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利用《小猪佩奇》等动画作品教育小孩子?

水西散人


《小猪佩奇》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地方小朋友都可以在这部动画片中收益

一. 生活中常见的方方面面

生病了大家要相互关心

比如生病的那一集,应该是佩德罗生病了,黑熊医生来为佩德罗治病,后来每个小朋友都生病了,黑熊医生来为每个小朋友治病,结果黑熊医生也是生病了,大家生病医生来治疗,那医生生病了怎么办呢,佩奇和小伙伴们都去探病。医生会生病,所有人都会生病,大家要相互关爱。

要关心自己的家人

有一集猪妈妈和邻居们去海边冬泳,跳下去非常的冷。猪爸爸和佩奇连忙拿起毛巾为猪妈妈擦拭身体。还有一集猪爸爸弄了一身的雪,非常冷,猪妈妈和佩奇还有乔治连忙用毛巾为猪爸爸擦干身体,一家人互助互爱,而不是单纯的只关心小朋友。

牙齿很重要

有一集佩奇和乔治去看牙医,但是恐龙的牙齿非常的脏,大象牙医就为恐龙清洁了牙齿,现在很多小朋友不爱刷牙,而乔治和佩奇早上都是争着把刷牙,看谁把牙齿刷的洁白又闪亮。

出行的安全

不知道细心的小观众们有没有发现,佩奇每次和妈妈开车出去,总是先系好安全带再出发,佩奇和小伙伴们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带着头盔。给孩子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要在背后说人的坏话

有一集佩奇去堂姐克洛伊家玩,她们私下说猪伯伯的时候,猪妈妈很明确的指出了,不要偷偷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这样很不好。这是小朋友甚至大人经常犯的错误。

出去玩之前询问妈妈

小猪佩奇每次想出去跳泥坑之前,都会先告诉妈妈,妈妈每次都说穿上靴子后再去,动画片里的佩奇做出了正确的示范。

不是所有东西能都拿来玩

有一集佩奇用爸爸的工程图折了纸飞机,为爸爸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麻烦,虽然最后事情完美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随便拿来玩。

二. 父母生活的不易

堂姐克洛伊带着自己刚出生的小猪弟弟,到佩奇家住了一天,结果带来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小宝宝还总是哭,一会尿了一会又饿了,从小照顾一个孩子多么的不容易啊。兔子小姐的脚崴了,于是兔妈妈代替兔小姐上班,而兔小姐在家代替兔妈妈照顾孩子,交换了之后才发现,上班不容易,在家照顾磨人的小宝宝也不容易。

三. 各种自然知识

比如回声是什么,为什么看到闪电之后才会听到闪电的声音,怎么判断闪电离我们近还是远。

我们吃剩下的饭菜,可以通过堆肥变成植物的养分。

四. 艺术方面

斑马妈妈教孩子们怎么做陶艺,猪爸爸教佩奇怎么样画画,有一点说的很生动,颜料的颜色不全,爸爸告诉佩奇,两种颜色混合就会变色,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绿色,都是些非常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小猪佩奇可以说是一部很有情商的动画片,温暖的一家人,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而不是哈哈哈傻乐,猪爸爸和猪妈妈相处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大人学下。


萌萌的小剧场


我家有2岁+的男小宝宝,一直是《小猪佩奇》忠粉,别看宝宝年纪小,但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宝宝虽然一周只有2-3次机会看几集小猪佩琦,但经过我们的引导,从佩奇身上学到的可多了~

  1. 借助剧情学习生活常识

《小猪佩奇》的剧情涵盖了小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

佩奇一家的日常家庭生活(在家整理家务、佩奇和乔治刷牙等)

佩奇和亲戚朋友之间的社交场景(拜访猪奶奶、佩奇和小羊苏西做朋友、小宝宝亚历山大一家子拜访佩奇家)

佩奇和乔治作为小朋友必须经历的生活细节,如看牙医、去幼儿园等小朋友平时都会遇到的生活场景

虽然每个小朋友长大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些细节,但我们很难在每个场景中都提早让孩子有所认识,以及抓住每个场景教育孩子该懂的生活常识。而《小猪佩奇》的故事就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爸爸妈妈陪着宝宝看,和宝宝“讨论”剧情,再找准机会,跟孩子回忆佩奇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其他人又是怎样,非常能扩充宝宝的认知范围。

举个例子,我们家辛巴一直不知道比他小的宝宝是怎么回事,有天看了《小宝宝亚历山大》那一集以后,终于对小宝宝(嗯,也就是他自己)如何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有天我们跟朋友聚会,看见小宝宝在哭,辛巴说,小宝宝哭,像亚历山大那样饿了,要吃饭。我们当时都被辛巴逗笑了。

