“在教室里我常惹大家大笑,连老师都边捂嘴笑边感慨这个班级要是没有叶藏该多好。我甚至能轻而易举地让那些声如响雷的驻校军官哈哈大笑。”

被女生迷恋的结局

小说中的第二手札提到,妹妹雪子会带朋友到自己的房间,叶藏也照例公平的娱乐大家。这只是个开始,在后文中讲述的,是他和不同女人的不同经历。

“此时,有三个女人对我很有好感。一位是我租房子的地方仙游馆房东的女儿。每次我参加完地下组织的活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累得连饭都不吃就躺下时,这位姑娘一定会拿着信纸和钢笔来到我房间。”

他彻底崩溃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堀木大醉之后,当着叶藏的面侵犯了良子,良子在这个时候是叶藏的妻子。良子是纯洁无瑕的人,是因为对叶藏的信赖才惨遭玷污。

良子的扮演者:石原里美“比起良子造人玷污这件事,良子因对人的信赖而被玷污对我影响更为深远,为日后生活播下苦恼的种子。”

在整个文章中,我们不能以比较丧的心态去读,更深处藏得是太宰治对于人性的批判,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人就会知道,有些人不能说心理存在问题,或许是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一样。


《人间失格》读完之后给我很深的震撼,让我不自觉发了一篇长文,让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更细致的留了下来。

希望小暖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小暖会为出好文章而继续努力。

青稞日暖


我是逸世,我来回答......


这条路是哪里的小路?

这条路是哪里的小路?

逸世君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晚上十点左右,前后花了三个小时看完。只能说是看完,而不是读完。怎么说呢,是非常压抑的,从头到尾没有片刻的放松。

因为怎么也想不明白,或者说是想不通。明明有多次拯救的机会,但因为性格或是说从小的观念束缚,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主人公叶藏孤独,迷惘,绝望,自暴自弃同时还自虐,可是他的家庭是不错的,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富二代,只是没有想到性格方面从自卑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要看懂这部小说,就要了解作者太宰治的一生。这位日本的天才作家,人生最跌宕起伏的就是感情方面,同叶藏一样。其实有的时候,叶藏就是太宰治本人,他们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一样的感情经历,只不过是现实的出轨变成了小说中被强暴。

本质上就是他的精神自传小说,在当时黑暗的日本,人们不知为了什么而活着。是自己还是天皇亦或别的什么东西。世间是无情的,活着是虚无的,人与人之间没有所谓的真善美,留下的都是假大空,通过无耻的欺骗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当时社会的真正面目,赤裸透明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都是被无奈播下的情欲之种
无法摆脱善与恶、罪与罚的宿命
我们只是无奈地彷徨与惊慌
因为神没赐给我们粉碎它们的力量和意志—【鲁拜集】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面镜子。看书就是看人,看人就是反省自身,每个人都在其中,或是影子,或是不同的面孔。而叶藏就是通过自己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病患来和这个麻木的社会对峙,不过却没能取得胜利。

【逸世君小结】

我们可能都会陷入这样的一个时期,但是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什么人间不值得都是骗人的。当我们感到孤独伤感,迷惘绝望,这恰恰就是们绚烂的人生。

愿这些苦与难,成为我们的良药

用这良药,爱世间众人


逸世听文


阅读日本文学我有一个体会,日本人精神世界里的虚无以及对命运的悲观视角给予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这部作品也豪不例外地体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

主人公大庭叶藏极其卑微而凄凉的命运是从一个旧式大家庭里开始的。有人说性格是天生的。可我想不出一个处心积虑地扮演小丑角色的讨好型人格与天生能够沾上一丁半点的关系。十几口人在昏暗的餐厅用餐不能说话,这种家庭氛围论谁都容易被压抑。敏感是可以天生的,这一悲剧性因素成为大庭叶藏性格的一部分。我想了很久一直不是很明白,主人公反复念叨自己对人的恐惧,这恐惧的由来是什么?我只能粗浅地认为这也许是来自父亲的威严、家教的严苛,那是一种视人为物的观念。以至于主人公在孩提时代就以小丑的方式定义自己的存在,为别人提供笑料,成了自身唯一的价值。然而这并不是人真正的价值,那孩子感觉到了一丝荒诞,却因怯弱而逃避现实。他宁可躲藏在小丑的面具下获得暂时的安稳和平静。有时,他甚至忍不住自内心爆发出阵阵讥笑,讥笑那些被他以绝妙的手段所欺瞒的人们。谁是傻瓜?真正的傻瓜绝不能意识自己是傻瓜。

