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今年研究生扩招的现象?

平天湖畔好读书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不好意思v松小庆’。对于今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录取扩招,已经是意见铁板钉钉子的事情了。也是我们国家今年应对疫情,缓解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做出的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

大家可以看一下历年扩招的例子:

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扩招增幅为34.1%。

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招增幅为16.3%。

2017年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扩招增幅22.4%。

从今年来看扩招的规模现在政策上说的是5%的样子,而我国颁发硕士学位的人数大概在800多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其实连1%都不到,所以说这其中的含金量还是满满的。而扩招的好处:今年的分数线应该会有所下调过,参照去年的分数上来讲,你差那么一两分两三分,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的放弃,因为你今年上线的可能性很大。今年的复试和调剂的这个过程当中,竞争一定会变得更加的激烈。所以小编建议复习复试,要尽早尽快的准备起来。

这些看法,希望和大家多多探讨,不足之处请给与指正,谢谢。



不好意思v松小庆


我觉得研究生扩招有好处,同时也有不好之处。

好处是:可以稍微缓解一下就业压力。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型公司都难以支撑下去,我之前所在的那个公司就倒闭了,欠了半个月的工资。公司倒闭,裁员,就意味着有部分人就会失业。再加上今年800多万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了。扩招会缓解一下就业压力,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可以继续读书,拿到更高的文凭。

不好的地方就是:扩招会使研究生含金量变低,毕竟物以稀为贵,多了自然就不觉得有什么优势。但对比本科和专科来说他们的优势还是有的。

我之前也想过去考研究生,但是我怕我自己能力不够。而且数学特别差,希望不大。我还是选择继续工作吧!还是只有默默羡慕他们。


橘子说事儿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

作为我本人来说,非常感谢高等教育的扩招,我是2001年参加的高考,如果不是扩招的话,我不可能考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也不可能有我后来读硕士,读博士研究生了。

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大学停课,学生不能回到学校,只能在家里学习,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沟通,加上有些时段网络拥堵,学习效果不好。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也只有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沟通,在家里进行毕业论文的书写。

大四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关于就业和考研的选择,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因此我支持国家增加研究生的录取名额,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接受更高的学历教育,如果学生考研的多了,将来考博士的学生也会增多,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作为我来说,我支持这一政策。

作为我来说,通过读博士提高了自己的学历水平,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不仅对自己,对于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非常支持研究生的扩招政策。


续博士物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扩招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决定,于考生而言肯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缓解部分就业压力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的达到了874万,而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也达到了341万,同样创历史新高,从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上可以看出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而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受疫情影响,全国多数行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对国家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年度的招聘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有打批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社会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教育部在此时发布研究生以及专升本扩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无疑是为了缓解市场就业压力。

2,提升毕业生整体素质

作为一个私企业主,明显感觉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严重缺乏工作经验,对接人处事甚至最基本办公软件使用都不是很熟练,而在专业课上更是学的一塌糊涂。出现,这其实不能怪毕业生,毕竟在校园学习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为何要学这些东西,如果专升本以及研究生扩招,那么有资格的学生就会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对工作对人生规划会更加的符合社会需求。

3,为扩招开启先河

近年来专升本以及研究生的录取率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全民进修学习的理念并未普及深入到每一个有能力学习的公民中去,更加专业的人才又较为紧缺,这一切的一切其实早就要求国家有更多的专业的人才去做专业的事情,而迫于分数线以及整体招生比例的束缚,把很多人都拒之门外,这次的扩招给更多有志于从事专业领域的人一次进修的机会,也为未来扩招提供一次试水的机会。

4,线上教育的巨大机会

很多新兴的行业在这次疫情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疫情期间所有需要聚集的地方几乎都是负面行业,不在疫情完全结束后是不可能复工复产的,正因为如此,这次的扩展给教育机构的线上开班教育提供不可多得的发展基础,这为大部分居家隔离的学生提供了自律学习的机会,这位之后的线上教育发展提供了用户习惯支撑。

既然整体的扩招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的录取比例

为什么说要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的比例?从工作经验来说这一部分人是经过社会的历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主动去学习的,学的也是自己相关的行业,这一部分人也大部分是有工作的,不想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多考研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经济相对不是很好的时期,扩大非全日制招生有利于稳定这部分人的工作,稳定整个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扩大非全的招生也有利于学校创收,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费用从1万元都几十万不等的年学费,这也可以为全日制的研究工作提供部分的支出收入来源。

2,鼓励民间办学以及互联网教育发展

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学习,给自己充电,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出现,传统的教育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这就要求有展业的教育机构来培养更所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既然是要提升国民素质,稳定经济发展,那为何不趁这次疫情区鼓励民间办学以及线上教育呢?

