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2012年莫言憑藉《蛙》獲得了諾貝爾獎,成了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消息一出,莫言的作品在各大書店網店被銷售一空,除了《蛙》之外,莫言的其他作品也迎來一股購買熱潮。

《蛙》主要講述了筆者的“姑姑”萬心作為農村婦產醫生的一生,從衛校畢業後憑藉新法接生的姑姑,與舊社會“老孃婆”的對抗中贏得了勝利,從而獲得了村民的愛戴。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姑姑又從“送子娘娘”變成了人人口中的“惡魔”,在這一系列的過程背後,姑姑與形形色色的村民展開了各種爭鬥。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姑姑開展計劃的同時,被實施者也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協助或者阻撓她的實施,在這些過程中,女性作為母親的光輝形象就凸顯了出來,誕生了王膽、王仁美等眾多女性色彩豐滿的角色。與此同時,在女性角色佔據主導的《蛙》中,也體現了眾多男性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一、以“我”為代表、工作仕途高於一切的知識分子

“娘啊,我說部隊有紀律,要是生了二胎,我就會被開除,撤銷職務回家種地,我奮鬥了這麼多年才離開莊戶地,為了多生一個孩子,把一切都拋棄值得嗎?”

小說中的我是萬足,是農村中知識分子的代表,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到了部隊當上了幹部、吃上了國家糧,因此我很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當妻子懷了二胎想生下來的時候,我幫著姑姑勸她做掉孩子遵守紀律,在我的工作和前途面前,不允許有任何意外發生而影響我的仕途。但是在家庭面前,我也很愛我的家人和女兒,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我陷入了兩難中。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我的妻子王仁美是小學體育老師,性格爽快為人豪爽,有著仙鶴一樣的大長腿,似乎跟我的小名萬小跑有緣分,因此我們倆結了婚,婚後的王仁美很快幫我生了一個女兒。直到有一天部領導給了我一份加急電報,我才知道王仁美偷偷懷了二胎,回到家的我勸說她去做掉,她卻堅決不同意,她想生她要生,她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孩子生下來。

無可奈何的我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兩難,此時的姑姑在各種高壓措施下,逼著王仁美從孃家露了面,答應跟我們一起去衛生院。雙方達成和解之後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領導的表揚,王仁美也希望著手術之後可以跟我一起去大城市,可是手術卻產生了意外,王仁美和肚子裡的孩子都無法挽回,我頓時感念我失去了一切。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後來的我跟著女兒和父親一起生活,又娶了姑姑的助手小獅子為妻子。年過五旬的我有了女兒已經知足,可是小獅子卻一直想為我生個兒子,不惜想出借腹生子的辦法為我添了個兒子。老年得子的我彷彿重獲了新生,頓時有了生命的活力,雖然我的內心也希望有個兒子,但是我都是順其自然。面對兒子的出生,我的內心也覺得虧欠了自己的女兒,那個間接害了她失去母親的我虧欠她太多。

在《蛙》中,我的存在雖然有軟弱的一面,但是對於家庭對於親人我依然熱烈的愛著,因為他們和我血濃於水。

二、以“傳宗接代生兒子”為目標的陳鼻和張拳

“陳鼻頹然垂首,彷彿洩了氣的輪胎,他痛苦萬分地說:天絕我也!天絕我也!老陳家五世單傳,沒想到絕在我手裡……”

陳鼻和王膽的結合,讓很多人跌了眼鏡,陳鼻的鼻子英俊挺拔,有著混血兒的特色,王膽先天殘疾,身高只有孩童高度,當聽到他倆在一起的消息後,村裡的人都驚呆了。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身材侏儒的王膽不宜懷孕,生了一胎女兒後,卻為了生兒子又偷偷懷了孕。作為超生的一戶,矮小的王膽東躲西藏,在利用竹筏逃生的過程中被迫早產,生了一個女兒後便撒手人寰。此時的陳鼻卻沉浸在絕後的痛苦中無法自拔,為了傳宗接代不惜讓王膽鋌而走險懷孕,最終失去了妻子。

“張拳蹲在地上,雙手抱著頭嗚嗚地哭了起來,我張拳三代單傳,到了我這一代,難道非絕了不可?老天爺你睜睜眼吧!”

張拳所在的是有名的土匪村,本人也異常兇狠,在其他村民遵守計劃生育的同時,張拳家卻生了三個女兒還懷了孕,因此成了姑姑的重點對象。在姑姑的高壓措施下,張拳老婆只能跟著姑姑去衛生院,但在船上卻一躍跳下水,想利用游泳躲過一劫。但不幸的是出了意外,孕婦感染致死連孩子都失去了,張拳傳宗接代的心也徹底涼了,三個女兒從此也沒了母親。

在陳鼻與張拳的心中,生育的目的是為了傳宗接代,生個兒子是他們心中最大的期望,於是他們可以忽略姑姑的圍追堵截、以及各種艱難險阻。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三、不同的生育觀背後都體現了親情與生命的繁衍

在莫言的《蛙》中,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生育觀,無一不是體現了人類的親情和對生命繁衍的敬意。

文中的我在女兒失去母親之後,與父親一起撫養女兒長大,我努力工作為了給她更好的生存環境。從最後女兒定居西班牙可以看出,在那個年代女兒跟著我去了北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思想,最終也出國留洋深造。而我與姑姑聯手毀掉的那個孩子,在小獅子“懷孕”後似乎重新回到了我的身邊,我對他的愛只增不減。

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蛙》中,解讀男性角色眼中不同的生育觀

陳鼻在王膽走後一蹶不振,甚至連剛生下的女兒都不理睬,最終悔悟後將兩個女兒撫養成人。而長大後的陳眉也回報了父親的養育之恩,為神經失常雙腿殘疾的父親負擔醫療費用,都體現了親情的所在。

四、結語

小說中大放異彩的是女性的母愛,有不顧自己身體堅持懷孕的王膽,有為了丈夫事業犧牲自己的王仁美,更有為了腹中孩子鋌而走險的耿秀蓮。

除了各種光輝的母愛形象,也體現了小說中男性的生育觀,在不同的生育觀背後,莫言也詮釋了親情的力量、以及對生命的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