再比如安全座椅,看到佩奇一家出门那一集,我们就抓紧跟辛巴“洗脑”:你看,佩奇和乔治都会坐安全座椅!辛巴不知不觉就被影响了,开车的时候也更愿意坐安全座椅。

2、学习节日、外国文化

《佩奇游伦敦》、《牙仙子》这些故事,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少跟孩子说的“冷知识”(不是真的冷,而是很少会特意说起),看这些故事以后,辛巴懂了很多异国文化,包括伦敦建筑、英女王、牙仙子传说等等。

3、学会处理情绪问题,表达不满

辛巴是独生子,还有外公外婆的梦幻组合,从出生开始就比较受宠,受点挫折就非常“玻璃心”,我也一直头疼辛巴的教育问题。后来发现,善于利用动画片也是好方法。动画里的佩奇和乔治也会遇到挫折,我们会在看的时候引导辛巴,学会表达需求,遇到挫折要跟爸爸妈妈沟通,像乔治不见了恐龙先生,就会求助爸爸妈妈和姐姐,全家帮他找恐龙先生,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上,辛巴有事了也必须告诉大人,撒赖打滚是没有用处的,把问题说清楚,我们一起解决。

如果和好朋友发生了矛盾,也要好好和好,做错了事要道歉哟(辛巴还小,这点还在反复洗脑阶段),期待有天他忽然就明白了~~~


至于家长应该如何利用动画片教育,我总结了下经验,觉得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1、家长陪着看,亲子陪伴最重要

你不看,又怎么能拿它来教孩子呢?所以第一件事是,把你的心态调整成空杯状态,和孩子一起发掘动画片精彩的地方。只有你变成了孩子,孩子才会喜欢和你一起看动画片,讨论剧情。

2、切勿说教

虽然我经常抓紧机会教辛巴,但我也经常放弃一些机会刻意不教辛巴。教育这件事,有时候是过犹不及的,如果说教引起逆反心态,那适得其反。只有适时运用一下榜样的力量,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更好接受。

3、反复看,不怕重复

有些爸爸妈妈很爱孩子,用大人的想法揣测它的心思,觉得经常重复看,有什么意思呀,爸爸妈妈给你换一个。但其实,重复是孩子思维最好的体操训练,越小的孩子越不怕重复,他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强度都不如我们,有些动画反复看好几遍,他们才能get到我们看一两次就能吸收完的有效信息,只要孩子愿意,你就忍着重复看吧~不要厌烦,谁让孩子是我们亲生的呢,你说对不对

4、结合绘本,事半功倍

除了看动画,我们还会买同一个ip的绘本,扩展内容。因为又剧情支撑,你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孩子,以及和他一起探索更丰满的故事,这样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也能避免很多家长担心的“孩子看了就看了,看完就没然后了”的问题。

经过了这么多重复看《小猪佩奇》的时间,我都快变成佩奇忠粉了……


黄蕾丝


动画片,估计是每个小朋友的最爱,我家5岁的先宝也不例外,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没有刻意的去回避这个问题,完全不让先宝看!那么,家长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看动画片,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

1、剧目的挑选!先宝还小的时候,我一个人带他特别忙,每次做饭时,就把他放在宝宝椅里,放动画片《熊出没》给他看,后来有次我自己无意瞄了一眼,既然看到片中有很多暴力的东西,如果小家伙有样学样那还了得,我告诉先宝,那里面有些行为是不对的,不能学哦,可先宝每天看动画片成习惯了,于是我就换了动画片给他看,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面包含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比如教孩子懂礼貌,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放弃等等,每一集看完后,都会和先宝交流,告诉你我们应该学习这集中大头儿子那些做的好的地方,那些地方是错的,不能学的!利用片中的场景结合现实生活,让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

2、亲子交流!在每部动画片看完了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互动,比如提问式,问问孩子这部动画片的主角是谁?一共有几个人物出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无论孩子讲的好不好,完不完整都不重要,只要孩子愿意讲就应该表扬,就很不错了,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一步一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之前,孩子肯定会在脑海里回顾一遍整个故事,然后再心里组织语言,这其实就和一年级的看图说话是一个道理!前面看动画片是输入,而让孩子讲,就是输出!在一次次的讲解中,相信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好!