对人格面具的依赖也似中毒,其危害性绝不亚于酗酒、吸食品毒。在真我与假我之间的分裂,是一条越来越无法弥合的伤痕。越是倍感无助,越是紧紧抓住小丑面具,而面具所带来的慑人窒息,已经让大庭叶藏处于死亡的边缘。我读的作品太少,太宰治处理的这个角色是我目前为止所见过的最软弱的人。我头一回感觉到软弱这一人类的本性,是最黑暗无底的深渊。你一旦不能与此抗争,你便彻底堕入丑陋、邪恶与恐惧中。如何与之抗争?是什么才能带来生的希望?是谁能够治愈灵魂?

“世间,不就是你吗?”大庭叶藏反问道掘木正雄,这个一直以来从未打心眼里看得起他的所谓朋友。

世间所不能容忍的,大庭叶藏都做了,酗酒、堕落、靠女人救济。他觉得自己无立锥之地,世间早已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当掘木正雄轻佻的一句评价脱口而出,惹来大庭叶藏的反唇相讥。

“世间,不就是你吗?”

无数次去死的念头燃起,又被掐灭。浑浑噩噩中直到有一天大庭叶藏遇上了良子,那个露出一颗虎牙稚嫩而善良的杂货店姑娘。她白皙的脸上有最温热的红晕,她清澈的眸子有最真诚的星光。一度以为和良子的婚姻是他生命中的转折,是彻底抛弃自身丑陋的改变。良子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善,她对任何人都毫无戒备之心。无缘无故地信赖是完美的品质,在大庭叶藏的生命里几乎不曾有过这一品质。良子于他,无异于是希望的曙光,神的救赎。可是直接把他拖入地狱的也是良子。稀缺的美德被利用,无辜的信赖被玷污,人妻成为脏妇,作为丈夫的尊严毫无征兆地被剥夺了。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恰是大庭叶藏的软弱本性,没有任何阻止和抗议,他萎缩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待他的灵魂逐步被耻辱感吞没。

他是崩溃了,又一次没死成。接着借用酒精维持生命,随后又是吗啡的摄入,慢慢地他成为这种药品的中毒者,无法自拔。

读到结尾,食不甘味。我想你们也是一样的感受。没有谁会若无其事地读完一个悲剧人物,又若无其事地实践自己的生活。大庭叶藏的命运是个极致,可在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低潮、失落乃至丧失生活的勇气,与大庭叶藏相比,只是个程度差别。我没有经历过极致的绝境,回顾往日一段晦暗的人生也不觉那便是末日。身无分文的日子、没有朋友的日子、无人问津浑浑噩噩的日子,这些日子我都曾度过了。现在抓在手上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小幸福,都会感到这是莫大的恩惠。我还有什么理由认为,未来是没有光明的?

当光照进黑暗,我们会不会接受光?我想大多数人不会拒绝光明。

当光离开黑暗,我们会不会感到绝望?也许吧,但有人会想办法突破黑暗,而有的人走不出这样的困境。

如何与之抗争?是什么才能带来生的希望?是谁能够治愈灵魂?

再次思考这样的提问,我情不自禁地双手紧握,感受心里洋溢得满满的力量。这股力量,带来一股无穷的上升力,让我不至于陷入绝望的境地。就是这样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像光一样指引我,呼唤我,教导我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对抗黑暗,如何不再恐惧。

命运真是充满神迹,当我回头看看曾经的过往,那些遭受的磨难已不能再叫磨难。我身边身世凄惨的人一样存活到现在,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同样的光芒。苟活真的是一种罪吗?不不,千万不能向大庭叶藏那么想。如果能活着,还不叫幸运,还有什么能叫人感到幸运?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是一种什么样的机缘让我有幸避开世间的灾难得以存活完好?难道这不正是我所要感谢的吗?

