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今日頭條能拼得過騰訊新聞嗎?

9003246394712


今日頭條能拼得過騰訊新聞嗎?

單單從推薦引擎、或者信息流產品來講,在資訊領域今日頭條確實是行業老大,不過藉助QQ、微信、QQ瀏覽器的用戶基礎,騰訊打通整個生態鏈發展起來的“騰訊看點”,目前已經達到了1.85億日活,2020年騰訊看點業務補貼力度將達到30億,這對於今日頭條的威脅還是挺大的。

2018年底騰訊進行了業務調整,原來社交網絡事業群SN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三大事業群進行合併,合併組成新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根據馬化騰的內部郵件顯示,新的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將承擔起QQ、QQ空間,以及各大流量平臺、內容平臺。騰訊其實一直都在信息流領域做佈局,之前天天快報、微信看看、QQ看點,已經多次在信息流業務領域對今日頭條發起了衝擊,不過最終效果並不好,頭部產品天天快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活躍用戶方面卻被今日頭條拉開。

微信“看一看”是張小龍藉助公眾號的影響力和微信10億用戶來發展信息流業務,不過效果非常一般,層級較深的“看一看”本身就不符合信息流產品的產品邏輯,不過張小龍“AI推薦+社交推薦”的方式卻成了騰訊看點業務發展的指導思想。

藉助新的指導思想,騰訊重新整合業務,看點快報、看點視頻兩款旗艦產品重新出發,騰訊看點業務已經獲得了1.85億日活,僅次於今日頭條和手手機百度。曾經達到2.4億日活的今日頭條即將面對兩大產品的挑戰,分別就是超過2億日活的手機百度,超過1.85億日活的騰訊看點。

字節跳動也在被迫迎接挑戰

毫無疑問,在過去的8年時間,字節跳動都擁有較大的優勢,信息流業務、短視頻業務,結合推薦引擎,在國內擁有極大的搶跑優勢,不過這並不是沒有危機。

上面說到的兩大企業騰訊看點和手機百度的直接挑戰,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百度已經完成了復甦,財報重新轉暖,而信息流業務依然保持著20%的高速增長起了很大的作用,字節跳動最大的危機即將來臨,這時候騰訊看點也在前面準備提槍上陣。

不管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目前都擁有很好的發展態勢,一個活躍超過了2.4億,一個活躍用戶達到了4億,不過這兩個產品都有很強的快消屬性,都沒有形成穩固的商業護城河。字節跳動先後嘗試了電商、社交、搜索等眾多業務,一方面是被動應戰,更大的需求是建設自己的商業城牆,這才能保住字節跳動江山無虞。


EmacserVimer


就憑這個就比騰訊強。



近看祖國大好河山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騰訊新聞能拼得過今日頭條嗎?記得我接觸今日頭條的時候還是2015年,當時網易、騰訊雖然都有自己的新聞客戶端,但所採用的仍然是傳統的報道方式,很多新聞千篇一律,大多都是轉載的內容,沒有任何特色。而今日頭條則完全不一樣,它可以說是開創了自媒體的內容方式,並且利用雲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推送他可能感興趣的新聞。這樣一來,今日頭條就對讀者產生了極大的粘性,同時也吸引了無數創作者投入到自媒體的行業當中。

可以說“自媒體”這一行業的興起完全是今日頭條帶動起來了,而且隨著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也隨即產生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視頻創作平臺。將創作內容由文字轉向視頻。

至於騰訊新聞雖然做的比較早,但一直都只能跟在今日頭條的後面,像是“企鵝號”這樣的自媒體平臺也是在頭條的啟發下才做的。抖音火了之後,騰訊又撿起了很多年前就放棄的“微視”,但是做了一兩年之後還是沒有做起來。現在騰訊又把小視頻功能整合到了微信當中,目的仍然是想要挑戰微信。

騰訊還有一點比不上今日頭條的就是包容性太差了。比如前不久36氪、IT之家等媒體報道了微信封殺飛書的新聞,騰訊當天就把36氪和IT之家的微信公眾號禁言了,到現在IT之家的公眾號都沒有恢復更新。騰訊的這一霸道做法就引起了很多媒體人的不滿。相比之下今日頭條對自媒體內容的管控就要寬鬆得多,只要合理是合法,且真實不虛假的內容,都可以在今日頭條的平臺上看到。