总而言之,扩招是基于目前经济情况以及国家整体战略做出的决定,无论如何对社会的影响都会利大于弊。


奋进不是激进


首先、提升国民素质。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而实际上,2019年高职扩招了接近120万人,超额完成预定任务,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90%,直接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家!水涨船高吧,大专、本科录取率和录取人数上来了,那么研究生的扩招也是势在必行,这是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客观原因之一。其次、缓解就业压力。受今年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开工不足,再加上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致使经济下行压力过大,大学应届毕业生和以前积累的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庞大,导致当前的就业压力空前放大,为了有效缓解这个社会压力,国家采取升学方式,通过扩招硕士研究生来释放就业压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笔者觉得,这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现实就业形势如此严峻,让一部分大专生或本科生通过提升学历,暂缓进入社会,从而减轻不堪重负的就业压力,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再者、激励提升热情。近4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考研人数不断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2019年共285万人,其中应届生148万人,往届生137万人;2020年共34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生174万人,往届生167万人。为了进一步鼓励大学学生提升学历的热情,硕士研究生扩招也是在所难免,否则,如果难度过大、录取率过低,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提升学历的积极性!综上所述,今年研究生扩招就不难理解了。


黑黑173586012


怎么看待今年研究生扩招的现象?

特殊时期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因素。

如果疫情持续到四月末恢复正常,当前各行各业觉受到巨大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以餐饮企业危机,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困境之中,破产、裁员不可避免。那么给予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大幅减少,如果国家不调控,不扩招,那么没有通过考试的将要进入社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国家扩招就是减少进入社会的学生人数。有利于社会稳定。


扩招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读研机会增加。如果扩招比例在5%左右。对大家来说是好事情,特别是分数在国家线徘徊的同学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含金量增加。研究生占全国人口仅0.62%。相比较于本科生,硕研究生仍属于“稀缺”。从市场需求来看,研究生就业受欢迎程度明显高于本科生,且薪资待遇比较于本科生高出近2000元。

总结:能不二战的绝不二战。毕竟明年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




兜兜儿爸


我判断 今年研究生的扩招有三个原因:

第一点

受到本次疫情的影响,多多少少影响了考研学子的复习安排,对于那些报班考研的学生来说更是致命打击!所以说国家考虑研究生扩招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让广大学子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

第二点

这是国家的大战略,很可能以后每年研究生都要扩招,因为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达到了341万,扩招不是降低升学的门槛,而是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

第三点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中国的飞速发展,教育的长足进步,教育继续拓高拓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回想十几年前大学教育刚刚发展起来,大学生在当时是高学历的稀缺人才。发展到现阶段本科生几乎满大街都是,所以教育要进行深一层次的改革,让研究生教育在中国最终也基本能够成为普遍化的趋势,最终的目的就是推进中国教育深层次发展,人才高精尖的培养!


山东田大帅


2003年,非典,扩招34.1%。

2009年,金融危机,扩招16.3%。

2017年,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扩招22.4%。

2020年,暂定政策为5%。

从这个数据来看,相比前几次扩招,5%还是不算什么,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1.国家需要缓解就业危机!缓解社会矛盾

2.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对经济复苏有帮助!

3.适当提高教育软实力!培育更多的人才!毕竟科技才能强国!

4.也体现我国教育水准的提升!毕竟教育水平在提高,民众的学识也是越来越高!


优盘逻辑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应届的本硕生影响更是大,应为他们面临着就业。今年的疫情,使许多企业正常运营受到影响,招聘人数下降,或直接裁员,解决企业正常运营的资金问题。而对于研究生成绩出来的学生要求研究生扩张自然不绝于耳。应为疫情影响,2020年的应届本硕生将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式无疑异常严峻。

我们看一组数据2016 ,2017,2018年毕业生规模达763万,795万,834万,而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0月30日,由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召开的2020届全国高等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中提到: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同比增长率为10%。按照以往4:1报录算2020年应届生874万报名考研的为341万录取数最多也就85万人,剩下的789万人,将何去何从呢?

对于就业,政府可以以公务员考试形式招录部分人,其余人差不多都要报考企业了,那企业现状如何?

据燃财经调查: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工资,复工首周招聘职位数量同比下降71.66%,目前大约有17%的人宁愿拿着基本工资也不敢贸然跳槽。可见当今疫情影响之大,以使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资金短缺,成本上升,斗志低糜等困境。

那么研究生扩招是否能解燃煤之急呢?理论上是可行的,2008年就扩招了5万多人。而对于2020年的874万人扩招显然远远不够。大学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多提升自己的素质及各项能力。为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做准备,多增加社会经验。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莘莘学子也都速速就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吧。


一蓝莓果


受管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的经济都受到影响,同时对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就业或者就业不好的年轻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疫情对企业的严重冲击,为了缓解压力,裁员、不招聘是控制成本的方法之一了。在这里有几点个人看法:

1、今年研究生扩招主要目的主要分流,缓解就业压力。

2、加大对高学历人才的建设。国家和企业都需要高学历、高技术、高素质等综合人才。

3、提升个人能力。高学历+高能力=优秀人才。

4、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提升学历和能力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


以上是我的几点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