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提到孔夫子,大多數人心裡蹦出來的一定是“聖人”、“至聖先師”這類詞,然後自動腦補出一位斯文儒雅,和藹可親的老者形象。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孔子的偉大自然深入人心,不過,在那耀眼的聖人光環的背後,其實是一個你並不太瞭解的孔夫子。

孔子名丘,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祖上是商王室後裔,封在宋國,可謂貴族階層。不過,這一身份在孔子六世祖的時候就中落了。

孔子六世祖名叫孔父嘉,官至宋國大司馬(很大的官),還娶了個“美而豔”的老婆(魏氏),可謂人生贏家。

後來這個“美而豔”的魏氏被孔父嘉的政敵華父督看上,為了奪人所愛,華父督藉口安定人心(孔父嘉剛剛打了敗仗,國人頗有怨言,但罪不至死),殺了孔父嘉。

華父督的目的也沒達到,因為魏氏選擇了自縊。

孔父嘉的後人擔心被斬草除根,只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前往隔壁的魯國。過了六代,孔子出生。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孔子的父親名叫叔梁紇,是魯國有名的勇士。孔子繼承了他的英勇,生的人高馬大,身高九尺三寸(一米九),臂力過人,遠非文弱書生的模樣。

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艱苦,但也培養了他能吃苦的性格(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幼年的孔子沒什麼別的愛好,就喜歡擺弄些瓶瓶罐罐,祭祀禮器,然後學著大人模樣,煞有介事的練習祭祀儀式。

長大後,孔子努力學習周禮裡的典章,制度,終於深得禮儀、制度方面的精髓,順利進入魯國政府當了官。

由於孔子執政雷厲風行,過於激進,得罪了不少勢力,魯國待不下去了,只好另謀高就,開始跳槽。

這就是著名的周遊列國。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遊了十四年,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非但沒有什麼成績,還碰了一鼻子灰,好幾次遇險、斷糧,差點一命嗚呼。

十四年後,年近七十的孔子回到魯國,但依舊得不到魯國政府的啟用,於是孔子索性不再插手政治,專心於教育和整理古籍,行事作風也慢慢變成了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斯文儒雅,和藹可親的形象,再後來,就變成了我們眼中的孔聖人。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孔子的生平大概如此。

那麼,為什麼說他不是個省油的燈呢?因為,他做了挺多完全不符合他“人設”的事:

一、魯國為官期間,有一次,魯國國君和齊國國君宴會,席間,齊國國君派出歌舞隊表演了一段舞蹈。孔子看不下去了,說:“國宴這種大事,怎麼能有聲色表演!”然後話風一轉:“這些跳舞的,砍斷手腳!”

孫臏被誣陷叛國(私通齊國),如此重罪只不過是挖了膝蓋,人家舞者奉自己國君的命令跳舞助興,怎麼就砍手腳了!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二、孔子強烈反對奴隸起義,死心塌地的為復興奴隸制度而賣命(當時處於奴隸制崩潰,封建制興起的社會變革時代),聽說鄭國血腥鎮壓了起義(萑符澤奴隸起義)後拍手稱快。

三、孔子的學生宰我曾與孔子討論三年服喪期的事情,宰我認為,服喪三年太久,很容易荒廢事業,一年就足夠了。被孔子批評不仁。

後來孔子聽說魯國季孫氏舉辦家宴,為了結交這個有權勢的大咖,母親剛剛去世的孔夫子顧不上披麻戴孝,忙不迭的趕去參加,結果剛到門口就被轟了出來。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四、少正卯(名卯,少正是官名)是魯國文化名人,同孔子一樣,也開班收徒。

孔子主張復古,竭力恢復奴隸制,而少正卯的思想與孔子正好相反,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因此深得學生歡迎,連孔子的學生都被吸引過去了。

少正卯還公開宣稱:“有人死死抱住西周奴隸制不放,想復古開倒車,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一是思想相悖,二是飯碗被搶,孔子對少正卯恨之入骨,卻無力報復。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後來孔子當上了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七天就把少正卯殺了,暴屍三日。

這事連孔子自己的學生都看不下去了,詢問孔子為什麼懲罰這麼嚴重。

孔子給少正卯定的罪名是:

1.心達而險(知識淵博卻心懷險惡);

2.行闢而堅(行為不符合禮儀,不知悔改);

3.言偽善變(言語不合正道,善於狡辯);

4.記醜而博(喜歡宣揚社會陰暗面);.

5.順非而澤(說錯話辦錯事不知悔改,還用文字掩蓋、美化自己)。

這叫犯罪?死罪?

這孔夫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當然,這樣的故事再多,也掩蓋不了他的偉大。歷史選擇他成為聖人,享受後人對他的無限憧憬和敬仰,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