而在傳統的媒體報道上,今日頭條也引入了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權威媒體入住,從而保證了時事新聞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最近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正規電視臺的主播們在抖音中播報新聞。可見今日頭條和抖音等頭條系APP,已經成為了全國大多數用戶獲取資訊內容的主要方式,也是官方發佈新聞是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由於早年的自媒體行業魚龍混雜,各種標題黨、誇張甚至虛假新聞氾濫,今日頭條也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標題黨、誇張內容進行嚴厲整治的平臺。經過幾輪的治理之後,今日頭條上的內容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讓讀者能夠看到更多符合個人口味的優質內容。

通過華為應用商店的應用介紹也可以看到,今日頭條的安裝數量為48億次,綜合評分4.9分。騰訊新聞只有39億次,綜合評分3.8分。顯然今日頭條比騰訊視頻更受歡迎。有網友評價說:“頭條的廣告極少,基本上看不到,來到頭條第一個感覺就是乾淨。頭條基本上看不到標題黨,如果看到吸引自己的標題,點進去就會看到豐富的內容。”可見在新聞內容的質量方面,今日頭條也是更勝一籌的。

因此我認為,今日頭條已經遠遠地把騰訊新聞甩到後面了,現在不是今日頭條能否拼得過騰訊新聞問題,而是今日頭條已經把騰訊新聞越甩越遠了。


貓眼看數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搜了一個我的手機app,當我搜“新聞”後,第一頁居然沒有出現“騰訊新聞”,這讓我騰訊老用戶有些失望。

說說我用兩個APP的感受吧。

今日頭條:在我沒成為今日頭條的創作者之前,我不大願意安裝頭條。因為於新聞來說,他的消息沒那麼靈通。如果說到創作,感覺很多文章內容低質,還容易找到錯字。但它的優點是容易吸引創作者們,於是APP的使用者有好大一部分就是創作者們。

騰訊新聞:做為一個新聞,消息來得很快,這是今日頭條暫時無法比擬的。但新聞必須嚴謹,而它越來越多的錯字,和文章也越來越口水化,我不得不把看新聞的APP換成了更嚴謹的“人民日報”APP。

騰訊做為老牌新聞推廣APP,粉絲量比較多。比如我,如果騰訊做相關的改革,我願意再安裝它,並且我相信只要它改革,它仍有機會東山再起的機會。

但是我認為企鵝單位,最近把重心全都放在了最賺錢的其它四個方向:

一、兩個溝通APP的攻城掠地。下一步該是乘著西風去歐美吧。

二、支付和理財相關功能的拓展。理財和投資做好了,是在賺快錢。

三、遊戲產業。遊戲產業及相關影視廣告收益,在哪個發達國家都是不可小覷的。

四、閱文傳媒及相關影視劇製作。這年頭,只要搭上了“娛樂產業”,錢都比較好賺。

若企鵝公司真是此策略,那麼騰訊新聞肯定會涼!


桔公子的聽風閣


我認為今日頭條超越騰訊新聞的概率很大,不過這個時間估計還需要2年左右,現在的今日頭條日活跟騰訊新聞的日活用戶不相上下,都在1-1.3億之間波動。特別在微信加入了騰訊看點後,騰訊資訊類的服務超過了1.8億日活。而頭條在2019年9月左右的時候,日活用戶還有點下降。

不過我仍然看好今日頭條的發展,這並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因為我在今日頭條長期耕耘。其實在用今日頭條之前,我是好幾年騰訊新聞的用戶。

一、騰訊新聞是追隨者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騰訊的現象,就是優秀的產品,騰訊都喜歡抄襲模仿。但是基本都是一直採用跟隨模式,並不會主動創新,然後通過自己的產品進行導流。現在騰訊新聞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流量,基本上有一半以上都是通過QQ、微信、QQ瀏覽器導流的。這種導流方式雖然可以確定可觀的用戶數,但是也會掩蓋很多問題,可能會形成虛假的繁榮。

