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歷史之上,吳三桂是一個相當有爭議的人物,他引清兵入關,鎮壓農民起義,又圍剿南明永曆政權,

他一生反覆無常,前有明末與李自成、多爾袞來回曖昧,後有清初在雲南權勢滔天,為權起兵,傷及民生,一直以來被大多數人所否定,而其中他和愛妾陳圓圓的故事更是被藝術修飾後廣為傳播。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在投靠滿清,受封平西王,鎮守雲貴之時,其在雲貴地區施行的改土歸流政策卻在當時產生了重要作用,對雲貴地區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如若沒有後面的故事,或許這項措施將被人們作為吳三桂的功績而廣為傳頌。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吳三桂劇照

雲貴兩隱患

01:土司獨權

如今,我們若是前往貴州省旅遊,有一類人文風光是大家都會有所注意,甚至是必去不可的景點——土司城。而其中最為輝煌著名的更是在201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

西南地區,自秦建立大一統國家以後,關於這個區域的治理措施一直是歷朝歷代的難點,在元朝時期的治理方針便是土司制度。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恩施土司城

土司制度是通過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職務,佩戴相應的印信號紙。各土司土官除了維持原有的特權外,還擁有國家賦予的特權對當地民族進行治理。同時朝廷又從大一統的戰略高度,把各土司置於國家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之下,由中央對其進行任免,進一步實現了中央對西南地區的管理。

理想是很美好的,但現實卻往往並不如意。在明代,由於中央忙於應付北方蒙古族的南下,即使在立國之初征服了雲貴地區,但也沒有精力深入開發。土司制度也在此期間逐漸變了味道……

一方面,隨著部分受朝廷“熱捧”的土司實力增長,其權欲也隨之膨脹,各土司間開始不斷製造爭鬥以擴大土地和人口,在國家無力治理之時這種現象更是尤為嚴重,其服從意識的程度便是取決於國家實力的消長了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恩施土司城

另一方面,土司由於受到中央王朝的冊封,有朝廷的印信號紙,加之朝廷為了進一步拉攏他們,令其起到互相鉗制和抵禦邊疆的目的,往往會給予他們在地方極大的權力,長久之後,個別土司首領便會擁有忠於對其冊封的朝廷等特點,對新的中央王朝會牴觸較大,甚至起兵為亂。在明朝初期傅友德南征時,西南各土司在降附後不久便又隨即表示忠於元朝而反明,兩面派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

02:南明割據

除了當地土司外,還有另一個隱患正隱藏於雲貴之中。

自明朝滅亡,北京城被李自成軍攻破後,南方地區的明朝遺老遺少隨即在各地建立南明政權,先後出現了福王、桂王等勢力,他們在南方各地割據,試圖與清朝進一步鬥爭。明末起義軍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餘部更是因清軍的追擊而潰退到了雲貴。兩兩相遇,決定不計前嫌,共同抗清,大西軍餘部併入南明永曆,此後南明政權擁兵數十萬,打出了“扶明滅清”的口號。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南明政權後期

不過,滿清也沒有等待多久……

兵入雲南

順治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658年1月18日),清廷以: “逆賊煽亂 雲、貴,騷擾地方已久。今賊李定國與孫可望互相攻戰,可望來降,乘此賊黨內亂、 人心未定之際,特命王為平西大將軍,同固山額真侯墨根、侍衛李國翰統兵進討, 爾等統領所屬官兵及漢中、四川各官兵,由四川前往貴州,相機進取。”

以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開始了對雲南的征討。

順治十六年正月初三日(1659年1月25日),吳三桂軍進入昆明,南明永曆帝倉皇逃奔永昌(今雲南保山縣), 隨後流亡緬甸,尋求緬王收留,清軍迅速佔領雲南全省。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三藩的領地

順治十八年九月, 吳三桂與愛星阿兩路進兵, 直抵緬甸阿瓦城下, 緬人縛永曆帝獻清軍。

至此,對於滿清來說,大陸範圍內最後一支南明勢力被消滅,而南明就此滅亡。

此時,雲貴地區也終於收入了吳三桂的囊中,而其作為新王朝清朝派駐雲貴的平西王也在這時面臨著一個比行軍打仗可能更艱難的事情,如何處理雲貴地區的犬牙交錯的局面和發展經濟生產。

改土歸流

與前朝對待土司大多以冊封安撫不同,馬上民族出身的滿清採取了一個不一樣的措施——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土”就是土司,“流”就是流官,所謂的“改土歸流”就是用流官管理當地,徹底廢除土司制度。

在吳三桂主政雲貴的十餘年裡,他通過“改土歸流”政策,多次出兵討伐各地勢力較大的土司,其中包括該時期比較著名的大土司:水西土司、迤東土司等相繼被圍剿。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雲南風光

至此,經過吳三桂一系列的改流政策,除了保留一部分實力弱小且忠於清廷的小土司協助管理以外,西南土司再也無法成為清政府眼中的肘腋之患。不過雖然因為了吳三桂的鐵血政策和鎮壓管理,使得向來少受管理的西南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緊張高壓,但是這項政策在雲貴地區產生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

