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銀行存款,銀行人員卻給辦成保險,要怎麼維權?

芭拉貝貝141319


首先看一下是否過了十五天的猶豫期,如果過了,可以撥打銀保監會消費維權電話進行投訴,國家對銷售保險是有規定的,購買前經代人員要與客戶清楚講解條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籤訂的銷售保險合同是無效的,可以要求全額退保。


藝霖說險


“套路”太深,“維權”太難。

問題很簡單,任何行業都有推銷,銀行也不例外。根據描述,去銀行存款結果變成了保險,這是銀行工作人員刻意推銷的保險理財產品,屬於銀行“代銷保險”的業務範疇。

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濟,2010年2月我去某銀行想做一個5萬的定存,當時年輕,也不太懂理財,又“抹不開面子”,在銀行工作人員一陣“狂轟濫炸”式的推薦之下,我辦理了某保險公司的分紅型保險理財產品。

此保險理財產品為期10年,中間不可取出,分紅保底7900元,其他收益“不固定”,根據10年後保險公司的業績分紅。

當時回去後,我並沒太在意,等我想退的時候已經過了“猶豫期”,如果執意退保會損失本金。

因此我也沒退,今年2月份到期後,退保後連本帶收益一共58000餘元,也算“滿意”了,因為這10年中,我最擔心的是本金安全。

銀行定存誤買成保險理財,該如何維權?

“維權”倒不至於,因為購買“理財”完全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只不過銀行工作人員利用了老人對保險理財不熟悉的特點,加之“熱情過度”式推銷造成的。

1.保險理財一般都有7-15天的猶豫期,如果還沒過猶豫期,可以找保險公司退保,本金不會受到損失。

2.如果當時老人在購買理財時有銀行工作人員刻意誇大理財的收益率、保證理財收益率、條款解釋不清晰或者刻意扭曲解釋條款等情況,可以要求退保。

但是前提得有證據,估計很難,誰會在買理財的時候錄音呢?

3.投訴到銀保監會。銀保監會是保險公司和銀行的上級監督和管理部門,如果發現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有“過度推銷”的行為,可以向其投訴反映。

總結

其實去銀行做定存最後買成保險公司理財的人大有人在,這主要是猶豫代銷保險理財的“高提成”讓銀行工作人員“有動力”,也是利用了普通人對保險理財業務不熟悉導致的,特別是老年人,便識能力差。

既然已經買成了保險理財,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無法全額退保又不願意看到退保即損失本金的情況,建議還是留著吧,在這期間只能期盼保險公司能有一個好業績了,到期能分紅多一點。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這是當今某些銀行慣用的手法!

我曾經在農行也遇到過一次。當手續辦結束後,我發現有點不太對勁,一問她說該條款如何如何好......。當時我怒訴一頓!她乖,乖另改了。但必須現場發現當時解決。如果回家後再去找,就不容易了。


錦程178639463楊錦程


又一個存款變保險的案例。這些年銀行還是沒有變啊,忽悠客戶成了吃飯的拿手戲。但是,想要解決此類問題,我們不要一上來就找銀行鬧,要有禮有節。因此,我在這裡給題主出個三步走的注意:

第一步,找漏洞。首先,看保險是不是在猶豫期。一般保險籤後有十五天的猶豫期,只要在猶豫期退保就沒有損失。按照現行規定,在銀行買了保險之後,還有保險公司專門來電核實,在這個時候你如果說不是自願,也可以退保。如果已經出了猶豫期,那麼就要找銀行銷售的漏洞。第一,銀行有沒有錄音錄像?第二,銀行有沒有說明是保險?第三,老人年紀受否超過65歲?以上這些,只有有一條有問題,你就可以找銀行要求退保,理由是他們的銷售不符合規定,屬於違規銷售。

第二步,去投訴。如果你能找出銀行有違規銷售的事實,那麼就可以去銀保監會投訴,指出銀行違規銷售的事實。銀保監會如果不能處置,那麼就把這些違規銷售事實找媒體曝光,爭取讓銀行自己來找你。

第三步,文明鬧。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了,如果以上兩條都起不到作用,銀行做得滴水不漏,那麼只能是來硬的了。但是也不要瞎鬧,要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擴大影響,逼得銀行服軟。他不仁我不義,對於吃硬不吃軟的有時候也只有這一招。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既然這麼問,肯定已經過了猶豫期了。

大家知道,保險是有一個猶豫期的,投保人收到合同後,10天內(銀行渠道一般是15天)可以無條件退保,此時退保是不會有損失的。所以,如果還在猶豫期的話,那麼沒說的,去退了就是了,不過我估計應該是已經過了猶豫期了,否則也不會有此一問。

那麼如何維權呢?

