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影师不愿使用闪光灯补光,你呢?说说不使用的原因?

摄影微谈


我一般拍风光多一点,有时也会用到。如果拍景物,或者必须用闪光灯的时候肯定会用。

下面这个浪花是用闪光灯拍的

还有下面几个花






不用闪光灯补光,我觉得有很多原因:可能没带,或者压根就没有;或者处于效果的考虑,不用闪光灯的效果更好;或者说控制不好等等原因。


追光自驾摄影


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可以说闪光灯是一根救命稻草,毕竟要有光才能拍的到。但很多摄影师拍摄的时候确实不使用闪光灯补光的?这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闪光灯光线不柔和,很常见的用闪光灯拍摄通常人物很亮,甚至泛着油光,就是因为光线太硬导致的。

二是光线太平,闪光灯在不用离机引闪的情况下,只能直闪或者跳闪,整个画面就会都被打亮,层次感就缺少了。如果用到离机引闪又很麻烦,要灯架、要引闪器等等,对于在非商业的拍摄太麻烦。

三是相机高感足够优秀,现在相机高感越来越强悍,亮度足够了就不需要补光。只要不是商用,大部分相机用到6400高感都是没问题的,完全可用。

我觉得闪光灯还是要用的,当然是要分场景使用,在室内棚拍和夜间拍摄仍需要闪光灯,不过要拍好肯定得离机引闪,甚至需要多灯的布光。

以上


摄影小小新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艺术,闪光灯是瞬间提供光线的武器。从这一点上来讲,它们俩就是一对孪生姐妹、一对亲生兄弟,只要是光线条件不佳或认为创作有需求,我们都应该使用闪光灯。

但是,有些摄影人却却认为,不愿意使用闪光灯。原因不是说闪光灯没有用,而是因为,或是使用的麻烦,或是使用的不当,或是没有掌握闪光灯使用诀窍,或是对闪光灯的用处知道不全面。

第一、使用闪光灯的“缺点”。

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往往会出现近处亮、远处暗的结果,出现主体亮、背景暗的结果;也会出现近处“死亮”、死白而失去细节的结果;还会出现主体过曝、背景欠曝而总体失衡的结果,等等。

这些结果其实都不是闪光灯的错。

闪光灯,本质上就是一盏灯,只不过是它不是“长明灯”,只是瞬息之间点亮;它不可能是全球普照,只能是点亮有限的一小片空间;越是空间范围扩大、拍摄距离拉近,就会越发显现出明暗失衡,不能“普度众生”。

上述列举的种种“缺点”,其实只是我们没有明白闪光灯的脾气和特点,没有很好地驾驭它而已。

第二、使用闪光灯的好处。

使用闪光灯拍摄的好处至少有5点。

1、增加光照。这一点不言而喻。有些条件下,光线条件非常恶劣,在没有其他补光条件的情况下,它就是救命稻草,“一闪解百忧”;有些条件下,不借助于闪光灯,拍成的画面噪点“无限多”,煞是难看,有了闪光灯的协助,就会大大改善画面观感,废铁成不了黄金但至少可能成为黄铜。

2、增加明暗对比和降低明暗对比。这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

有些条件下的拍摄,画面全部用光平均失去"浓墨"缺乏“重彩”,用光平平,不利于主体的突出和主题的表达,如果运用好了闪光灯,就能适当提升明暗对比,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相反,有些条件下的拍摄,光线明暗反差过大,画面元素之间受光严重失衡,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光比条件。比如,模特顺光而立,拍摄者逆光操作,必然会导致模特脸部严重缺光,拍成黑脸关公。这个时候,如果运用了闪光灯及时给予模特脸部补光,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当然,你要是想刻意拍摄成剪影效果的画面,那是后话。

3、增加画面“立体感”。我们拍摄的画面,无论你是什么高手,画面的本质都是二维画面、平面图案,不可能是立体的;但是,画面元素之间有了适当的明暗对比、厚薄区分,就能体现出一定的立体感觉,就是所谓的立体“感”,这会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4、改善画质。这个也很容易明。

5、达成创意。有的创意拍摄之下,为了增添对比,描写、表达极明极暗的客观世界,形成轻描淡写与浓墨重彩的极端意向,运用闪光灯的功能也能实现目标。具体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使用闪光灯的几点体会。

1、一般室内拍摄都要使用闪光灯

。你看看影棚和影楼,哪个场景、哪家影楼不是将补光条件和器材装备到牙齿,虽然各式器材灯具的功能差异很大,但是,最为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光和补光,不要以为那些灯光师和摄影师都是大傻子,英雄不问出处,器材都有功效。

2、大光比场合拍摄需要使用闪光灯。这一点,上面已经有所提及,当然,其他的补光灯或反光板等器材发挥的作用也是殊途同归。

3、特殊需要时需要使用闪光灯。比如晚上或是在灰暗的环境下,对着暗淡的天空或背景拍摄花卉一类主体时,借助于闪光灯,就能轻而易举地拍摄出暗色背景、黑色背景的画面,等等。

4、一般需要避免闪光灯的“直射”。闪光灯的直射,就是造成明暗不均、死白、过曝的主要原因,补救的办法除了按上柔光罩、用上反光板(片)之外,更加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跳闪”、折射、多次反射等等手段。

