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红尘观史记》系列第17篇

我们民间有句俗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指的就是“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之间的关系——当然了,这是从韩信的角度来看待的,也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于韩信的惋惜和遗憾,毕竟这三杰中萧何和张良都得了善终,而韩信却是不得好死,而且还是被吕后一介女流斩杀于长乐宫内。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而且韩信临死前万分后悔自己当时没有采纳麾下谋士蒯通劝他造反的建议,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他其实并没有真的谋反,最多也就是牢骚满腹抱怨了一些罢了,只不过他至死都没能明白政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他的死只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兵法家,领兵“多多益善”的无双国士而已,和造没造反并没有直接关系。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韩信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罪,和他做了什么无关。

但就是因为这句临终前的抱怨,不仅没能救回自己,反而还搭上了自己的三族,韩信在政治方面的低能完全是可见一斑。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民间对于他的遭遇也都极为同情——其实就连刘邦当时知道他的死讯之后感情也很复杂,“且喜且怜之”,一方面确实为解除了一个潜在的对帝位的巨大隐患而欣喜,但另一方面以他的眼力和胸襟,当然也明白韩信其实是冤枉的,而且肯定也怀念韩信这些年来立下的大功,若不是他“暗度陈仓”,也许他此时还在偏远的蜀国当汉王呢,又焉能有如今的九五之尊?

这里先抛开刘邦和吕后不谈,毕竟他们这些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立场和角度都是比较特殊的,这里我们主要谈谈萧何——这个对韩信一生影响最大的人,韩信的大展宏图,飞黄腾达可以说拜他所赐,而最终的悲惨结局也同他不无关系,真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也许在韩信看来萧何是个很复杂的人,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根本无法说清,但其实在萧何眼里这一切都太正常不过了——政治就是政治,从来都无关私人感情。

韩信人生低谷之中,伯乐萧何伸出了手

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天才根本无需质疑,但上天往往也是公平的,他在替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同时往往也会关上一扇窗,而韩信的“军事天赋”这扇门无疑开的有点太大了,所以他其余的窗户基本都被关了。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这也就是为何韩信早年会如此落魄,而且同样都不喜欢种地生产,也不是王公贵族出身,但人家刘邦就“得吃得喝”,四处赊账也过得快活无比,还让大富翁吕公把女儿倒贴给他做老婆;而韩信却是衣食无着,先是被另一位亭长的老婆羞辱(刘邦也是出身亭长),想要钓鱼充饥都钓不到,要不是那位好心的漂母分给他饭吃的话,未来的楚王大人很可能就要饿死而提前退出舞台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当然了,这位善良的老大娘也没想到只是一饭之恩,后来竟然得到了千金回报,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漂母饭信”和“千金报恩”两段佳话,可见这做人啊还是厚道一些好,毕竟“天道无亲,却常与善人”。

此外往往大才都有傲气,这一点放在韩信身上实在是太适用了,他早在项梁起事不久后就去投奔了,但是一直不得重用,项梁被秦将章邯所杀后,他又跟了项羽——其实项羽也不能说亏待他,任命他为郎中(也就是近身侍卫

),这官职虽然不高却绝对是近臣,如果一直干下去还是很有机会出人头地的,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是这却和韩信的预期值差的太远了,其实裂土封侯什么的倒不是韩信的最大愿望,他真正想要的是一种被承认被尊重的感觉,以及一个能够让他全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但是遗憾的是,项羽让他做郎中可能只是觉得他气质挺好,剑术也不错,但并不认为他有什么头脑,所以韩信屡次献策都不被听取,他一气之下离开了项羽,转而投奔汉王刘邦。

