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断亲”现象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去。是什么原因?

以前逢年过节,亲戚之间来回走动走动,大家坐在火堆旁拉拉家常,说着各自身上的经历,会感觉格外的温馨,即使外面冰天雪地,大雪纷飞,大家的心里还是温暖的。

农村“断亲”现象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去。是什么原因?

岁月流逝,如今亲戚还是那么一群人,亲情却比那时淡了许多,你不来,我不往,各过各的,临近年关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所谓的“断亲”现象。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亲情真的到了这步田地了吗?思前想后,笔者认为可能有这几个原因吧。

第一,在一些人的心中,有一定的攀比心理。从过去这些年的情况看,也并不是一些亲戚之间突然之间就不走动了,而是逐渐地走动的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不来往。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以前的这些来往当中,到一起讲的很少有对以前的回忆,说的最多的是你家买的什么车,我家儿子在哪个大城市,一年赚多少万,或者我家在城里的楼户是多大多大。虽然说者并无他意,但是条件差的一方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久而久之,不见也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几家亲戚聚到一起,酒桌上条件好的会聊得很开心,条件不好的则会默默地吃一点饭,赶紧下桌,因为在桌上插不上话显得很尴尬,有些人从此可能不会再这样走亲戚了。


农村“断亲”现象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去。是什么原因?

第二,贫富差异拉大,大家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现在是市场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很多农村人走出乡村,有的成了老板,有的事业有成,而还有一些仍然在农村种地,可以说地位拉开了,经济实力不同了,各自接触的人和事也大不一样了,再不是以前那种,大家都是在生产队挣工分那个年代,现在即使再烫上一壶老酒,也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大家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农村“断亲”现象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去。是什么原因?


第三,现代信息沟通比较便捷,降低了大家相见的愿意。当然除了上面两点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现在的微信、QQ等聊天工具多了,很多家族中都有自己的“家族群”,这样在一起经常沟通,有很多情况都了解了,彼此想见面的想法变得不再强烈,所以线下实际走动的可能就会更少一些。


农村“断亲”现象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去。是什么原因?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网友说了这样一段话:五十年代,一家有难,八方援;六十年代,老少爷们是亲人;七十年代,亲帮亲,邻帮邻;八十年代,各自顾个家里人;九十年代各顾个的,亲戚不走,亲情离;零零后,为自己,自已挣钱自己存,打着自已小算盘,亲爹亲娘也不问,哪有闲心走亲戚。一代一代人情淡,只认金钱不认人。

话糙理不糙,当前农村中这种“断亲”的现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很难说清楚的,最佳的解释莫过于网友说的那段话了。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断亲”现象发生,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