3、控制时间!在看动画片之前 ,先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毕竟长时间的观看,会对眼睛有损伤!那么,我和先宝约定的时间是半个小时,在他开始看之前,闹钟定好,这样无论多么好看的剧情,只要闹钟一响,先宝主动去关电视!这么做,一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二是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综上所诉,小孩子看动画片并非不能看,而是家长要学会引导,我是先宝妈妈,各位家长还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和看法了,欢迎大家一起留言探讨!手工码字,你的每一次点赞,每一个关注,都是我不断成长的动力!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分享育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先妈育儿


《小猪佩奇》也是我女儿最喜欢的动画片。我女儿今年4岁,也刚上幼儿园,和佩奇的年龄差别不是特别大,恰好性别也都是女孩,很多场景很有代入感。佩奇优秀的品质和行为确实能给小朋友带来影响。


但也有一些负面问题,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跳水坑。


看过《小猪佩奇》的应该都知道,佩奇最喜欢的就是跳水坑。我女儿也学到了,下雨天要穿着雨衣去跳水坑,走路看到水坑也一定要去跳一下,也不管她穿的什么鞋子。大家都知道杭州有梅雨天吧,梅雨季节我女儿所有的鞋子都因为跳水坑儿干不了啊。



虽然我也知道这是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过多干预。但是看到她那几双沾满烂泥湿漉漉的鞋子,真是无法控制自己啊。


不知道各位妈妈怎么掌握这种平衡的呢,欢迎沟通交流~


猫妈说育儿


《小猪佩奇》是我女儿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也是我最喜欢给她放的动画片。因为,它把“人”演得很真,孩子更有代入感,能学到东西。

我在陪她看动画片时,也会有意识地教她一些知识。

一、小孩子一定要有礼貌

在动画片里,小猪佩奇和小伙伴们最常见的台词是“你好”“再见”“晚安”“谢谢”等。

见了小伙伴要问好,走的时候要说“再见”,睡觉前要跟爸爸妈妈说“晚安”。

可以说,在我们国家,对小孩子的礼貌教育是极其欠缺的。家长只会在有亲戚朋友上门时强迫孩子打招呼,但却从来没有专门教过孩子,怎么正确地去打招呼。

但在《小猪佩奇》里,小孩子之间打招呼时会带着名字,说“你好,苏西”,跟爸爸妈妈晚安时也是“爸爸晚安,妈妈晚安”。

也许很多父母觉得带不带名字无伤大雅,其实这是走心与不走心的叫法。就像你对着陌生人说“谢谢”,普通的“谢谢”和走心的“谢谢你”,在别人看来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看多了动画片后,我家女儿现在已经习惯了在睡觉时跟我说一声“妈妈晚安”,当然,也会依次对着奶奶、爸爸挨个说一遍。

最让我惊喜的是,她会在进我卧室前敲门,问我说“妈妈,我可以进来吗”?虽然她明显是在模仿小猪佩奇,但仍让我觉得欣慰。很多礼貌习惯,其实就是这样养成的。

二、跟小伙伴吵架很正常,要学会第一个道歉

和很多把孩子理想化的动画片不同,《小猪佩奇》里的小朋友都很真实,她们会吵架,会男孩女孩拉小团伙。

比如有一集,佩奇和她最好的朋友小羊苏西吵架了。失去朋友的沮丧,就连最爱的意大利面都拯救不了。妈妈建议她给苏西打个电话,可两个幼稚的小朋友在电话里继续吵了起来。

最后,当佩奇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最好的朋友时,她和苏西又和好了。

这个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小朋友吵架到和好的全过程,我女儿虽然没有跟她的固定玩伴吵过架,但是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的,还会跟我复述,“妈妈,佩奇和小羊苏西吵架了”。

不到三岁的孩子可以看得懂吵架,我想她也能学会如何和好。

三、家长不是神,也会犯错,也会闹脾气

有些动画片为了教育孩子,把父母家长设定得极其完美,可以应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难题。事实上,我们根本找不出这样的父母,就算是最好的育儿专家,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难免会暴露情绪,会犯错,会闹脾气。

而《小猪佩奇》里的父母,猪妈妈在孩子乱动电脑时会大声吼叫,猪爸爸会因为犯懒而不去运动,还会偷偷在购物车里放蛋糕,猪爷爷呢,他会和狗爷爷拌嘴,会互相叫彼此的绰号。

其实,这样的设定不仅会让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有代入感,觉得那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真实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家长也是人,也会犯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忍住发了火、甚至动了手时,父母在给孩子道歉时,孩子更容易接受一点。小孩子会想,“也对啊,我昨天还打架了呢,爸爸控制不住脾气很正常”。

虽然,这有点偷偷作弊的嫌疑,但是,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谁都没有经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要允许错误的发生。

