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視角,告訴你該怎樣做到“客觀”

之前我們對比剖析了古學中“心”、“性”、“意”等關於思想意識方面的概念。( )

瞭解了“心”是一切本能、意識、思維的載體,“性”是我們感知外界事物的本能,而“意”則是“性”在長期感知發用中積累而形成的自我獨有的意識形態。

三者是層級關係,相互關聯。

而根據這個邏輯來分析,儒家“誠意”這個重要概念的內明外用之理也就可以深入理解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所謂“誠意”,尋常書本往往註解為“心智真誠”。

這完全是根據字面意思強行翻譯而來,雖很好理解,但太過於淺薄,實乃是將縝密的古代哲學邏輯解析成了雞湯,萬不可如此理解。

全新視角,告訴你該怎樣做到“客觀”

《大學》雲:“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什麼是誠意?

就是不要自己騙自己。

古代有一位文人總結,說人這一生往往只做三件事情,自欺、欺人、被人欺,除此之外別無他事。

想來確實是有道理,人世間的種種,又何嘗不是一個“欺”字呢?

我們人打兒時開始就已經開始自欺,之後漸漸長大,讀書、做事、結婚、生子直到老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曾離開自欺。

兒時我們認為聽父母老師的話認真讀書就是好孩子,於是告訴自己要表現的聽話一些;上大學之後,我們告訴自己要多考一些證書,這樣以後會比較好找工作;工作之後又有種種我想要、我認為。

這種“告訴自己”、“我認為”就是自欺。

因為這些,都不過是你自己本性長期積累而產生的“意”,這是一種獨屬於你自己的自我意境。

而當你處在自己的自我意境中的時候,便會產生滿足感、成就感,這種成就和滿足就會讓你認為你的自我意境就是“真理”。

於是你就會把這種觀念灌輸給別人,進而也就有了“欺人”。

這一點在對子女的教育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高學歷的父母特別看重孩子的學習;機關單位的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進體制,就是這個道理。

而我們在面對別人的“欺人”的時候,也就很自然的選擇了“被人欺”,因為他們是長輩、老師、領導以及最親密的朋友。

這些觀念都是對的嗎?顯然不是,但也並不能將其全歸納為錯。

所以古人也很聰明,用了“欺”這個詞。

“欺”這個詞用傳統道德觀來看待並不是什麼好詞,但現實中如果沒有了“欺”,那人生卻也是誠然沒有了什麼味道。

“欺”這個詞模稜兩可,似是而非。

全新視角,告訴你該怎樣做到“客觀”

就如同做飯的調料,人生中加入一些“欺”的成分味道會好很多,但如果把這種味道當做了本味,那怕是要誤會了自己,誤會了人生。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就明白了人之所以在觀念上會產生分別,其根源就在這個“意”上。

人各有“意”,而所謂“誠意”,也就是“毋自欺也”,從這人生“三欺”中的第一環開始,來個前端把控,加以杜絕。

簡言之看跳出那個自我認定的自我意境,看透意識的把戲。

明白你認為的是你認為的,且僅僅是你認為的。

“意”就好比是滯留我們“心”中的影像,如果不將這些影像閃過去,那麼我們的“心”便是“意”的樣子,“心”自然不正。

這也就說明了“誠意”的下一步“正心”,也並不是尋常解析的那樣,讓心思歸向於正。

因為當我們想讓心思歸向於正的時候,這心中的“想讓”和“正”的觀念,便又是“意”了。

如此說來依舊不過在“意”的圈子內打轉,如何能夠求得功夫精進呢?

之後曾子又說:“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這又迴歸到“內明”學養的問題上來了。

雖然我們知道了“誠意”和“正心”的道理,但如何做到呢?

“意”就是我們思維觀念的亂流,尋常人都沒有發現到這個亂流的存在,更沒有去把它停下來的概念,又如何才能做到“誠意”進而“正心”呢?

所以曾子告訴我們要去本能中體悟,那種感覺就像聞到臭味自然厭惡,看見美麗的東西自然喜歡是一樣的,沒有任何自我意識的強加。

這種在心中擺脫掉意識和觀念,讓心返還澄明、安定的境界,曾子借來《周易》的概念,稱之為自謙。

為什麼要稱這種狀態為謙?

謙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謙卦上卦為坤卦為地,下卦為艮卦為山,且坤為順,艮為止。

所以地山謙的含義就是“因止而順”,放在這裡也就是“止意而順”了。

全新視角,告訴你該怎樣做到“客觀”

謙卦

人的“意”在腦海中變化的非常快,就如同艮卦一樣群山峻嶺綿延不斷。

如果把“意”止住,就好比上坤下艮的卦象一樣,把山沉入到地下,那麼一馬平川,自然也就平平安安、順順當當了。

這就是謙的道理,也就是我們追求“誠意”的意義。

而之後的慎獨,則是做到自謙、止意的方法,也就是要求我們心中常懷一顆去跟“意”對抗的心。

哪怕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去監管它,不讓它有一絲散漫發散的機會。

功夫久了自然純熟,“意”也就能夠控制住了,這也就是之前說過“知止而後能定”的道理。

至此,“誠意”的道理也就明瞭了。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我們古代儒家的這套大學之道,其實是一種通過對自我本心向內下功夫以求達到“內明”的狀態去“外用”的學養方法。

用現代人的說法叫做“客觀”。

全新視角,告訴你該怎樣做到“客觀”

這種力圖規避人的主觀性錯誤的出發點,其實與近代唯物辯證法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其途徑分了內外之別。

我們看潤之先生《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反對本本主義》等文章就可以看出其中異同。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做調查,而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絕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爭中,證明了是對的。”

諸如此類的觀點有很多,這些觀點是在強調客觀的重要性,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客觀。

因為人心中“意”這個因素,的確存在著狹隘性和片面性。

只不過馬克思主義是通過外部調查、實踐來規避“意”的影響,而儒家則是通過心法內求,以達到人之個體的內部靈明。

對於這種類比,可能很多人會將其對立起來,批判儒家心法而推崇馬克思主義。

但其實二者並不衝突,沒有了對自我心性的體察,恐怕學習馬克思主義,多半也是要掉回“意”的圈套中的,“本本主義”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所以前輩、先哲為我們留下的哲學經驗,是指引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

我輩當好好將這些文化、思想傳承下去,讓這些先人光輝的指引我們中華民族繼續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