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许多幼师要么离职,要么准备离职?

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已非新闻,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31.30%的教师有了离职的想法,或已经离职。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儿教师想要离开岗位?在他们的离职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工资低”和“工作压力大”

一、幼师要么离职要么准备离职

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儿教师想要离开岗位?在他们的离职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工资低”和“工作压力大”。

二、离职主因:工资低和没编制

目前,我国民办园占据半壁江山,大多聘用合同制教师;即使是公办园,也未必人人有编。对于“身边同事的离职原因”,83.97%的教师给出的答案中,都包括了“工资低”这一选项。以新聘教师为例,在编教师工资超过了4000元,而合同制教师,只能拿到2000多元。即使是非一线城市,2000元的工资也并不宽裕,由此造成了这部分教师流动率高。同工同酬的待遇体系亟待建立。

三、户口也是去留重要因素

此外,“户口”是很多幼师选择去留的重要因素。有些初入职场的新人,选择幼师并非源于热爱,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过渡期”。然而,一些真正热爱幼教的人,却不得不因户口这一现实问题离开岗位。中国教育报随机调查了北京10所幼儿园,在民办园中,许多教师都是工作二至四年后离开的,他们大多来自外地,无法拿到户口,到了一定年龄,只好回家结婚。

四、工作压力:想说热爱不容易

与上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教师有编制,有不错的薪水,却依然选择离职,问题出在哪里?大多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太大。”

幼儿教师频繁流动,并非简单的待遇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离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压力”也是来自多方面的。单就工作时间来说,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他们的工作时间在8—10小时,而有22.14%的教师表示,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工作时间过长的原因之一是师资缺乏。许多地区的师幼比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全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1:7至1:9的标准,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30。

另一个压力是没有成就感,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教师的压力不仅来自工作强度,园所管理不成熟,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由于许多幼儿园缺乏对教师的关注和培养,缺乏提升专业能力的通道和平台,他们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感到工作前景迷茫,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选择离开。

五、外部环境:纯粹做教育很难

“带孩子再累也不觉得累,应付乱七八糟的检查、考核和家长,才是最累的。”这道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中国教育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校长和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表明,教师的时间,很大一部分都花费在各种检查、评估、开会上了。幼儿园教师也未能幸免。幼儿园年底考核的内容包括:目标责任书、教育技术考核、师德师风、群众路线等十几项,每项都要有过程性资料……各种检查、考核太多,导致精力分散,真正踏实搞幼教的时间越来越少。

除考核外,幼儿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还来自家长和社会。在问卷“我感觉我的职业能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欣赏”一栏里,选择同意的教师,仅有29.01%。

“干了20多年了,越干越心寒。”不少幼师有这种感受。近年来,幼儿园事故等负面报道增多,加之部分家长不讲理,幼教工作难题重重,教师们的社会认同感逐渐下降。“以前,孩子尿湿裤子,教师帮忙更换,还能听到家长说声‘谢谢’,可现在,却嫌教师没有及时给孩子脱裤子。有些家长干脆把教师当保姆。”

校园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的另一块心病。由于担心家长责难,教师在带领孩子户外运动时,常采取保守做法,生怕孩子磕到、碰到。然而,这种做法下,最终“受伤”的只能是孩子。有教师呼吁,相关安全法规应早日建立,成为教师合法行为的坚强后盾,否则,教师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

面对重重社会压力,许多教师不禁感叹:“纯粹做教育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