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許多幼師要麼離職,要麼準備離職?

幼兒教師流動現象已非新聞,據中國教育報調查顯示:31.30%的教師有了離職的想法,或已經離職。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兒教師想要離開崗位?在他們的離職原因中,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工資低”和“工作壓力大”

一、幼師要麼離職要麼準備離職

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兒教師想要離開崗位?在他們的離職原因中,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工資低”和“工作壓力大”。

二、離職主因:工資低和沒編制

目前,我國民辦園佔據半壁江山,大多聘用合同制教師;即使是公辦園,也未必人人有編。對於“身邊同事的離職原因”,83.97%的教師給出的答案中,都包括了“工資低”這一選項。以新聘教師為例,在編教師工資超過了4000元,而合同制教師,只能拿到2000多元。即使是非一線城市,2000元的工資也並不寬裕,由此造成了這部分教師流動率高。同工同酬的待遇體系亟待建立。

三、戶口也是去留重要因素

此外,“戶口”是很多幼師選擇去留的重要因素。有些初入職場的新人,選擇幼師並非源於熱愛,只是將其作為一個“過渡期”。然而,一些真正熱愛幼教的人,卻不得不因戶口這一現實問題離開崗位。中國教育報隨機調查了北京10所幼兒園,在民辦園中,許多教師都是工作二至四年後離開的,他們大多來自外地,無法拿到戶口,到了一定年齡,只好回家結婚。

四、工作壓力:想說熱愛不容易

與上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教師有編制,有不錯的薪水,卻依然選擇離職,問題出在哪裡?大多教師表示:“工作壓力太大。”

幼兒教師頻繁流動,並非簡單的待遇問題,作為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離職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壓力”也是來自多方面的。單就工作時間來說,超過半數的教師表示,他們的工作時間在8—10小時,而有22.14%的教師表示,工作時間超過了10小時。

工作時間過長的原因之一是師資缺乏。許多地區的師幼比都遠低於國家規定的全日制幼兒園全園保教人員與幼兒比1:7至1:9的標準,在一些農村幼兒園,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1:30。

另一個壓力是沒有成就感,對職業前景感到迷茫。教師的壓力不僅來自工作強度,園所管理不成熟,也會給教師帶來心理壓力。由於許多幼兒園缺乏對教師的關注和培養,缺乏提升專業能力的通道和平臺,他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感到工作前景迷茫,並由此產生職業倦怠,選擇離開。

五、外部環境:純粹做教育很難

“帶孩子再累也不覺得累,應付亂七八糟的檢查、考核和家長,才是最累的。”這道出了很多教師的心聲。中國教育報發起的一項調查“校長和教師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表明,教師的時間,很大一部分都花費在各種檢查、評估、開會上了。幼兒園教師也未能倖免。幼兒園年底考核的內容包括:目標責任書、教育技術考核、師德師風、群眾路線等十幾項,每項都要有過程性資料……各種檢查、考核太多,導致精力分散,真正踏實搞幼教的時間越來越少。

除考核外,幼兒教師所面臨的壓力,還來自家長和社會。在問卷“我感覺我的職業能夠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欣賞”一欄裡,選擇同意的教師,僅有29.01%。

“幹了20多年了,越幹越心寒。”不少幼師有這種感受。近年來,幼兒園事故等負面報道增多,加之部分家長不講理,幼教工作難題重重,教師們的社會認同感逐漸下降。“以前,孩子尿溼褲子,教師幫忙更換,還能聽到家長說聲‘謝謝’,可現在,卻嫌教師沒有及時給孩子脫褲子。有些家長乾脆把教師當保姆。”

校園安全問題是幼兒教師的另一塊心病。由於擔心家長責難,教師在帶領孩子戶外運動時,常採取保守做法,生怕孩子磕到、碰到。然而,這種做法下,最終“受傷”的只能是孩子。有教師呼籲,相關安全法規應早日建立,成為教師合法行為的堅強後盾,否則,教師只能是“帶著鐐銬跳舞”。

面對重重社會壓力,許多教師不禁感嘆:“純粹做教育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