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與“文言文程序”計算機

近來,看到一篇新科技的進展,一名來自中國上海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留學生,編寫了一部"中國文言文程序語言"的計算機,新型程序。

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與“文言文程序”計算機

深入瞭解後,非常的失望!

新技術的誕生,應該是以,利於大規模的簡單、易於學習和掌握,普及於社會大眾,造福於人們為目的。而非是,從一開始就對大多數人,設下門檻、設下“條件”的。

這名留學生的“新型漢字程序”,則是使用複雜的繁體字,再加上沒有標點符號的“古代文言文”,這對大多數漢字圈裡的人,無異於是新的“無字天書”。就如同儒家孔子的著作,由於無標點符號,漸漸形成了諸如複雜的“百家解釋”和“使用”。結果是在中國,漫長的2000多年裡的古代社會中,形成諸多分歧,例如:楊朱學說、孟子學說還有影響深遠的“程朱學說”等等。

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與“文言文程序”計算機

不止儒學一家,道家道學、兵家兵學、法家法學、農家農學等等,莫不是如此!

漢字在中國歷史上,依靠新技術、新工具的進步,多次改革:從傳說中的花鳥文、繩結字,改革至甲骨文再到大小金文的演變,之後再改革為篆書、漢隸字,也就是繁體字。這是因為它們已不適合當時社會,才會被我們的先賢一而再,再而三的改革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古之先賢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留下來的民族精神。

因此,改革繁體字為簡體字是符合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

由於當時受社會文明和知識的限制,文字改革出現了一些巨大的漏洞,即文字的斷章,也就是標點符號,這才出現了著名的“百家爭鳴”(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而西方國家則逐漸發展出了,“學習知識只有特定人群(宗教人員和世襲貴族)”和“知識產權”的壟斷觀念。

出於某種“目的”,一些古代社會學者為了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傳播下去,於是形成了新的、各自的“家學”。“知識”由此就變成了家族、門派的壟斷!這對大眾學習和傳播“知識”,提前設下了高高的門檻!

至直到現在,我們依舊為,該使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而陷入巨大的社會紛爭!投入不必要的精力!

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大規模普及與“文言文程序”計算機

繁體字“文言文程序”計算機,在這時候的出現,一些“名人”,迅速為其搖旗吶喊,稱其是“劃時代的巨大進步”。這似乎熟悉的一幕又一次栩栩降臨!

知識和新技術,應該以方便於學習和掌握為目的,而不是在一個“小圈子裡”世代壟斷;學習新知識和發展新技術,應該以簡單方便為主,而不是憑空增加困難。這才是一個社會走向“永恆文明”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