活着并不需要面具,活着也不需要把世间(他人)的价值观强加在自己头上。活着,只需要充满期许,期许着未来绝不是现在这样的命运。这就是信念(对我来说毋庸是信仰),生命的基石。信念是先于观念与价值的东西,无比重要,无比牢靠。你不应该视其为虚无,当你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它才是真正的实在。毫无疑问,它才是你的生命之光。我要感谢那缕始终照耀我带领我走出黑暗的生命之光。


一个很湿的诗人


《人间失格》书成当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尽。这部遗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认为是作家一生遭遇与心路历程的映射。史铁生曾说过:“写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实的他人,写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这话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谓恰如其分,纵观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诸多角色,不啻为他自己的无数分身。而在《人间失格》里,这种自我写照实在过于明显,以至于对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读者根本无需分析,就可以看出书中主角“大庭叶藏”其实就是“津岛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书中以叶藏独白道出的经历,与作者本人的人生重合度之高,令这部作品也被冠以“自传体小说”之名。鉴于其“遗作”的特殊地位,本书可看作是太宰治本人对自己人生的某种“总结”,窥探其内心世界的最后机会。在本书中,作者依旧一如既往地描写了一个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角色的挣扎与沉沦。而若要问本书与太宰其它作品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或者“相同之中的些许不同”是什么的话,恐怕只能说,本作是刻画太宰治“丑角精神”最深入、最全面也最彻底的一部作品。

所谓“丑角精神”,就是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不惜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以刻意的出乖卖丑,耍宝搞笑来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趋向。书中主角叶藏,从小时候起就懂得用假装的笑脸博得家人欢心,为讨好父亲而故意索取自己并不喜欢的礼物,学生时期在众人面前的搞笑表演,这些都可说是“丑角精神”的表现。仔细回想的话,也许我们在学生时代乃至当下的生活里,也曾遇到过类似行为的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多少扮演过“丑角”。这种行为背后蕴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一般而言,在过度趋同,即强调“社会人”的同一性的社会中,个体的自我个性会经历“同化”过程,即抹去自我中过度特异的部分而使其成为更“适应”社会的存在。鲁迅曾言:“皆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正是此意。乍看之下,“丑角精神”也是这种同一化的表现,然而其内在却大有不同,因为“丑角”本质上只是一层伪装,是从自我本体中分离出来的“人格面具”。其存在目的,不是消弭自我求得同化,而恰是隐藏那个与众人“相异”的自我。早在孩提时代,当其他孩子还在对世界予取予求的自我中心化阶段时,叶藏(或说太宰)就已经敏感地感知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对这种可能带来孤立和疏离的差异而深深焦虑不安,充满了对外界和他人的戒惧感。“对于人,我总是恐惧地颤抖”。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过度的敏感和早熟?是身为贵族的父亲的过度严厉?是因为“纽带”作用的母亲的缺位?还是津岛家淡漠的人情?对此我们无从得知,但其结果却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年幼的太宰就此学会了戴上“丑角”的面具,“将那份忧郁、神经质一股脑地隐藏起来,努力伪装出天真无邪的乐天,逐渐成为一个娱乐他人的怪胎。”