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欢迎关注@南贝叶,80后职场女性,家有萌宝,致力于分享育儿心得~

南贝叶


家长如何利用《小猪佩奇》等动画作品教育小孩子?晓丹育儿将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解答下,看看家长要如何充分利用优秀的动画片来达到教育小孩的目的。

1、 家长为孩子筛选动画片

我们小时候可看的动画片几乎都是全国统一的,孩子的童年也没有太大的分别。但现在不一样了,各国的动画片琳琅满目,良莠不齐,而网络又非常发达,小朋友接触动画片的渠道已经大为扩展了,家长一定要把好关,主动为孩子筛选一些优秀的动画片。

大体来看,网络评价比较高的动画片一般都不会太差,比如有口皆碑的《小猪佩奇》,以及《汪汪队立大功》、《萌鸡小队》、《熊出没》等。家长也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选择。提醒各位家长,网上曾传出过儿童邪典片,孩子在观看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分辨,多看一眼,以免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2、 父母陪同观看,指出差错

如果有时间的话,父母最好能陪孩子一起观看,这肯定是段非常不错的亲子时光。更重要的是,家长在陪同观看的时候,可以及时指出动画片中的差错,以免给宝宝造成误导。

比如《小猪佩奇》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踩泥坑,但其实动画片中每次踩泥坑小朱佩奇都是需要穿靴子的,但小朋友可能留意不到,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适时提醒了。再比如这部动画片中所有动物都住在一个高坡上,而且开车还很顺利,你可以和宝宝解释这是为了夸张的效果而做的,并不是事实。

就此,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还可以给他拓展思维,讲解地形的分类,丘陵是什么样子的,平原有何特征等,利用动画片给孩子讲解一些地理常识,非常自然,孩子也能接受,一举两得。

3、 育儿理念潜移默化教育娃

如《小猪佩奇》中有很多较为完善和先进的育儿理念,家长都应该适时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娃。比如猪爸爸告诉佩奇,比赛并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为了友谊;再比如,所有小动物去游乐场玩耍,为了争抢位置发生争执,最后猪妈妈说“要按照规则来,不管岁数大小”,这些育儿理念都是非常好的。

在动画片中小猪佩奇一家很有爱,他们和爷爷奶奶、大伯家的相处等,都透着温馨和和谐,这些也都是小朋友需要学习的。

4、 帮助孩子讲解动物和风情

我家宝宝看得最多的两部动画片就是《小猪佩奇》和《萌鸡小队》,如果说前者的动物形象都有设计的卡通形象在里面,非常萌和形象,那么后者的小动物则非常写实了。

《萌鸡小队》每一集都会出现一种新的动物,从独角大仙、蜣螂到小绵羊、狐狸等,每集新出现一个动物,这对于小朋友认识动物很有帮助,孩子也爱看。如果家里正好有相关的动物卡片,就可以立刻拿出来对比,加深孩子印象。此外动画片中的风土人情也能开拓宝宝的视野,这点在《熊出没》里表现得较突出。

5、 利用动画人物拉近距离

亲子关系中不仅应该有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形象,还应该有亲子间共度的美好时光。动画片以及动画片中的人物,就会起到这种连接作用,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有次看抖音,一个小孙子半夜还不睡觉,就要看《汪汪队》,奶奶无奈给汪汪队打电话,表示“队员都睡觉了”,有爱又实用,这就是动画虚拟形象的力量。

最后,祝福观看动画片的时光能成为你们亲子的美好时光,掌握好方法,家长也能从中领略到育儿的真谛,加油!

(图片源自网络)

关注@晓丹育儿,成长型宝妈,前媒体人,助您轻松育儿,关注宝贝健康与成长,就是能聊,爱聊,快来关注吧!

晓丹育儿


《小猪佩奇》里面有一个常常被吐槽的点,就是小猪一家动不动就跳泥坑,很多家长觉得会带坏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长可能没注意,在第一集跳泥坑时,猪妈妈给小猪们反复强调:如果你想跳泥坑,就一定要穿上靴子。对于小猪来说,跳泥坑是天性,就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样,只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比如穿靴子,就可以了啊!

还有一集叫做《假想的朋友》,我觉得实在是太经典了,小羊苏西来找小猪佩奇玩,说她还带来了一个朋友,但是根本没有这个朋友,这是小羊苏西假想出来的。

大家知道吗?有时候小的孩子会说一些假想出来的话,比如: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却说妈妈给他买过,很好吃之类的。这是孩子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一种典型表现,有时候家长还以为孩子在说谎。但是《小猪佩奇》里面,猪妈妈非常平静的对待小羊假想出的朋友,满足儿童的心里需要,有这样一个懂儿童心理的妈妈真是太棒了!