首先回顧下投保過程是否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銀保監委在2017年的時候特意發過文,要求對於特殊人群(60歲以上)、特殊地點(銀行都)購買保險的,必須要進行雙錄,而這個雙錄呢,因為對軟件操作、硬件都有要求,而且本身就是防著保險銷售違規的,所以保險公司也好,業務員也好都是有牴觸情緒的,因此“有可能”有些地方根本還沒做到全部雙錄,如果你家的老人沒有經過這個步驟,那麼恭喜你,這個維權會比較輕鬆。至於簽字什麼的,只要銷售人員腦子沒有問題,這些東西肯定會弄得天衣無縫的。

其次,選擇投訴、舉報或者起訴。投訴就是直接跟當地的銀保監部門,有監督電話的,直接打就行。舉報呢,就是媒體舉報,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起訴,就是保留好證據,到法院要求撤銷雙方之間訂立的保險合同,證明老人是被誘騙。不過,我估計很難啊,被誘騙是真的,有那麼一丁點的貪心其實也是真的。:)

再次,選擇集體維權。廚房的蟑螂從來都不會只有一隻,人多力量大,大廳裡留心或者通過社交媒體找到一起被騙的“志同道合”者,接下來會事半功倍。

金融業為何總喜歡盯著老人?

其實不僅銀行、保險,就是那種民間小貸公司,網貸的線下門店,都喜歡盯著老年人,主要是因為老年人有錢啊,只有老年人通常會保留大筆的現金;此外,其實不是老年人容易迷糊,實在是敵人太狡猾啊,人家都是專門經過特殊訓練的,專門掌握和老年人交往的話術,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的案例都有很多。

所以,銀保監曾多次明確支出,金融機構不得采用類似誘騙的手段從老年人口袋裡掏錢,可見這事兒是多麼有代表性。

因此啊,事情走到了維權這一步,就說明我們身為子女的已經失敗了,因為不管最後維權的結果如何,我們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還要需要花錢來解決問題,如果早先多和老人溝通,防微杜漸,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豈不更好?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遇到這類情況不用過於著急,如果是剛辦理的這類產品,是有15天猶豫期在這期間,我們只要撥打相對應的保險公司電話即可申請全額退保,不會有任何損失。
如果辦理的這類產品已超過猶豫期,在自身瞭解並知曉該產品是保險理財產品的情況下,說句大實話並沒有太好的辦法,你可以先試著與該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協商,讓自身損失降到最低!

如果是在老人未知的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誘導儲戶辦理的保險理財產品,與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協商,不能全額退保或退費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撥打銀監會電話,說明自身所遭遇到的情況讓銀監會幫我們解決(銀監會介入只要調查清楚非本人知曉的情況下自願認購,一般情況下均是可以全額退保)。

如何防止存款變保單?

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的確是很容易在銀行辦理存款產品的時候,發生存款變保單的情況,但是我們只要稍微注意些就會防止類似情況發生,切記:不管是在哪家線下傳統銀行辦理,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的銀行一般性定期存款(除結構性存款產品),是不用簽署任何合同,協議,開通第三方資金託管,風險等級測評,如遇到需要辦理這些手續後,才可正常辦理該存款產品的情況下,可以確定該存款產品並非是一般性存款產品,屬於保險理財產品概率極高。


還有一種更加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在辦理銀行定期存款的時候,要求銀行工作人員辦理存摺存款,能上存摺的存款產品均是一般性存款產品,保險或理財產品均是無法辦理銀行存摺存款。

保險理財產品好嗎?

其實本質上來說分紅險保險理財產品,也是合法合規的正規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屬於較低風險產品,在本身知曉的情況下根據自身情況認購些其實也是可以的,不過這類分紅型保險理財產品較大的缺陷就是,靈活性非常低可以說幾乎為零,因為在未到期內提前支取或退保,對本金有一定的影響按照分紅險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來進行退保與退費(在預計選擇這類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友情提示:在遇到某銀行高息攬存的時候切記不能盲目的跟風辦理,因為不管在大型銀行還是中小型銀行,均是有保險理財產品售賣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本身就比較缺乏金融知識,在辦理銀行定期存款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多家留意些,防止存款變保險理財產品。

