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姜山村的山路上)

——广信区茗洋学校徐水田同志防疫事迹

2020年春天,神州四处暗藏着一种叫新冠状病毒的猛兽,它们伺机而动,随时准备一跃而出,试图在大地上掀开腥风血雨。

广信区最偏远的山区茗洋,在1月的最后一天接到上级部门的防疫通知。当晚,姜山村全体干部连夜在村部召开会议,讨论次日开始立即设立广信区湖村乡姜山村疫情防控卡点的相关事宜,值守岗位由党员干部带头,村民自愿报名。茗洋学校副校长徐水田同志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在会议记录簿上第一个报了名。“我不止是党员干部,也是教师,关键时期更应表率。”徐水田这样说,他的家人一点也不奇怪。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防疫前期给各家各户送防疫宣传单)


l 抗疫宣传户户送

徐水田是土生土长的姜山人,师范毕业后一直就在家乡茗洋工作。

早在过年前,关心武汉疫情的徐水田就利用网媒学习各种防疫措施,常常劝说刚从外地打工回村的人不要围聚在狭小空间里。姜山这个偏僻小村,往常都是寂寥的,春节才会热热闹闹。打工回来的老少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互相串门吃饭、聊天打牌。

徐水田主动担任起抗疫宣传员,随时关注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除了及时网上传达给学校同事,也逮住时机就给姜山百姓讲点“新冠病毒”,每次都不忘叮嘱乡亲们“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尽量别聚会”。

打点小麻将,几乎是山里留守老人和妇女的唯一娱乐方式。为防止村民在这个特殊时期扎堆麻将,徐水田和村干部们一起,把村里的所有麻将机都贴上了封条。在所有人一起努力下,姜山村整个正月,各家各户都做到了“不吃拜年饭,不接上门客,不聚众麻将”,扎扎实实做到了把抗疫宣传落实到点。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卡点执勤)


l 不近人情尽责任

从茗洋关水库往茗洋深处,杨桥村和西龙岗村均有从武汉回来的村民,姜山村在往这两村去的左岔路半山腰上。往年平时,姜山村与外界的往来人迹并不多,可茗洋四周百姓多半沾亲带故,春节期间正是唯一的人情交往时。姜山村卡点设立后,徐水田随同其他执勤员一起轮流值勤,每天给本村进出人员量体温、登记,并劝阻外来人员及车辆,风雨无阻做好每一个细节。

有一次,徐水田打着伞正在给本村一辆出去采办的小四轮登记信息,身后一辆小车缓缓绕过泥地上的障碍就要往村里开。当时正下雨,徐水田几个疾步想追上,伞没拿稳飞出了胳膊,人差点滑倒在地,手上的登记本倒是紧护在怀。另一个在给小四轮司机量体温的卡点执勤员慌忙打伞跑过来,连声一起拦住小车。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姜山村卡点)


原来,是村里徐某外嫁的姑姑派丈夫从外村来给徐某的老父亲拜年。徐水田把信息登记好,一边让执勤员量体温,一边电话徐某:“你姑父给你老爹拜年来了,你知道的,村委统一过规定,外地车辆近期一律不许进村……”徐某开始求情:“水田啊,我姑父都到村外了,乡里乡亲,你就通融通融,让他进村吧——”徐水田依旧不肯放行。他深知这种不近人情有的乡亲很难理解,可这关键时期,防疫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最后,几番耐心劝说,终于是把徐某姑父给劝调回了头。

把徐某姑父的拜年货提送到徐某老爹手上时,徐水田笑着告诉徐某:“这也是我的责任啊。”徐某终于表示理解,也表示了感谢。等徐水田再回到自己家,一身透湿。老婆埋怨徐水田:“别人家封禁都躲家里陪家人,你除了睡觉时,根本见不着人影……”徐水田一解释,老婆又心疼:“那么冷天打了伞还给淋着。登记本掉就掉地下呗,又摔不疼。人没扭着哪里吧?”徐水田摸着脑壳乐呵:“当时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姜山村卡点与茗洋其它卡点一样,越来越清寥。可卡点上从没一天缺过执勤员,去暗察的湖村乡领导对姜山村卡点防疫工作大加赞赏。因为亲自在卡点值勤过,徐水田深知个中辛苦,轮到去学校值班那两天分不开身,徐水田又捐了几百块钱,拜托青云支书给村委添点简单防护用品。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不丢下一个学生)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l 踏遍姜山无觅处

2月10日,广信区全体学生利用直播平台开始线上学习。此前,各校需要统计线上学困情况。茗洋地处偏远,达不到线上学习条件的孩子比较多。作为茗洋学校副校长的徐水田,与同是姜山人的一个教务处同事,在获取茗洋学校线上学困生信息后,决定全面回访一下整个姜山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并对线上学困生进行辅导。

姜山百多户居民,这期间在家要进行线上学习的共42户56个孩子,其中小学生21个、初中生22个、高中生3个。徐水田他们两个,走访探询了每一个学生情况。这些孩子,平日大部分都属留守孩子,也大多本地就学,个别去了县城的六小、八小、龙翔、信芳、七中、二中、县中。线上学习报困生在村委帮助下都已能利用电视进行线上听课,可有的孩子却因家人没智能手机,根本无法接收任课老师通过网络布置的相关练习。

不管是不是茗洋学校学生,却都是姜山的孩子。徐水田想到一个好法子:高年级学生,一对一安排有智能手机的邻居每天借手机给学生自己从老师那接收作业。低年级学生,徐水田亲自上阵。四年级学生郑小霞父母的老来女,成了线上直播课后徐水田辅导的第一个线下弟子。郑小霞没念过书的妈妈,每天在徐水田给郑小霞批改作业讲解练习时,脸上的皱纹就成了一朵花。(文/徐珍)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线上学习回访)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防疫先锋:大爱于心亦于行

线下上门义务辅导

欢迎进入珍影像头条号2020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