幼儿园张老师


小猪佩奇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动画片。把动画片里相关场景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

比如鹦鹉波利那一集,佩琪和乔治想要和鹦鹉玩耍,这两个孩子都是在餐桌旁快快吃完东西才询问大人是否可以如何鹦鹉波利玩,得到许可之后才去的。我家孩子因为想玩玩具不好好吃饭时,我就是搬出了这个故事教育她的。



再比如佩琪因为朋友们的自行车都没有辅助轮,而自己的自行车有辅助轮而不好意思和朋友们一起玩,然后在爸爸的帮助下终于学会了摆脱辅助轮骑自行车这件事,也被我拿来教育宝宝要敢于尝试,不学就永远不会。


还有大象艾米丽刚转到佩琪的班级时,佩琪和她的同学都热心地帮助新同学,被我拿来教育孩子要学会互相帮助,要有爱心。

小猪佩奇动画片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大人小孩都值得一看。


哈哈502


《小猪佩奇》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我女儿也很喜欢。但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还是要学会教育孩子。

1. 父母要学会挑选动画片

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很多动画片其实不适合小孩子观看。之前就出现过很多因为看动画片产生的悲剧,比如观看《熊出没》学着用电锯追赶其他孩子,最后导致别人受伤的,还有因为模仿动画人物从高楼飞下而伤亡的……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观看动画片时,一定要先自己看过一遍,判断是否有误导孩子学习的内容,如果涉及到一些会因为模仿而受伤的内容,父母务必选择剔除,等孩子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再看,避免因此产生悲剧事件。

2. 观看前,跟孩子制定规矩

通过动画片教育孩子,其实在观看之前就开始了。

父母在孩子观看动画片前,应该跟孩子确定一些规则,比如,这次观看的时间是多长,今天能看几次,观看之后要主动关电视等等。

孩子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反对意见,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确定最后的观看规则,并监督孩子自己执行,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规矩,如何跟他人谈判,制定大家都满意的规矩等等。

甚至如果孩子到时间没有关电视,父母应该选择惩罚,也能让孩子懂得责任和撒谎等等方面边界,学会遵守规则。


3. 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寓教于乐

如果父母时间允许,可以跟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很多动画片的内容不仅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对父母也是如此,比如《小猪佩奇》就可以给父母提供很多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二胎相处方面的一些参考建议。

同时,父母陪伴孩子观看,还能给孩子解释动画片中孩子无法理解的内容,甚至告诉孩子动画片想要表达,但没有明确表示的一些教育内容。

当然,父母也可以通过模仿动画片中的一些场景,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当还自己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玩具时,父母就可以借助《小猪佩奇》中佩奇跟苏西和乔治一起玩游戏的场景对孩子进行教育,碰到不愿分享的时候,孩子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应对。这样孩子也能学到一些内容。


嘟爸悠妈


今天要说的这部动画片是《汪汪队立大功》,这是目前我宝宝看过的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通过这部动画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宝宝进行了教育:

1、乐于助人

莱德带领的汪汪队里的小狗们各怀本领,只要是有人遇到困难,呼叫汪汪队,汪汪队就会立即赶到,解决问题。因此,每当看到汪汪队准备出发救援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宝宝,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帮助他们。与此同时,我也会告诉他,如果是你一个人的时候,有大人向你求助,不要帮助他,因为大人是不可能向小朋友寻求帮助的,顺便普及了安全知识。

2、遇事多分析

莱德一共带领着6只小狗,每个小狗的装备和职责都不一样。每次莱德给小狗们分配任务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按需分配。

比如有一集讲到海豹岛上顶塔的灯坏掉了,莱德立马决定派阿奇、路马一起去维修。路马负责开着气垫船带着阿奇前往海豹岛,阿奇则负责用探照灯代替灯塔的灯光。

通过一个小小的任务分配,我告诉宝宝遇事要先分析、再行动,才能事半功倍。同时,我还会在生活中刻意给他安排一些小任务,让他学以致用。


3、团结协作

汪汪队每次救援行动的成功完成都离不开莱德和各个小狗之间的团队协作。因此,我告诉宝宝,在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有团队精神,比如拔河比赛,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为了保护宝宝的视力,现在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开着平板,只让他“听”动画片,也能增加他的想象力。有时听完以后,我还会问他这集讲了什么,考验他复述故事的能力。

现在宝宝已经快3岁了,通过《汪汪队立大功》这部动画片,说话能力也不断提升,因此我推荐家里有宝宝,特别是男宝宝的,可以看看这部动画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