《史记.淮阴侯列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不过项羽恐怕也想不到,当初自己身边这个不起眼的小护卫,今后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甚至连心高气傲从不低头的西楚霸王,一度也曾派人低声下气的恳求韩信放他一马,甩了刘邦,他们二人平起平坐,共分天下,但却仍然被拒绝了。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毕竟韩信只是个兵法家,而不是政治家,所以对于刘邦施与的一些小恩小惠而感怀不已,同时可能还对项羽当年的歧视而耿耿于怀,而恰巧的是,项羽身上的军事家的气质也远远多于政治家,俗话说“同行相轻”,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如果说之前是项羽对不起韩信的话,这一次韩信其实是辜负了项羽,虽然最后项羽输给了他,被他“垓下一战,十面埋伏”再加上“四面楚歌”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搞的心灰意冷,凄凄然霸王别姬,等于间接死在了他的手里,然而没有了项羽“这只狡兔”,他这头“走狗”也只能是被烹的命运了。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两位汉初最优秀的军事家就这样彼此深深的伤害着,并最终成全了汉高祖刘邦。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而当时来到汉军之后,韩信同样也没有被刘邦所重视,甚至还险些连坐被杀,虽然滕公对他的言行举止气质都很赞同,不仅放过了他还向上推荐,但“治粟都尉”这个职位显然不能让韩信满意。

某种程度来说,这还不如项羽给的“郎中”一职呢,前者好歹还能和主公说得上话,总好过这个完全属于后勤部门的官员。

堂堂的未来的“军神”大人,此时一边无精打采的管理着粮食,一边慨然长叹,我韩信的命为何这么苦?这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客观的说,此时的韩信怀才不遇,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急需一位伯乐来拯救。

不要紧,他的伯乐马上就要来了——非是旁人,正是整个汉军的后勤大总管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让其青云直上大将军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打钱,前线的统帅更多只是把后勤的钱粮兵马以最高效率的使用罢了,但是许多人都只记住了前线将帅的光彩,而忽略了后勤人员的付出。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而刘邦却不是这样的人,在建立汉朝后的论功评赏之中,他力排众议把萧何排在第一,这并非只是因为萧何跟随他早,而且是他的老乡,曹参樊哙等人其实也都一样,后者甚至还是他的连襟,最大的原因就是萧何这些年在后勤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毕竟汉王在西楚霸王面前从来是不够看的,只要没有韩信黥布等人来帮忙,两王单挑那绝对是屡战屡败,正是萧何不停的送上钱粮人马,才给了汉王大人屡败屡战的信心和勇气。

所以刘邦对于萧何完全是信任有加,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犹在张良之上,而当时的韩信虽然处于人生低谷,刘邦其实也不例外,他由于第一个拿下汉中反而被项羽所忌惮,而实力又远远不如人家,所以才被压制在偏远的蜀地,周围还有“三秦王”把门,完全是虎落平阳,名为汉王,实则抑郁无比。

而不少汉军将士们也都心怀东方的家乡,觉得跟着刘邦没前途了,纷纷开始逃亡,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刘邦一筹莫展。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逃亡的将领里面也包括韩信,他也不甘心一直做这个后勤队长——这距离他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丰满理想相比无疑是过于骨干了,他要做的是球场上的梅西C罗,而不是服务部里面擦球鞋的后勤人员,再加上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似乎也没用,让他更是心灰意冷。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但是萧何一听急了,都顾不上禀报上面就快马加鞭去追了,一直到晚上才借着月光找到了韩信,然后好说歹说各种拍胸脯许诺这才把韩信哄了回来。

而且回来之后萧何也没有食言,真的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而且接二连三的提要求,几乎都快和刘老板翻脸了——必须要用韩信,而且还要是重用,马上就用,还要亲自去拜将,各种仪式感也要准备周全,否则我也不干了云云,这才逼得刘邦开始正视韩信这个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伯乐了,就算亲爹亲娘也不可能做的更多更好了,所以韩信自然对萧何感恩戴德,引为知己,但也为自己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月满而亏,关键时刻落井下石

萧何可谓是目光如炬,他对韩信的评价丝毫不为过,这真的是一位无双的国士。

而刘邦拜了韩信为大将军之后,自己随即也从低谷中爬了出来,先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惊人的瞒天过海之计麻痹项羽,离开了蜀地,然后一入风云便化龙,接二连三的击败项羽的军队,正式的作为挑战者站在了“楚汉对决”的大舞台之上。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而作为汉军龙头的,正是韩信的大军,他就像一个高明而冷静的围棋国手一样,把整个天下做棋盘,从容潇洒的施展着自己的高超绝艺,从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大势;而他那位旧老板项羽却恰恰相反,带着大军四处救火,被耍的团团转,虽然项老板也很能干,火确实都扑灭了,但却有更多的火被韩信悄悄点燃,项羽反而在疲于奔命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军力,尤其是心力。