那麼騰訊自己不知道嗎?他們當然知道,只不過一個公司的精力總歸有限,騰訊一個部門對抗別人一個公司的核心,有心無力啊。他們跟隨抄襲,更多是為了阻擊對手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徹底戰勝。

今日頭條的發家是依靠著智能推送,騰訊新聞最早的模式只是根據時間和分類。後來有了今日頭條以後,騰訊新聞也開始做智能推送。頭條做創作平臺,騰訊新聞也做。頭條一直在前面做模式創新,包括現在推出微頭條,對創作者扶持,而這些創新會逐漸佔領用戶的心智,騰訊新聞一直落後半個身位,實際上會很吃虧。

二、頭條的產品線在豐富

其實玩頭條的都會發現,頭條一直在給自己的抖音、西瓜、悟空問答導流。但是反過來,這些平臺並沒有給頭條導流。但是未來會不會進行反向導流呢,我覺得很有這個可能。西瓜視頻現在發展的也很快,西瓜和頭條的相互聯繫也非常緊了。

隨著西瓜等產品的獨立發展,一部分流量肯定會流到今日頭條,只是抖音這個最大的流量池還沒有對頭條進行流量輸送。

為什麼說騰訊新聞跟微信有衝突呢,因為目前兩者的信息流廣告是重疊的,在微信朋友圈打廣告了,就不需要在騰訊新聞上面打廣告。騰訊新聞只能作為一個抵禦今日頭條的工具,完全沒有盈利的目標,沒有盈利也就沒有動力去做過多的投入。

但是反觀頭條和抖音的關係就健康多了,抖音覆蓋更多的年輕人,頭條覆蓋更多中年人。兩者的廣告,大家也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兩者用戶重疊度沒有微信和騰訊新聞那麼高,而且兩者的盈利都不衝突。


小漁的創業信條


說實話我相信頭條一定能超越騰訊新聞...因為發現我和我身邊的人基本上每天都在刷頭條,頭條的便利和簡潔性體驗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或風尚。

在我看來騰訊新聞就是一個過度性替代品,我們從有了使用互聯網來了解世界和每天獲取各種資訊信息的習慣後,有很長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PC端使用百度,當移動互聯網逐漸普及後人們開始體驗各種新聞資訊類應用app...大同小異,早已習慣了他們的套路與模式,所以...對誰也談不上有依賴或習慣。所以...這些應用也只能是一種替代的過度性應用

頭條,相信很大一部分人或普通人都是通過抖音的使用而引流而來的,因為有太多的關聯加上不錯的體驗,我相信頭條會伴隨我們更長的時間,同時也希望頭條能堅持初心,少些商業多些正能量的傳播,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普會寺永方



在如今互聯網大時代的高速發展之下人們對時下新聞資訊的關注有增無減,尤其是移動類資訊APP這一塊,它可以更快速,便捷,第一時間讓用戶捕捉到全球最新的資訊。下面對於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這兩款APP,我來做一個深入的分析與調查。

騰訊新聞APP

2010年10月,騰訊新聞客戶端的第一個版本在蘋果商店上架,是國內最早推出客戶端產品的新聞門戶之一。是騰訊團隊用心打造的一款豐富、及時的新聞應用,本著精煉、輕便的目標,為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閱讀體驗。全球視野,聚焦中國,一朝在手,博覽天下。

今日頭條APP

2012年3月由張一鳴創建,2012年8月發佈第一個版本。是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為用戶推薦信息,提供連接人與信息的服務的產品。

共同點

這兩款APP的共同點都是新聞資訊類的APP,主要依靠流量來打廣告從而達到盈利的模式。

由於它們都是移動端,所以其文字內容都不是太多,不求深度,但求速度,都能快速捕捉到資訊中的重點加以簡練,來節省用戶的時間,從而能讓用戶瞭解更多的資訊,另一點就是其碎片化的利用,不管用戶在坐地鐵,或是上衛生間,或是無聊打發時間,都方便用戶使用,而不佔用用戶太多時間。基於如此,移動端的新聞資訊類APP比網頁端的新聞產品價值更加巨大。

不同點

上面說到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主要依靠流量來打廣告從而達到盈利的模式之外,它們還有個盈利上面小小的不同之處,先來說說騰訊新聞。

