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心理上的困惑与救赎


女心理师:心理上的困惑与救赎

每个人都是一组拼图,只不过很多人拼错了方向。心理师的工作就是让它们各就各位。

——《女心理师》

我们的痛苦常常并不是不懂道理,是情感上过不去而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是导致出现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梳理情绪,所以我更愿意把心理咨询师称为心理医生。心理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没有养成遇到心理问题向专业人士求助的习惯。

拈花微笑飞叶试探,谈笑之间潜藏窥破,是心理师的基本功。心理师也是人,人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们都具备。

这本书的故事是以女心理师贺顿的个人成长经历作为主线,在她和丈夫,情人,心理学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以及若干来访者的精彩故事组合而成。在她的心理诊所里,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悲惨的故事都在心理咨询室的地板下面,蠢蠢欲动,伺机而起。

女心理师:心理上的困惑与救赎

故事的一开始,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知识女性遇到了职业瓶颈,自说自话的夫妻档的咨询者的到来,往事被阴影的荆棘勾连而起,灵魂被刺得鲜血淋漓……

多年以来,悲惨的往事蛰伏潜意识的底层,一如深海妖魔。童年的遭遇,生父的抛离,生母的沦落,继父的凌辱……因为觉得自己是从小就肮脏的女人,所以贺顿对性爱采取了散漫放任的态度,她从来没有过性的快感,当需要用性去换取她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在所不惜。

作者非常钦佩贺顿的性格,她天性敏感,勤奋,聪慧,她没有自甘堕落,反而从污泥浊水中挣扎而出,变成了一位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心理师……

女心理师:心理上的困惑与救赎

从一个读者的视角,在我有限的经历里,贺顿的遭遇以及后来她的表现无疑是震撼又很可怕的,虽然只是艺术加工后的形象……我觉得一个内心有着太大创伤的人,是很难去拯救别人的,能自我疗愈的人已属难得。更多的只不过把那个大的空洞掩盖起来,表面看起来,光滑如初,其实那个洞始终存在,甚至长期被掩盖而腐烂变质。

还有一种人,平稳而友善,健全的头脑和富裕的生活喂养出的真正发自内心的慷慨大方和同情体贴……这样的人大概也不会适合去拯救别人,因为面对痛苦,他们恐怕很难得做到感同身受,更多的是用爱心资助他人。

如果我需要心理医生,我希望她或是他是一位长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生活阅历,如果像毕淑敏老师一样拥有职业医生资格和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而且还是个作家……当然,这样的要求似乎太高了一些……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童年的阴影。恐惧这个东西根深蒂固,如果你不主动去拔除,年龄的增长只会使它们有更多的化身隐藏下来,而不会自动消解。在每一个受过虐待的孩子身体里,无论他们后来成长为怎样魁伟的成人甚至取得了经天纬地的成就,内心深处,依然驻留着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孩子。

新冠肺炎疫情渐渐好转,大家开始审视这场悲剧发生的同时,也要重视生理疫情背后的心理疫情。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