客观的说,要不是刘邦这位“猪队友”在战场上屡战屡败而且不受指挥,每每破坏韩信的布局还要摘走韩信的胜利果实的话,项羽败的可能还要快一些,毕竟他争的都是“一隅”,而韩信谋的却是“全局”,从战斗的角度来说项羽几乎百战百胜,但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尽管始终没能拿到汉军的最高兵权——毕竟刘老板也喜欢自己带兵上前线,韩信还是渐渐的掌握了全局的优势,并在垓下一战中让项羽穷途末路并大喊“天亡我也”,其实项羽也始终没能明白,他败给的不是天,而是韩信这个人。

只是鸟尽弓藏,天下平定后要韩信又有何用?反而还变成了巨大的隐患,刘邦也许还会念几分往日情义,只是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但是最毒妇人心,他老婆吕雉对影响她儿子将来掌握大局的人可是毫不客气,第一刀就砍向了威胁最大的韩信,而萧何无疑是最好的帮手,因为他曾经是韩信最大的恩人,他的话韩信自然不会怀疑。

《史记.淮阴侯》: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所以堂堂的军神韩信,在战场之上固然天下无敌,但在朝堂权谋上却堪称弱智——我们上面也提过了,上天早已经把他“军事”以外的窗户都关了,而且还很用力,而补上这最后一刀的,正是他最信任的伯乐萧何。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没奈何,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韩信还是那个韩信,天下早已经不是那个天下了。

没错,你却是无双国士,但国无二主,你又置陛下于何地?尤其是你还如此不知进退,锋芒毕露,所以为了国家的安定,你必须要死,虽然我也知道你很委屈,对不起了啊,韩大将军,萧何心中默默地想着。

红尘说

综上所述,就是萧何和韩信这两人的全部恩怨,看似复杂,其实只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和特长完全不同罢了。

先来说韩信,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汉初第一兵法家,甚至把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汉朝甚至更大一些都没问题,由于死的过早,韩信没能留下太多的兵法巨著,但是他已经在具体实战中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毕竟“知行合一”中“行”方是根本,理论最终还是用来指导具体行动的,否则就成了夸夸其谈了。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可能有人会提到西楚霸王项羽,没错,项羽的战绩也很骄人,但更多只是战斗层面而非战略,所以他看似东征西战无往而不胜,就算穷途末路之时依然还能为部下炫耀“斩将夺旗”的豪勇,但仔细分析他的行动的话就会发现——许多都是被调动,根本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所以虽然大部分战斗都胜了,战略上却输的一塌糊涂。

而萧何呢,却是汉初第二政治家(第一肯定是汉高祖刘邦,他在江湖庙堂两种文化之中从容切换,施展的游刃有余,就算在历代帝王之中也是极为罕见),而在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根本就没有人情可言。

所以在刘邦屈居蜀国,龙困浅水之时,萧何认为韩信是唯一能够助刘邦和汉军脱困之人,这才大力举荐,甚至还上演了“月下追韩信”的一幕,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韩信的赏识,当更重要的是因为韩信对刘邦有用,而刘邦还未能发现而已。

韩信和萧何的恩怨——其实只是兵法家和政治家两个角度的不同解读

而到了后期,天下已定,韩信的卓绝的军事才能反而成了大汉朝的隐患了,当吕后要对付韩信的时候,萧何也就顺水推舟的做了“帮凶”,为了国家未来的稳定清除了这个隐患。

其实从始至终,萧何都没有对韩信动过什么个人的感情,他看重的都是全局的利益,这无疑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的操守——冰冷,利益至上,而不能掺杂私人感情,所谓的恩也好,怨也罢,都是韩信以及广大民众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韩信和民众眼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人实在太善变了;而在萧何眼中,韩信其实永远都是那个韩信,从未变过,改变的无非是周围的环境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