關於盈利

騰訊新聞在個人中心裡面有個錢包的設置,裡面有一個充錢機制,通過充錢可以開通騰訊體育會員,從而可以第一時間可以Get到你所喜歡的體育新聞和體育比賽的視屏直播,可能這個機制對於男性用戶來說吸引力比較大,畢竟熬夜準點起床看全球世界盃的男性不在少數。

而關於今日頭條,在個人中心裡面有一欄為京東而留下的位置(京東特供),這還真是個新的商業模式,能把新聞跟電商聯繫在一塊,看看新聞,看累了逛逛商店買買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關於主要功能的細節

騰訊新聞上的首頁,最頂部的搜索框個人覺得做的還是蠻不錯的,隨著用戶上滑觀看新聞的時候,搜索框會自動隱藏,從而增加用戶瀏覽界面的空間。而今日頭條卻不會

在騰訊新聞的首頁中廣告的插入式跟新聞出現在一塊的,這難免讓用戶在操作時,以為一時手誤而點擊進入廣告,從而讓人產生厭惡感,而在今日頭條裡面卻不會,它會在視屏那一欄點進去之後的第二行插入廣告,這樣一來在用戶看是視屏時,覺得沒意思的時候看到這則廣告,這樣可以給用戶一個緩衝的空間,也不至於手誤點擊到。

在今日頭條裡首頁的右上角有一個小細節是騰訊新聞所沒有的,那就是發佈。點開可以讓用戶自己發佈新聞或是拍小視屏上傳到APP上面,在標籤欄裡面,今日頭條還有個微頭條的欄目,裡面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用戶發佈的一些頭條,還可以對自己喜歡的用戶加關注,從這點可以看出,今日頭條更加註重與用戶的互動性。

綜上所述,兩款APP各有各的特色,都有相互取長補短的地方。隨著如今科技網絡的不斷髮展更新迭代,今後肯定還有更多的優秀APP不斷地湧現,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


呆小萌落筆畫秋楓


我認為目前形勢是可以的

個人觀點,在這個領域,以前有搜狐新聞,百度新聞,新浪新聞,到後來的天天快報,一點諮詢,趣頭條,騰訊新聞,今日頭條,頭條是這些裡面最有潛力的和爆發力的,從用戶體驗上來看,身邊老中青都有玩的,做的不錯了,之前用過一點資訊,天天快報,後來卸載了,用頭條了,就被頭條吸引了,頭條各個方面的內容都能搜到,過年回家,尤其村裡,安裝頭條的特別多,頭條也是大多數人瞭解每天世界動態的渠道,而且現在快成一個搜索的東西了,所以百度也提防著呢,和字節跳動旗下的各個產品打通了,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等等,都可以在頭條上找到,頭條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企業,母公司字節跳動也是航母級企業




峰言風栩


在我心目中,今日頭條已經超過騰訊新聞了,還有手機裡的鳳凰新聞、新浪新聞APP,我也很久沒有點開了。今日頭條推送精準、內容正能量,用戶群體廣泛而理智、三觀正。你是什麼樣的媒體,你就吸引什麼樣的用戶。相信今日頭條繼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承擔媒體責任,會越來越好!


檸檬與番茄


就現在這種形式來說,顯然是今日頭條在新聞的傳播上面更具有優勢一些,

在百度新聞,UC瀏覽器,今日頭條這幾樣,在新聞的傳播速度上,

顯然是今日頭條最具有優勢,是自媒體時代的大哥大。

這是今日頭條任何平臺都無法比擬的優勢。


騰訊新聞也曾有它輝煌的時刻,那個時候還沒有今日頭條,

且騰訊新聞的傳播,主要依附於qq。

而現在,手機的使用率大大提升,再加上微信用戶越來越多,

qq的用戶雖然沒有減少,但在使用率上卻是大打折扣。

再加上各個新聞媒體平臺的衝擊,騰訊新聞現在跟今日頭條已經完全沒有抗爭的優勢可言。


隨著今日頭條不斷的發展壯大。字節跳動公司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

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悟空問答。

每一樣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敢於說真話,真實報道,

讓我們看到了以前從沒看到的事實 ,更加的貼近生活,更加的真實,是一個老百姓的平臺

所以,今日頭條,只會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