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最近感觉工作很不顺心,不想干了。”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看朋友们都在做微商,我要不要试一试呢?”

“我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我喜欢的工作又没人录用我”

“每天加班,婆婆给我脸色看,我真想回家亲自带孩子,不想上班了。”

这些话听起来很耳熟,我们能够感受到说话者的无助和迷茫。其实我们身边经常有人为工作上的事情烦恼,或许是职业方向问题,或许是职业发展问题,也许是工作与家庭不能平衡。而这些问题,没有人能直接提供标准答案,包括职业规划师也不会那样做,所以这很让人沮丧。


我们当中有的人会思考,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工作?出路到底在何方?有的时候,实在没有头绪了,就找身边的人问问,或者找职业规划师咨询。咨询师们会给你做几个测评,帮助你了解自己,结果因为各种担忧,你还是没有迈出第一步,一直在等合适的机会出现。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外面有很多转行成功的例子,比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李宁,体操王子转行商界;马艳丽从运动员到知名模特等等。这些名人的转行,让人惊讶,但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转行的起点和终点,却没人告诉我们转行过程中的真相和细节。


艾米妮亚·伊瓦拉博士在《转行》一书中引用39位职场人士转行的例子,向人们揭示了转行中的细节,颠覆了传统观点,道出了转行的真相,让我们了解转行是有迹可循的。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一、你以为的努力其实是徒劳的——为什么大部分转行会失败?

转变职业生涯就像是一场冒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有时很笃定的选择,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要被当事人重新审视。这些人往往在转行之后追悔莫及。那么转行失败的人,到底在哪些关键点上做错了呢?

错误关键点之一:以为了解自己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被HR问到,你学的什么,会些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当我们把这些一一回答一遍之后,我们就以为很了解自己了。有的人答不上来,事后也会找一堆测试题来了解自己。


然而,通过测评的方式,人们挖掘出来的却是一个过往的自己,专业术语叫“真实的自我”。这些性格、喜好、能力、愿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状态,你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全部。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提出新概念:“可能的自我”。就是自己希望的样子、预期的样子、恐惧的样子的总和。既然转行是在探索未来的职业,那我们就不能用过往的“真我”来评估新的职业身份,而要用“可能的自我”立足未来。


错误关键点之二:想借他人的经验指导自己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想转行,周边的人一般分两类:支持者和阻碍者。获得支持当然是好事,但是人家的经验和眼界未必适合你,用身边人的经验来丈量你,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碰到阻碍者,那就更糟糕了,转行变成了地下工作了,更加让当事人有挫败感。


错误关键点之三:追求一劳永逸

人们转行的时候,往往会乐观地认为,这一次一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事实上,无论你多么地认真对待转行,都不可能通过一次的行动,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就像《转行》的作者艾米妮亚·伊瓦拉所言:转行的轨迹是非线性的,我们走两步退一步,最终的驻足地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二、转行意味着自我重塑——如何才是正确的转行姿势?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我国目前有8000万斜杠职场人,他们将主业和副业搭配起来,为自己提供心仪的工作模式。但是相比之下,有更巨大的群体,有了转行目标却迟迟不肯行动。为什么?可能害怕失败,可能没有精力,可能没有方向,可能动机不足,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转行无法进行。那么,正确的转行方法是什么呢?艾米妮亚·伊瓦拉教授提出三个转行策略:


【实验性尝试】

我们可以在小范围内,尝试一些新的职业或项目,看看是否适合自己。比如:你喜欢小动物,想开个宠物店,就可以先去宠物店转转,了解开店的需求,以及宠物店的日常工作,这样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个评估。


切记不要盲目地凭着一腔热血就扎到新的职业当中,这样是很危险的,我们的资源经不起这样地折腾。


尝试的本质就是行动。行动过后会产生结果,要么是意料中的结果,要门是意外的结果。那么根据意外的结果,我们又可以探索出什么道路?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职业道路会越来越明确,相比在家空想的方案,前者会准确得多。


但是尝试得有个度,把握结果是否是最佳选项的指标,就是看你是否愿意,并且有能力对最珍视的机会付诸行动。如果一味尝试,或者浅尝辄止,都不会达到探索的目的。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建立新的人脉】

正如前面错误的行为所示,我们向身边的人寻求转行的建议,多半没有好的效果。转行表示我们未来的人际圈子也会改变,何不从转行之前就开始搭建新的人脉圈呢?而且这些新的人脉,对你的转行会起到不可预估的积极作用。


我们得在转型的过渡阶段,找到能够让我们钦佩的人,我们要效仿的人,能引导我们融入新行业的关键人。所有的转行,都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


哈佛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发表研究结论:“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工作。”而这些人脉关系,恰恰不是身边的熟人。


新的人脉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想法和新的可能性,由于他们对我们的认知比较浅,没有固定的偏见,往往可以帮我们梳理更加理性、更加有效的转行思路。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厘清转行的意义】

有时我们的转行动机是一念之间,有时的动机复杂丛丛,混乱不清。我们需要对一些具体的关键事件,赋予特殊的意义,将这些事件串起来,在这一连串的故事中,我们就能找到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突然发生的事件,往往能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职业转换过渡期,用这样特殊的事件将旧、新的自我职业身份联系在一起,同时自己又知道它是分水岭。而且将这些特殊事件公布于众,就能获得他人更好地帮助。


转行锦囊:

  • 先行动,再回顾
  • 别拿自己太当真
  • 和矛盾共处
  • 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
  • 实验新角色
  • 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 不要坐等灾难来临
  • 退一步,但别太久
  • 抓住机会
《转行》:告诉你走出职业困境的细节,别再说“换工作,太难了”




一个打算转行的人,不要害怕迈出第一步,请记得所有的探索都会有结果。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如这本书的标题一样——《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一切美好,都在拐角处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