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我是“保持进攻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1930年4月22日,英、法、美、意、日五国在伦敦召开海军军备会议。当时已被法西斯主义控制的意大利为了谋求称霸地中海的野心,不愿意同法国平起平坐,因此退出了会议。而法国国土三面临海,海军不但难以在地中海集中全部力量,还被直布罗陀海峡掐住了脖子。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从地图可以看出,法国海军很难集中力量

因此法国海军更加不愿意同意大利对等,那样其在地中海的实力势必将处于劣势。既然意大利已经退出签约开始“野蛮生长”,法国自然也不会单方面被条约制约,因此也没缔约。《伦敦条约》最终以英美日三国缔约而告终,地中海海军军备竞赛正式开启。

1930年11月,随着法国第一家银行宣布破产,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法国。但是面对意大利的挑战,法国依然咬牙开建6艘“拉•加利索尼埃”级轻巡,意大利则针尖对锋芒地建造6艘雇佣兵型轻巡(第三、四、五批次各2艘)。

1935年12月9日,鉴于《伦敦条约》将于1936年年底到期,被海军这个“吞金兽”压的喘不过气的列强们再次云集伦敦,召开海军裁军会议。日、意两大法西斯又退出了和谈,法国当时虽然经济有所好转,但是这回吃一堑长一智,不愿再进行军备竞赛,最终英美法三国签署了第二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完美条约型轻巡

1936年,意大利第五批次的雇佣兵型轻巡“阿布鲁齐”级服役,其排水量已经达到了9500吨,装备10门152毫米舰炮。面对意大利的超级轻巡,法国7600吨的“拉•加利索尼埃”级只有9门152毫米舰炮,其他各方面性能也都处在了下风。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法国“拉•加利索尼埃”级轻巡


于是法国不得不开始设计新式轻巡,由于法国签署了第二轮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巡洋舰排水量不得超过8000吨,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体量设计出近乎万吨的战斗力,对法国设计师提出了重大考验。

1938年1月,新式“德•格拉斯”轻巡的设计终于尘埃落定,法国人的自律没被意大利带歪,新舰的设计充分体现对条约的尊重。

“德•格拉斯”级标准排水量8127吨(压条约线),满载排水量10190吨。最大航速33.5节,最大续航里程8000海里/15节。

武器配置

主要火力为9门M1920型50倍径152毫米舰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布局为前2后1。该炮与黎塞留级战列舰上的副炮相同,只是把最大射角由90度改为了70度。每门炮备弹120发,其中100发为高爆弹和穿甲弹,20发为安装了定时引信的高射炮弹。

其他武器有6门M1932型100毫米45倍径高平两用炮,安装在3座双联装炮塔内,以1高2低的品字形方式全部布置在艉部主炮塔后方。为了平衡舰艏防空火力,在前部舰桥周围布置了4座M1933型37毫米双联高射炮、2座双联13.2毫米哈奇开斯高射机枪,此外在后甲板还布置了一座四联装高射机枪。在舯部上层甲板两侧各有1座三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管。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1938年版本线图


装甲防护

舷侧装甲为100毫米厚的表面硬化钢,从2号152毫米炮塔开始到水上飞机操作区为舯部主防护带,高为3.5米,从主甲板一直延伸到水线以下约1米。舰艏和舰艉的防护带高度降低到了1.6米,只保护了1号和3号152毫米炮与100毫米炮的弹药库外侧部分。

主水平装甲为38毫米厚的特种钢,覆盖了主甲板上的机械和控制空间,以及弹药库。

舵机还有一个独立的装甲盒,四周厚26毫米,底板20毫米,顶板18毫米。

航空设备

在舰舯单烟囱后方密闭甲板的两侧安装了双弹射器,可以起飞1架卢瓦尔130型单人水上侦察机和1架卢瓦尔210型水上战斗机。

总之,法国海军对于“德•格拉斯”非常满意:拥有条约型轻巡最强的防护力,基本合格的火力,不错的航速,并且还有较强的航空设备,简直就是完美的轻巡——“舰队之眼”。


坎坷的命运

1939年8月30日,“德•格拉斯”号的龙骨终于出现在了洛里昂船厂的船台上。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由于征兵造成的混乱,“德•格拉斯”的建造不得不在5日宣布暂停。直到9月28日混乱结束后,大量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才从新兵训练营被劝退回船厂,建造工作才得以继续。“德•格拉斯”的2艘还没开工的姐妹舰,则直接取消了建造计划。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德国坦克和海港中冒着浓烟的法国军舰