这种伪装一直持续到学生时代的末期,期间虽说有过险些被揭穿的经历,但大体还算涉险过关。然而,随着“踏上社会”日子的日益临近,“丑角”面具的崩塌却也难以避免。一方面,“丑角精神”虽然是为了求得同一,但却并不是真正改造自我的社会化,而是千方百计的隐藏保护真实的自我。在太宰的内心,虽然时刻因为与他人的不同而感到恐惧,但同时却又执着于这份不同所带来的优越感,无论是“背负灾祸”、“贵族精神”还是“选民意识”,都是这种优越感的体现。在《乞丐学生》中,他甚至说出了“只有具备优越感的人才可能扮演丑角”这一明白无误的话语。从这一点上,太宰治其实就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在保留自我的斗争中不愿彻底放弃的人”。可是要取悦一两人还算简单,这伪装要骗过“世人”众目又谈何容易?因此,他始终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反而是反社会的革命团体更能令他安心,“不合法,对我来说有点好玩。说得更明白点,这让我心情大好。世界上所谓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另一方面,“丑角”的面具虽然与他人建立了看似正常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只是建立在伪装的人格之上,其本身也是虚假而脆弱的。这也导致真实的自我从未真正向外界敞开心扉,因此尤为恐惧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伤害。虚假的外壳挡住了可能的伤害,但也挡住了温情与关怀,让本体变得愈加怯懦无助。亲情、友情,甚至男女之情,都成了提防戒备的对象。即使与同为孤寂之人的女性共度一夜而带来的幸福感,也会在第二天一早烟消云散,不得不变回那个轻浮的丑角,那个“连幸福都害怕”的懦弱者。因此,“丑角”看似与外界保持联系,实则与自闭症患者一样,都是将自我隔绝于这个世界,以维护自我完整性的人。因此,这种“丑角精神”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再怎么努力,叶藏最终仍然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排斥疏远的“边缘人”:自杀未遂、被包养、酗酒、吸毒、肺结核病……太宰以颓废的行为将自己从这个社会放逐,既然扮演丑角已经难以取悦“世人”,那就干脆主动向边缘滑落,以保全自己心中那份仅剩的骄傲。

叶藏说,他是用“丑角精神”作为对人最后的求爱,可他其实根本不会爱,因为他缺乏袒露自己内心,或是探视他人内心的那点勇气。“他人即地狱”,在他的眼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在放浪形骸的日子里,他索性不再寻求人与人的联系,反而不再如履薄冰。可这并不能减轻他对别人的恐惧感,直至良子的出现才令此状况有所改观。良子是一个理想人格的写照,一个“完全信任他人”,“如神般的纯真”的人。这个宛如耶稣基督般的存在,对于无法信任他人的叶藏来说,无疑是整个世界中唯一能够令他安心的治愈之所。太宰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否遇到过良子的“原型”?是为他殉情而亡的田边,还是曾有夫妻之实的小山,亦或是最终与他共赴黄泉的山崎?也许我们终究无从得知,但这无疑是他的精神救赎。然而,社会的恶意和伤害却打破了他的幻想,良子因为轻信而被无良商人奸污,标志着希望和救赎的破灭,以及主人公的彻底绝望与沉沦。最终,他成了“精神病人”,“疯子”,“人间失格”者(丧失为人的资格者)。这是否也是太宰治本人后半生精神追求的缩影呢?完成本书后的自杀,是否是保全自我,并重新获得世人肯定的唯一途径呢?因为,也唯有在他人的记忆里,“我们所认识的阿叶非常率真机灵,若是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天神般的大好人呢。”

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是一个旧道德秩序和集体主义依旧盘根错节的社会,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中。然而,今天我们阅读太宰治的作品,却并没有太多隔阂感,反而能够生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这恐怕是因为,如今的后工业时代,也同样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压抑乃至抹杀个体自我以使其“适应社会”的病态时代,身处其中者若是想要保留心中那个自我,便也一样面临如太宰那般被边缘化和“人间失格”的危险处境。在这种挣扎之中,我们也许并没有成为大庭叶藏那样的“丑角”,但在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一个懦弱却又渴望实现的自我?太宰治看似全为自我描写的文字,却唤醒了读者那沉睡而濒临消失的真实灵魂,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处境。这,也许就是太宰文学在如今依旧能够虏获读者的原因所在。



读书and看剧


我认为是作者太宰治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巧妙的隐藏在书中主角叶藏的遭遇之中,借用主角的独白,窥探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间失格》这本书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等。

