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一、火燒比叡山

佛教聖地比叡山,傍晚的鐘聲剛剛敲響,僧人們抑揚頓挫的誦經聲飄逸開來,在附近的京都形成一片梵音。突然,誦經聲變成一片哭鬧聲,整個比叡山燃起熊熊烈火,火光照亮了近江附近的天空。慌亂的人們趕緊向比叡山跑去。在山下,他們看到了殺氣騰騰的織田軍隊,還有那帥氣冷酷的織田家大名--織田信長。

是夜,4500個廟舍化成灰燼,3000人丟了性命,佛像、靈社、僧坊、經卷更是損毀無數。

這就是日本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火燒比叡山,始作俑者織田信長就此被封為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尾張國的大名。他施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

大名是日本古時封建制度對領主的稱呼,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為何要血洗比叡山呢?

二、信長要除掉比叡山的理由

其一、比叡山僧眾庇護信長的敵人朝倉

元龜元年,受信長攻擊的朝倉、淺井聯軍逃入比叡山避難。信長要求比叡山不得支持敵方,否則將比叡山付之一炬,但比叡山僧眾自居護國道場拒絕了信長。

元龜二年,信長不顧眾家臣反對,發出進攻比叡山的命令,是夜,比叡山被焚燒乾淨,僧眾也損失殆盡。

在出發之前,信長對明智光秀說了一句話:"那些佛像只是金屬和木頭而已。"

事後,武田信玄批評他是“佛法王法破滅,天魔旬之變化也”,直接導致了第三次信長包圍圈。

這個比叡山是何來歷,竟引起這樣激烈的反對?信長為何如此忌憚,必欲除之而後快?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火燒比叡山


其二、地位超然的比叡山已成為信長統一天下的絆腳石

1、大唐高僧建立比叡山

最澄,近江國人,後漢獻帝苗裔,唐德宗時得道高僧,比叡山創始人。自平安朝以後,比叡山與高野山並列日本佛教的兩大中心。

2、有天皇撐腰,俾睨眾生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比叡山


2006年,比叡山延歷寺為山口組歷屆老大舉辦了一個追悼會,全國黑幫頭目齊聚寺院。警方請求寺廟拒絕該組織成員入寺祭拜,延歷寺同意了。

敢對山口說不,這在日本是極少的。但延歷寺不一樣,在這裡,不要說黑社會,戰國的大名,幕府的將軍都無可奈何。

延歷寺是日本天皇下旨建設的,賜有“鎮護國家”四字,比叡山也因此被視為守護京師的聖山。

比叡山是佛教聖地,信徒眾多,上至天皇,下至百姓,無所不含。除此之外,還有上萬名僧兵。曾經與新興的法華宗殊死搏鬥,將法華宗本院燒燬。與幕府將軍足利義教血腥對抗,最後以足利義教被刺死結束。可見,比叡山已經實現了神道合一,憑藉僧兵的武力實際掌控了朝廷。

我們再看看比叡山的地理位置。

3、比叡山是京都的門戶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比叡山


桓武天皇遷都至長岡京時,為了保護長岡京,在比叡山上建了延歷寺,並命寺內僧侶守衛。京都東北方向狹長的“逢坂嶺

”,是由日本東部進入長岡京的咽喉要道。 而比叡山,則承擔著守衛逢坂嶺的重任。要自由進出京都的門戶逢坂嶺,必須拔掉比叡山上的延歷寺。

剷除了延歷寺的僧侶勢力,也就剷除了天皇的親衛隊,得到了自由出入京都的通道。自此,信長才算徹底掌控了京都。

這也是信長要除掉比叡山的理由之一。

那麼,信長就是佛教的反對者嗎?我們先來看看戰國時期佛教派系的情況。

4、在日本宗派武鬥中所向披靡的比叡山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日本僧人


當時,近江地區有三大宗派:

受到天皇朝廷、室町幕府支持,傳統上近江地區的宗教老大——比叡山(天台宗)

在近江工商業者中享有崇高威望、廣受町眾支持的宗教勢力——日蓮宗(法華宗)

在越前被驅逐、跑到近江發展的新勢力——本願寺(一向宗、淨土真宗之一)