重塑後的管理,帶來了經濟發展

改土歸流,打壓土司,改變雲貴原有的管理等級,無疑於是對社會秩序和管理體系的重塑,先進的管理秩序和生產方式得以引進在雲貴地區實施。

在元江土司被平定後,吳三桂為了激發下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儘快恢復地區生產,暫免農民賦稅,而對土司、酋長下的農田、莊園則“應徵錢糧,編入元江府賦役全書”。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雲南

在平定水西土司後,吳三桂認為如若要“增如許軍糧,聊佐公家萬一之計”,那便需要“撫其民以供耕”,但是考慮到當時實際情況是水西之戰勞民傷財,當地百姓一時之間難以生產,於是馬上決定“發軍前銀三萬兩有奇,買牛種散給,併發軍前米一萬五千石,賑濟貧民,督令乘時耕種”,對耕種納糧一事暫緩執行。此外, 吳三桂還大力招撫流亡民眾, 墾荒屯田, 僅康熙三年雲南就成功開墾荒地2459頃。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貴州梯田

待農業恢復,社會生產力水平有所上升後,吳三桂又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將以前鮮少人瞭解的雲貴地區與其他的地區的貿易打通。

《平西王吳三桂傳》:“招徠商旅 ,資以藩本, 使廣通貿易, 殖貨財以給軍需。”

吳三桂通過這一系列發展生產的政策,使得雲貴地區在動亂後迅速平靜下來,大量流民迴歸,生產模式和生產技術提高,加強了雲貴與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得原有土司制度逐漸崩塌,西南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習俗產生了很大改變,推動了改流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苗寨

西南邊防,守衛門戶

雲南,在今日科技發達,軍事力量調動更為發達的現代,仍然是我國必須時刻留意的西南大門。在幾百年前的清朝更是如此,特別是在明末社會動亂,明王朝對周邊等國威懾力減弱之時,緬甸等國的趁機崛起,對雲南可謂是虎視眈眈。這些國家還利用那一期間加大對雲南地區土司們的溝通或打壓,形成了土司與別國相互勾結,造成地區社會動盪的局面。

“金銀之賄賂而又有普女以為之婚媾。”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吳三桂劇照

在吳三桂的改流中,不僅大力打壓地方土司實力,讓政府可以更直接管理百姓,還在安南長官司等地設立開化府,向周邊各國樹立滿清作為宗主國的威嚴,一定程度上壓制了緬甸等國的狼子野心和滲透範圍,加大了邊境地區與中央王朝的聯繫,強化了國家版圖意識,增強了民眾對國家政府的凝聚力。雲南地區改土歸流政策的順利實施給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對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政策實施很大啟示。

劉鳳雲《清代三藩研究》:“有清一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曾在西南地區實行了改土歸流,它完成於雍正年間,其肇端當在吳三桂總管滇黔之際。”

雲貴,走進內地,入滇驛道的打通

雲貴多山川、高原,歷史上一直以來都遠離國家政治中心,軍隊、馬車等進入也多為不便,歷代中央王朝對此地的政治重視程度也極為不足。即使是元代時期開通入滇道路後也鮮少使用,導致滇蜀、滇粵等道路猶如荒廢。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雲貴山路——遇水搭橋

明末清初,由於南明政權桂王一系盤踞雲南一帶,清朝若要實現統一,則必須出兵入滇,入滇驛路重新引起了清朝的注意。作為平西大將軍的吳三桂自然深知入滇道路之重要,早在征討南明之時,面對軍隊入滇艱難、飽受土司佔據要道襲擾清軍和糧餉轉運困難的問題,他便提出了“水西、馬乃為用兵要路,未可容其窺伺梗阻”,認為對入滇道路有可能產生阻礙作用的土司應該進行改流,讓驛道的控制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雲貴高原美麗風光

在吳三桂坐鎮雲南後,他又在驛站的基礎上設置塘、鋪(清朝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

《六部成語·兵部·塘兵》:“比汛狹小曰塘,比塘狹小曰鋪。”

並且按原有朝廷規定每站站夫約100人的基礎上,以雲貴多山路,驛站伕役差務繁重為由多設100人。

通過這些措施,極大保證了雲貴驛路的流暢運行,加大了雲貴地區與內地的交流。

寫在最後

縱觀其任平西王初期,平定土司各部,推動雲貴地區社會進步,本該也算是一件讓人口口相傳的好功績,但隨後卻稱霸雲南之心愈勝,反而利用此前的“改土歸流”,掃清當地影響他專政的敵人,總攬大權。

吳三桂:也曾改土歸流,被廣為稱頌,促進雲南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清滅三藩

在削藩之時起兵反清,更是把雲南群眾拖入了另一個戰爭泥潭,最終反而喪盡民心,只得在歷史中黯然退場,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衡州(今衡陽)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