綜上;老年人在銀行辦理存款最終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存款變保單,在15天猶豫期內可以撥打保險公司電話申請全額退保,超過猶豫期的情況下,在未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工作人員,誘導所認購的保險理財產品,可以向央行以及銀監會申請介入幫助我們解決(央行與銀監會是主管各類金融業以及銀行業的兩大家機構)。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點贊關注」本文章本人原創,謝絕抄襲23:08

福星卡匯


存款被忽悠買成了保險,那麼推薦以下方法:


我們首先要明確,合同簽字是否是本人親自書寫,如果不是本人簽字,這種合同是可以視為無效合同或者合同承保也是不合乎規定的,特別是老年人在遭遇這類問題維權時可從簽字入手。


再者,即使在合同生效的情況下,消費者還是可以在保險猶豫期無條件退保。


按照相關規定,就算是在銀行辦理的保險業務,保險公司也會有電話回訪,如果被保險人並沒有接到回訪電話,也可作為投訴點。


不過還是提醒大家在辦理業務時應詳細閱讀合同條款,以避免相關工作人員的誤導。

 


保貳代l淼淼爸


老人去銀行存款,銀行人員卻給辦成保險,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我首先解釋一下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其次再給你一些維權建議。

首先這種情況為什麼會發生?

1、現在,很多銀行都在代賣保險,這個並不是銀行自有的產品,是代賣保險公司的產品,為什麼會這樣?一般來講,賣保險產品的收入比較高,這是銀行端賣保險的動力,從保險公司來講,開拓了業務渠道,也是非常樂見的,所以現在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很普遍。

2、一般人到銀行營業網點,銀行人員都會推薦保險產品。雖然銀行要求員工,在推薦過程中要明確說明推薦產品的名稱是保險,但實際上有些銀行員工為了推薦成功,往往含糊其辭,優點說的多,缺點說得少,這樣有些人就會糊里糊塗的辦了保險。

3、一般來講,老年人喜歡有人和他講話,而且往往喜歡聽一些好聽的話,銀行推薦人員是會投其所好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和社會接觸的比較少,對當今社會的一些信息缺乏瞭解,因此,在銀行人員的積極推薦下,有些老年人,一聽好處很多,往往會失去判斷力,這也是老年人會常發生這類事情的根本原因。

發生了這種情況怎麼辦,下面是我的建議:

首先,要充分和自家老人溝通,瞭解當時的情況。一種情況是,老人非常清楚知道是保險產品,在銀行人員的推薦下,為了取得高收益,而買了保險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是沒有責任的,所以,也不存在維權。

其次,第二種情況,老人不知道或不太清楚是保險產品,也就是老人不是在完全清楚並自願的情況下,如果買了保險產品,是可以向銀行提出異議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維權並一定會成功。因為這畢竟是自己一方的說法,還必須進一步進行證實。

第三,在第二種情況下,可以要求銀行出示當天的監控記錄和當時簽訂保險合同時的視頻,進一步進行核實。如果和老人說的一致,銀行就有責任。

第四、在充分證明銀行端有責任的情況下,如果銀行不承擔責任,可以向當地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一般會得到滿意的解決。

希望上述解釋能夠幫助到你。


來自大華山舒心西洋菜


老人去銀行存款,被銀行工作人員辦成保險。我來回答你怎麼維權?

第一到銀行櫃檯交涉,讓他們退保,重新辦理存款。 因為保險都是有猶豫期的,猶豫期內,不會有任何損失。

第二,如果和銀行交涉不滿意。可以直接到銀保監會進行投訴。因保監會會給你滿意的結果。

第三,如果還是不能解決,還沒達到你的滿意,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這句話你所買的保險。

一般情況下,最多走到第2步就可以把事情圓滿解決。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如意充電寶


你好我是老楊。
各大銀行裡面會駐紮一些保險公司的銀代客戶經理,保險公司和銀行是有合作關係的,保險產品的銷售會給銀行帶來一份可觀的收入,所以經常會有人去銀行,結果存款的保險不分,導致損失。針對以上事件可有一下方式處理:
1.投保人年齡超過60歲,可以要求保險公司提供雙錄證據(錄音,錄像)若無,合同不生效。
2.低於60歲,可查看合同是否在猶豫期內,猶豫期內可無條件退保。
3.若以上行不通,可以提起投訴,一口咬定我就是存錢,不知道是保險,千萬不要改口。
個人建議,如果這筆資金幾年內不會動用,購買的銀代保險理財產品其實也可以,只要到了合同約定期限,其實利率會高於銀行存款。
希望對你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e3169b26312436c8da5164cca69cf8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