1940年6月22日,德军正式占领洛里昂,此时“德•格拉斯”号仅仅完成了28%。当时德国急需水面战舰前往大西洋猎杀英国海上交通线,于是从法国各地运来材料和设备,命令船厂继续建造“德•格拉斯”号。法国工人为了生存只好继续开工,到1941年末,舰体部分总算建造完毕。但是随后在抵抗组织领导下,工人们开始“磨洋工”,下水栖装遥遥无期。1943年年末,“德•格拉斯”的船体挨了英国两颗航空炸弹后,工期被无限期推迟。


华丽转身

二战结束后法兰西共和国复国,此时的法国海军可以说是“万国牌”。除了海外回归的“黎塞留”号和“让•巴尔”号战列舰等战舰,还有盟友慷慨赠送的老旧舰只,以及从德国和意大利取得的战利品。为了法兰西的尊严重建自己的海军,法国决定继续完成“德•格拉斯”的建造工作,1946年9月11日,“德•格拉斯”号终于下水靠上了装配码头。

虽说该舰1938的设计方案放在战后也不算过时,但是随着二战海军战术的转变,轻巡的主要作战任务已经转变成了防空。于是“德•格拉斯”没改动船体和动力系统,武器配置却做了全新设计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成为了法国第一艘专职防空巡洋舰。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防空型的线图


首先取代3座三联装153毫米炮塔的是8座双联装127毫米炮塔,一共配备16门127毫米54倍径半自动高平两用炮。布局为中轴线上前2后2,另外4座位于前舰桥前方两侧和后舰桥前方两侧。

该炮仿制于美国Mk16舰炮,对海有效射程15公里,对空为10公里,每门炮备弹300发。每个炮塔内有1名炮塔长、2名炮手、2名瞄准手、1名表尺装定员、1名监督员,炮塔下方弹药库还有4名操作员,这11人组成一个标准127毫米炮塔班。

其次,副武器统一换成10座双联装57毫米60倍径速射炮。8个分布在船体两舷左右,另外2个位于前后舰桥前方,整体呈菱形布局。57毫米炮每门备弹1500发,弹药库位于127毫米炮弹药库的周围,需要专人将弹药运送到炮塔。每座炮塔内有1名炮塔长、1名炮手、1名装弹手和1名填弹手、1名表尺装定员、1名观瞄员,再加上炮塔外2名运送弹药的,每个57毫米炮塔班共8人。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炮塔及火控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舰艉特写


一共18座炮塔让“德•格拉斯”号创造了一个记录——万吨以下军舰炮塔最多。其防空火力之猛,恐怕只有美国“伍斯特”级才能与之一较高下。但是火力太多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舰员从设计之初的690人激增到950人,水兵居住面积不足1.2平方米,被戏称为“沙丁鱼罐头”。

1956年9月,建造了17年的“德•格拉斯”终于驶进了土伦港,成为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旗舰,当年建造它的学徒工此时已经两鬓斑白。

1965年,“德•格拉斯”号被抽调前往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法国核试验中心担任指挥任务,接受了全面改装。改装包括拆除部分炮塔,安装大型指挥舱和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适应核环境的设备。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担任核试验指挥舰的“德•格拉斯”号

从1966年到1972年,“德•格拉斯”号作为指挥舰全程参加了6次核试验,并接待了戴高乐,获得了无数荣耀。核试验结束后,“德•格拉斯”号于1973年2月转入预备役,1975年退役拆除。


结语

“德•格拉斯”号虽然前半生生不逢时充满悲剧色彩,但船厂的工人在战争中保护了它,使它没有加入德军阵营。

战后随着法国的重建,“德•格拉斯”号迎来了新生,并以防空巡洋舰的姿态重生,成为当时法国海军防空力量的中坚。随后其更是做为法国核试验的主角,服役生涯达到了顶峰,所以说“德•格拉斯”号的后半生还是幸运的。而它坎坷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法兰西在那个时代的缩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