5、功夫不是很完美时使用“自动挡”。一般人都认为,单反相机的原理、构造和使用非常复杂,殊不知,闪光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使用技巧其实也很深奥,需要更多的了解和实践才能掌握;在不是很多了解的情况下,建议一般使用“自动档”,这一点和单反相机拍摄模式的“自动档”相类似,一般标注为某某“ETTL”。

6、为了使用的实惠,建议配置能左右调整闪光方向的闪光灯

有人曾经这样说,大白天使用闪光灯的是两类人,一类是大家、专家,另一类不是“白天”而是白痴。这种说法显然是夸大和过分,也不是很“文明”,但是,确实是道出了使用闪光灯价值发现的两个极端。


拍客张光林


我是个摄影初学者,现阶段一直有用闪光灯或者外拍灯补光的习惯,特别是商业拍摄。即使当下没有带灯,也是附近寻找可利用光源。

我个人认为,用闪光灯补光并不低下,还是根据自己拍照的需要吧,有时为了拍摄策划,根据需要该补就补;从物理角度讲,自然光与环境光、热靴灯等人造光本质是一样的。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被称为“光影绘画”,用自然光还是人造光根据自己主题的需要吧。


JIEZ先生


看拍摄主题和拍摄环境,室内光线暗,用高感噪点大,用闪光灯补光是有必要的,但不要用直射光,最好用发射光,实在不行就带上柔光罩。如果是在室外拍基本用不上。如果是晚上拍人像最好用前帘同步或后帘同步,远处的夜景和近处的人像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晚上拍环境人像,或拍星空下的前景,都需要补光,如果长时间曝光,最好用手电补光。我在内蒙拍星空,前景是一排弧形的蒙古包,这个时候闪光灯补光就不可能把一排蒙古包都补全,必须用手电补光,还必须用会变大变小的手电,转动手电头,远小近大,移动速度也必须把握好,远处慢点,快到镜头前时,手电移动速度越来越快,这个确实有点难,多试几次就可以了。





两岸茗茶






江川31


我的作品基本都是环境人像,都是逆光拍摄,也一直不用灯补光,甚至反光板也不用,。前些日子我给几个模特拍摄时,一个多年没见的老摄友相遇,寒暄几句后他跑着拿来了反光板,因多年不见我不好推辞 ,就随着他拍了几张,回来放电脑上一看都废了,。用反光板虽然好拍.人物面部清晰,但是人的面部没有层次比较平,皮肤苍白。没有了面部应有的细腻和油润。总的说各有各的爱好吧,我只是个爱好者,不是什么模式只是自己的拍摄经验和习惯。我的相机很低端,佳能760D,镜头50定,但自己很满足。因自己只是爱好,没必要话费大价钱买高端的,拍的再好只是玩,没人给你钱。。。。











泰山七哥


应该是很多摄影师不会用吧,因为会用灯之后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更专业更极致的摄影领域。

都说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可能限于拍摄题材,风光和人文纪实不可能对光线认为控制,但室内就不同了。

你会发现有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布置的灯光非常好用,摄影棚里的侧光,逆光,顶光,伦勃朗光,蝴蝶光这样固定的人像拍摄技法一分钟搞定,自然界或者不用灯是很难达到这种水平的。

人像静物拍摄灯光效果可以说占80%,会合理用灯才可以说是会人像和室内摄影。





SeanIxz


要说不用灯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应该是风光摄影师居多吧?

啊哈,反正我拍风光的时候是不会用灯的——因为我都是站在高处拍对面之类,哈哈。

然后这个习惯也被我沿用在拍人像的时候了,能用自然光的情况下,我坚决不用灯——不过我会考虑反光板的。毕竟反光板是漫反射光嘛,补光很温和的。

就拿我自己的一张作品举个例子。

上面这张,是我站在山间公路上拍摄的。公路建在山脊上,我是用俯瞰的角度拍摄的这个小村庄。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个光线足够用啊,不用开灯补光。

好吧,如果是同样的场景,换成阴雨天……请问开灯有用吗?

想补光,估计您得跟雷神打个招呼,申请一道闪电才行。


我知道会有人说,我提风光摄影师是“抬杠”呢!行吧,那我再说个不抬扛的。

常年在外行走的摄影师里面,除了拍风光的,还有拍花、拍草、拍虫、拍鸟的。

拍花、拍虫、拍草的有可能用灯;拍鸟的基本不用灯。为啥呢?其一,是有可能距离不够,拍鸟需要一个安全距离,所以拍鸟的摄影以长焦居多;其二,是怕闪光灯把鸟吓着。蹲守不容易啊哈,您咔嚓一道强光……摄影主体飞走了~~~

同样的道理,还适用于拍会飞的小虫。

当然啦,把飞鸟逮住困大棚里和拿胶水把小虫子粘住摆造型的除外。

要是拍自己家里养的虫子,小动物,花花草草等等,当然可以用灯……我曾经跟村里人要了一只花栗鼠给我奶奶,那家伙让我操练的,看到镜头根本不躲。你咔嚓就咔嚓,我照样吃我的——反正,有吃的就行了。


柳侍墨


闪光灯补光的缺点,一是位置,二是亮度,不好控制,有时拍照场合也不允许反复拍个没完,需要一次补到位,用闪光灯就很难做到了,我现用同步引闪器来解决这个问题,把闪光灯安在自拍杆上来,用手拿着找外光位置,再用柔光罩解决亮度问题,拍着玩儿还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