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歡迎關注歷史伊姐,聽伊姐為你講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在古代官場,溜鬚拍馬可是一個技術活,沒有一定的功夫就拍馬屁,下場往往都會很慘。因此為了能拍對馬屁,後世往往會借鑑前代先輩的一些“經驗之談”,以免拍到馬蹄子上,惹得上司生氣。然而在南宋時,有一名叫鄭仲的官員,想借鑑前人之法討得宰相秦檜歡心,卻不料最終被秦檜予以罷官查辦。

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夜燈下的唐朝風格建築

說起來,鄭仲借鑑的方法源自唐朝。晚唐時期,當朝丞相楊收為了避暑,在家中修建了一個涼亭,涼亭還沒竣工時,楊收就邀請了手下一大批官吏前來府中慶祝。宰相邀請,百官哪敢不來?為了巴結楊收,眾人對這座尚未完工的涼亭讚不絕口,連稱丞相府真乃仙境也。聽完這些話的楊收似乎不太高興,他的臉上都是一片鐵青色。仔細觀察後,百官才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新建的亭子裡少了一些東西。

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波斯地毯

就在百官一籌莫展之際,一位平時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吏,呈上了一條紅色波斯地毯,言稱要送給丞相。楊收接受這塊地毯後,發現它竟能恰如其分地鑲嵌於亭子地磚之中,鐵青的臉色頓時消失。當心情大好的楊收便詢問小官姓名,那名官吏連忙說自己名叫李璋,簡單介紹了下自己在何處任職。此事之後,李璋自然是飛黃騰達、官運亨通了。至於李璋能夠如此合適向丞相獻上禮物,必定是因為他事先對丞相府的涼亭做了詳細的測量與調查,不然他又怎麼能定製出適合亭子地磚尺寸的寶貴地毯呢?

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宋高宗及秦檜劇照

時光荏苒,在數百年後的南宋官場,與之前一幕相同的場景又出現了。時任四川宣撫使鄭仲聽聞當朝宰相秦檜花費巨資在府中修建了一座高閣,於是打算加以效仿。高閣完工後,宋高宗趙構親自為其提匾“一德格天”。有了皇帝撐腰,秦檜便每日悠閒地坐在格天閣前接受各地官員的賀禮,為討得秦檜歡心以便調入京城,鄭仲命人用珍貴的蜀錦,織就了一條極盡華貴的地毯。

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宋代閣樓

地毯做好了,鄭仲拿著它,來到了格天閣。秦檜打開禮盒一看,竟是一條寶貴的蜀錦地毯,心想鄭仲真是深諳官場之道,嘴上更是對鄭仲讚不絕口,連番誇獎,還當著鄭仲的面把地毯鋪在了地上。然而鋪完之後,秦檜的臉頓時就黑了,因為這蜀錦地毯竟能恰到好處地鋪滿整個格天閣地板,顯然,鄭仲這是花費不少心思才製作出來的。

南宋宣政使為調入京城,參照唐人經驗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職查辦

▲蜀繡

本以為自己煞費苦心定能討得秦相爺的歡心,結果沒過幾天,鄭仲反而被革職查辦了。仕途就此中斷的鄭仲連忙請人查問原因,誰知秦檜只回了七字:“他知道的太多了。”很顯然,對於秦檜這種疑心重、城府極深的奸臣來說,自己的隱私最為重要,連自家樓閣的尺寸都被鄭仲知道了,那他陷害岳飛等忠臣的罪證還不是早已洩露?恐怕秦相爺連幹掉鄭仲的心都有了。所以說,為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走溜鬚拍馬等歪道,不然沒拍到點上,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參考文獻:

《舊唐書》《宋稗類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