我觉得太宰治就是属于“高敏感”感知力的一种人格。作者构架出来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的本身,但一定也是作者的代言了。就像是《人间失格》里面的叶藏,就是那种敏感性的性格让他接收到了太多别人无法理解与不会理解的“信息”与“情绪”。让我想起科幻、恐怖电影里人物能够听见、看见别人无法知晓的东西一样。本质上我们的都是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类,但是视角的不同就带来,太多不同的内心状态与思考,这些都是属于比常人多出来的思维因子。这种因子可能就可以转换成天赋秉承的材料,也可能变成折磨自己的杂波。就像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纸之隔一样。而叶藏,或者说太宰治就是两种可能的合二为一了。

回到文章的主题内容:《人间失格》的名字其实就是丧失了作为人的权利的一种“无赖”,日本文学中的“无赖”就是代表着一种绝望之中的无能为力。而主人公叶藏表面上是一个彬彬有礼、非常听话、善于搞笑,经常做一些让人捧腹的故事,画一下搞笑的漫画和写一些有趣的文章。非常讨人喜欢。但怎么就会像前面说的那样阴暗和敏感的内心呢,当你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太宰治直接将叶藏的内心世界表达给我们看。这些搞笑之下就是掩盖着的痛苦内心。

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观念、关系。而他都不理解,也觉得自己永远没有办法融入这个人类社会是带来的丧气和恐惧。其实我们的青春期都经历过这些,出入社会的思考、从校园到社会的变形带来的镇痛。只是叶藏的敏感感知力过早的体会到了这些之后带来的绝望与孤独。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是没法融入社会的异类,他对这些规则的真心实意的融入觉得无能为力。

他努力的去迎合别人,他不知道怎么去要求别人,连笑父亲要礼物这件事都做不好,父亲说有一种孩子们很喜爱的面具,问他要不要的时候,他也无法做出决定。弄的父亲不开心。叶藏在这种没能讨父亲开心的行为中焦躁不安的同时半夜的悄悄的在父亲的记事本上写下了面具。第二天父亲一个劲的笑着说这事叶藏的恶作剧。读到这时,似乎就能一下子的感悟到了,叶藏那种理解不了他人,也无法被理解的“无奈”之心。

  这种不是出于自己本心的搞笑行为,就成为了他自认为的“人格”的最后屏障和与“人类”接入的接口。这种脆弱的,当被故事中、现实中的“人事物”打破击碎的同时,也就带来了生命最后的自我审判。

读完《人间失格》回归到自我本质的养分里,其实就是要去明白:我们所有的痛苦、丧气、失落里都不曾孤单。同样也感谢互联网的时代能够让我们在群体中因为某种共同的认知感,结成集体获得认同感。同时也一样需正经、可爱的面对可能会遇见的那些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去哪?




西路坝七杯茶


《人间失格》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太宰治与小说主人公大庭叶藏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作者也在小说发表的同年自杀身亡。

主人公大庭叶藏有着令人羡慕的外貌,殷实的家庭条件和聪明的头脑,却从小发现自己与其他人都不同,他无法理解周围的一切,无法融入,也没有办法逃避,他看透了生活的阴暗与悲哀, 却又无可避免的成为了令人悲哀的人。小时候用夸张虚伪的行为,掩盖自己害怕痛苦的心理。逐渐长大后,因为不懂拒绝,不断伤害别人,又不断被伤害,虽然生性善良,但本能的逃避,使他无法将内心的想法与别人诉说,酗酒,毒瘾,最后沦为了穷困潦倒的瘾君子,靠着画低级漫画,来维持痛苦的生活。