先是日蓮宗在越前燒了山科本願寺,後面又與朝廷幕府支持的比叡山頻繁衝突。而比叡山則聯合朝廷、幕府、近江大名對日蓮宗進行圍剿,本願寺的近江殘餘勢力也參與了對日蓮宗的圍堵。結果,山科本願寺被滅,另創石山本願寺,近江地區的日蓮宗一度被比叡山放逐,勢力大減,比叡山獲全勝。

那麼,信長對這些宗派的態度如何呢?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日蓮宗


三、信長對佛教的態度

大家知道,信長是新勢力的代表,重視通商,和南蠻傳教士交往,支持基層的工商業者。信長有妙法蓮華經的軍旗,頗受近江的町眾擁戴,在一起的時候也是談笑風聲,歡樂無窮。信長曾在安土城佛教論戰中袒護日蓮法華宗,也經常下榻法華宗最重要的廟宇——本能寺。這些都是信長支持日蓮法華宗的證據。我們可以猜測,面對比叡山、本願寺利用朝廷和大名勢力打壓日蓮宗,早就有近江工商業者或教眾找到信長,請求支持。這次一把火燒掉比叡山,不僅掃除進京的阻礙,打壓自己的對手,還收穫了近江工商業者的全力支持。

至於信長回武田信玄的那封信,自稱第六天魔王,更是對武田一群衛道士的嘲弄。先前宗派互鬥,比叡山不是法華宗對手。後來便利用朝廷和大名的勢力進行打壓,這本就有失公允。現在信長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卻被武田罵作佛敵。這不就是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所以信長才以魔王回敬他,表示對他的輕蔑。

信長自身是法華宗弟子,也支持基督教在其領地中傳播,死後又埋骨同為佛教聖地的高野山。可見織田信長對宗教持有的是一種寬容的態度。但是信長對以宗教為名傷害織田家的行為非常反感,基本零容忍,一向宗,比叡山都是如此,這也是信長罵名的由來。但信長作為一個一生致力於結束亂世、重塑新秩序的人,面對龐大的保守勢力,不得不採取一些雷霆手段。正如信長在下達進攻比叡山作戰命令所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火燒比叡山,從織田信長對佛教的態度,看日本人的實用主義信仰

劇照

四、日本人的實用主義宗教觀念

信長信仰法華宗,信仰基督教,還信仰日本自身的神教。這都跟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特點有關。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一言概之,就是“有用則信,無用不信”的“實用主義”的宗教觀念。賴肖爾對此曾說:“絕大部分日本人——大約70—80%——即使登記自己是一個或幾個宗教團體的成員,也不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宗教的信徒。”與印度佛教徒或基督教士不同,日本人不是因為對如來佛或耶穌崇拜而信仰宗教,而是因現實的需要而尋求宗教的幫助。李炯才也說過:“日本人是懷著一切功利目的來接近佛教的”。他在其所著《日本:神話與現實》一書中說:“日本人出生時在神社舉行儀式,結婚卻在教堂,而下葬則又採用佛教儀式。”

真正的信仰者日本也有,但“實用主義”的宗教信仰才是多數人的信仰選擇,也是織田信長、武田信玄等大名的信仰選擇,還是比叡山喝酒吃肉、拿刀動槍的武僧們的選擇,仍然是近江工商業者們的信仰選擇。

結語:

從信長對佛教的態度,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實用主義的精神內核。從織田信長,到羽柴秀吉,到德川幕府,繼而後面的明智維新。日本一直秉持的是實用主義精神。當年我大唐傲立於世界之巔時,日本通過遣唐使、留學生和學問僧等多種形式,孜孜不倦的吸取著大唐先進的一切,最終產生了優美、典雅的日本文化。日本的佛教聖地比叡山延歷寺,就是那時仿照大唐寺廟修建的。到了19世紀,清朝的腐敗,封建制度的沒落,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日本人果斷的拋棄衰敗的封建主義,積極投身於西方資本主義懷抱,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改革,300年,實現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繁榮,50年,完成了歐洲列強200多年走過的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成為東方唯一擺脫了捱打命運的國家。日本人的實用主義,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有借鑑意義。


《日本佛教史綱》

《睿山大師傳》

《信長公記》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