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樂觀主義

6.樂觀主義

上節課我們談到環境的力量,信念如何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如何通過環境對他人產生期望和信念,這些信念會成為現實。

我們還談到某些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實驗,如米爾格倫實驗又稱權利服從研究;津巴多的監獄實驗,學生扮演囚犯和看守的角色,完全進入角色後以至於一週後實驗被迫終止。

接著我們提問“既然環境的力量如此巨大,那麼能否創造出一種強大但積極的環境將人的最佳狀態充分調動起來?”,當然可以。

我們深入分析,談到Langer教授的研究,讓一群70歲的老年男性置身於20年前的環境中,這些老人僅待了一週竟然真的變得年輕了,他們的智力、記憶力、聽力、視力、骨骼間距都改善了。她又做了另外一個研究,僅僅因為環境的不同,視力的測試結果截然不同。

我們上節課還談到影射,影射可以從有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面進行,是指我們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植入一粒種子或信念或詞語或畫面時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Bargh在紐約大學時,進行過一項研究,他用“老”相關的詞影射干預組,結果乾預組明顯走路更慢,更佝僂,所以影射的確能改變人們的行為。他又用積極的詞語,影射了干預組,結果乾預組智力、記憶力的測試比對照組好。

兩位荷蘭研究人員Dijksterhuis和Knippensberg也進行了影射實驗,他們找了一批人,請他們為下一次實驗進行描述三種原型(足球流氓、秘書、教授)的典型日常行為及其性格。他們被告知這是為下次實驗做準備所需的三種原型的描述,但是他們不知道通過對原型進行描述自己被影射了。他們分別被影射為足球流氓、秘書、教授後接受了智力和記憶力測試,描述足球流氓的表現最糟,描述教授的表現最好。然而他們之前並沒有更努力學習,除了被影射,什麼也沒有改變。

現在問題是我們如何為自己創造一個積極的環境,讓自己受到積極的影射,變得更幸福、更成功。

例如:找一些你愛的人或者地方的照片,這些東西很重要。因為即使你看不到它們,潛意識中你還意識到它們的存在。雖然只是潛意識層面,但是大腦卻記錄下來了,它任然對你有影響。

讓你開心的東西,給自己創造一種溫暖、開心的環境。

名人名言,Tal家裡掛了一系列名人名言,即使沒看到也能感受到。

亞當斯總統“耐心和堅持總能奇蹟般地掃除困難和障礙”,將“堅持和耐心”進行影射。

喬治艾略特“推動人類進步的重任不能等待完人來完成”

加繆“在深冬裡,我終於發現在心裡有個不敗的夏天”

亨利戴維梭羅“如果一個人能昂首挺胸地朝著夢想前進,努力實現他想象的生活,他會與成功不期而遇”

這些名言一直影射Tal,提醒他,為他創造積極的環境。

把喜歡的書放在手邊,集中注意力聽聽喜歡的音樂,多看看激勵你的電影,這些東西都能幫你創造積極的環境,有助於獲得成功與幸福感。這些大部分都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這就是影射的力量,這也是積極研究的意義所在。通過研究積極環境,我們也是在對自己影射積極的東西。

今天包括下週,我們談到的很多內容其實都是源於自助運動。自助運動確立於20世紀並從各個方面展開,其理論基礎為我們通過思考創建了世界。

1930年代相關書籍開始出版,比如《思考致富》,這本書從30年代至今銷售超過6000萬本,而且任不斷再版,無論在美國、中國、印度,無論在非洲、美洲、歐洲,至今還是暢銷書,它對人們產生了巨大影響。

作者Napoleon Hill說“只要你想得到,只要你相信,你就能夠做到”,這句話非常鼓舞人心,對大眾產生了很多影響。

Henry Ford說“不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很多人都被這一理念吸引。

Norman Vincent Peale的《正面思考的力量》“要有美好的希望並全力以赴地去追求,要有遠大的夢想並全力以赴地去實現,要有宏偉的期望並堅定不移地去相信”

然而當今的自助運動的發展強調某個真相,將這個真相過分鼓吹。

某種意義上,我們的精神的確能夠創造現實,但是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我們創造的現實還會受到內部或外部的某些影響。如果你相信自己可能成功,那麼成功的可能性會變大,但是成功離不開刻苦勤奮和堅持不懈,而且失敗避免不了,要從失敗中學習。所以當今很多自助書籍傳達的信息往往言過其實,效果甚微,甚至可能會造成毀滅性後果。