有人评价说,这本书实在矫情,主人公变成一个废人,明明是自己一步步作出来的,没有人强迫他,逼着他选择这条路。也有人同情大庭叶藏,甚至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有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说,如果真的认为这本书很矫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说明你的生活并没有很多阴暗的一面,你没发现,或者你仍然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可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还有许多,在小时候遭遇过变故后,便渐行渐远,走向阴暗的角落,不是他主动,而是生活一下子给了他太多打击,他不再相信爱,也没有能力被爱。你摇着他肩膀说:“你看啦,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有那么多人爱你!”他惶恐的睁着眼睛:“不!我害怕!我不敢!我没有办法相信!我很痛苦!我不要走出来!”你以为他不想相信吗?你以为他不想被爱吗?他就是一个脆弱的胆小鬼,连被爱都会受伤。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也有着与他相似的感受,即使在面对家人,我也会小心翼翼,生怕会受伤,这不是我的选择,是本能。我一面有着对家人的愧疚,因为我知道他们都很爱我,一面又恐慌他们说的每一句,刻意疏远。这种痛苦,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逃避得了,不敢说,不敢做。我不求我能相信爱,只希望自己能保护好自己,即使不相信,也不会伤害爱我的人。而那些说矫情看不懂的人,生活一定很幸福吧!至少是我羡慕的样子。

并且《人间失格》这本书,是太宰治在写自己的一生。那三张照片就是太宰治一生的心境变化。第一张太宰治为了别人而活,全心全意的迎合别人开心。第二张是太宰治成年后对欲望不加掩饰,自甘堕落。第三张照片是太宰治对世界彻底绝望,对自己也彻底绝望,认为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悲观厌世的情绪。作者一直没有在文章提到,也没有去做出任何改变让自己活的更开心一些。他做的永远是随波逐流,醉生梦死。虽然人越是了解这个世界就会越绝望,但了解这个世界的人,他们永远也不会有种随波逐流,安乐等死的生活态度。个人认为太宰治不是得了抑郁症,那么他就是一个懒惰的天才。人间失格其实有一部分太宰治自己的影子在里面。说起太宰治这个人吧,与其说他是生来这个世界,不如说他是到这个世界赴死,他的一生就是在追赶死亡,曾自杀多次,又在写完人间失格的次月自杀,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什么思潮起伏可言。


金融学肖学士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很幸运自己的童年是快乐的,H却没有我那么幸运。

中考,H也一样没有考好,交钱去了一所比较差的高中。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

“因为沉迷手机游戏,早恋,性格太倔而自暴自弃,把自己毁掉的人”

这可能就是人间失格吧,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后来玩的心智成熟了一些,回想起了H的故事,又看了一遍人间失格。还是给我感觉很不舒服,但我似乎能看明白一些了。

这是一部丧的纯粹的作品。

和当下年轻人流行的“丧文化”不同,我觉得那只是年轻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在生活点压力下低头,还有些甚至是幻愁,中二病。

总之这不是不可救药。

《人间失格》全书是黑色调的,全书都是抑郁的情感基调,日常生活在主角点视角看来都被画上了虚伪,丑恶。

叶藏不是一种人,是一种心态。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接二连三收到打击,你会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变的陌生,甚至是可怖,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懂你,孤独感,恐惧感,自我厌恶,自我排斥,全世界的光都像在离你远去了。世界上看不见可爱,人与人之间感觉不到温暖,这种感觉是绝望了。

但如果你愿意打开一扇门,光还是会涌进来。每一个心灵都是渴望着被治愈的,要不是看不见希望,谁又愿意放弃呢?

很多人,很多人,都会有过叶藏一样心态,不要觉得这是自己的错。我们要相信一点,人的每一种情绪都是被允许存在的。

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状态啊,但是生活总是要继续,要么就此止步,要么继续前进。人生总有低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去找到自我排遣的方法,也许是找个人倾诉,也许是听一听喜欢的音乐,也许是再重温一遍喜欢的书。

生活有时候确实很难,但有时候也很精彩,偶尔也会绝望,但永远值得期待。

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会听毛不易老师的歌,从中能找到被理解的幸福,他就像是我的知己一样,一个未曾谋面的挚友。我会读苏东坡的诗和传记。有时候在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我会写首小诗来自我排遣,把感触记录下来,每一种情感体验都是宝贵的,无论喜怒哀乐,它们都值得被你铭记。


好剧回顾营


如果你不是自怨自艾、孤芳自赏或者自觉怀才不遇的人,没必要看这书,日本文学界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如果你喜欢文笔细腻、情感丰富、社会批判内容的日本文学作品,可以去看看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那本比这本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