比如:如果一切皆建立於吸引力法則上,我創造了一切,一切都因我而變,一切都是我的錯。舉個極端的例子,30歲男子被醉酒駕車的司機撞成癱瘓是他自己的責任嗎?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所以一切由吸引力法則決定的說法短期內可能讓你堅定信念,獲得幸福感,但是長期來看,只會讓人感到挫敗、內疚、不快樂,自然離成功越來越遠,因為這種想法自然會抹殺了勤奮、堅持、失敗的作用,它們也是成功、幸福、完滿人生的必要組成部分。


自我效能理論:

Albert Bandura 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做了許多關於自我效能(本質上是自信的學術術語)的研究,以下是他進行了幾十年研究後的結論:“自我效能我影響人們的生活選擇、動力水平、技能的質量、對逆境的適應力、對壓力和抑鬱的抵抗力。”

相信自己的人在生活的不同領域都表現得十分出色。

Albert Bandura說“認為自己是高效能者和認為自己是無用者的想法和感覺完全不同。高效能者創造自己的未來而不是簡單地“夢想”它。換而言之,他說的是這些人對生活充滿信心,他們創造自己的人生,與那些任他人擺佈的人不同,他們適應力更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更強,總而言之,就是能力更強。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發現這些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可以慢慢培養,但是需要花時間和努力。

Curry做過一項關於運動員的研究,她證明一旦成為運動員,56%的成功是由期望度決定的,成功取決於你堅信自己能取得成功的程度。

John Carter 關於哈佛MBA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成功並不是100%由期望或信念或樂觀決定的,當然這些是決定成功的一部分因素。

Nathaniel Branden說“我們每個人的自尊水平也就是自信的程度對我們的方方面面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我們的待人接物,能取得的地位,能取得的成就,我們會與誰墜入愛河,我們與配偶、孩子、朋友的關係、個人幸福水平。”

物質富有、生活地點與幸福感屬於低度線性相關,而自尊與幸福感屬於高度線性相關,大多數研究發現兩者的相關係數是0.7,Tal的論文也獲得了相同的結論,所以自尊非常重要。

Herbert Benson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做了一項研究。

他找了一些處於妊娠期有胃病的婦女,她們都有嘔吐噁心的症狀。這其實挺常見,尤其是在懷孕初期的三個月。他告訴她們“我這有一種新藥能緩解你們的胃病,治療嘔吐症狀非常有效。於是他把藥給了她們,她們的胃病就好了,當然她們不知道那只是安慰劑(普通的糖丸)。

他找來了另一組有同樣嘔吐症狀胃病的婦女,把藥給她們並告訴她們可以緩解胃病,但是這次給的不是糖丸而是沒有危險性的小劑量吐根。吐根是一種催吐時服用的藥物。他告訴她們這藥能治療嘔吐,而她們也確實治好了胃病。本來應該出現的嘔吐症狀不僅沒有出現,由於服用了吐根更應該嘔吐,實際上卻停止了嘔吐。

Herbert benson的《永恆的治療》一段摘錄說“引人注目地是,病人的噁心感與嘔吐反應完全停止了,根據胃內水球測量顯示胃脹現象也消失了,恢復到正常。因為她們相信自己服用的是止吐藥,竟然逆轉了催吐藥的作用。單憑信念就治好了她們自己。”

這項實驗表明我們不應該忽視精神的強大力量,我們需要研究並理解它。

Herbert Benson還做了另外一個實驗,實驗對象對某種植物過敏,他們被蒙著眼睛帶進實驗室,研究人員用過敏植物觸碰他們一隻手臂,然後用另一種植物觸碰另一隻手臂,但是沒告訴實驗者哪邊是過敏植物。理論上被過敏植物觸碰的手臂會出現疹子,出現過敏反應。實驗還有一個條件:實驗者被告知過敏的植物觸碰了左手,不會過敏的植物觸碰了右手,但是實際Benson將兩種植物對調了。但是因為實驗者誤以為是左邊才是過敏植物,所以左手起了疹子而右手沒有。

同樣地,這並不是說外在因素不重要,也不能說明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被吸引過去的。但是這的確證明了精神對構建我們的生理、情感、認知以及外在環境起了重要作用。

信念常常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信念即自我實現,那麼它是如何運作的呢?

什麼將信念和實際表現聯繫在一起了?

有兩種機制,第一種是動力,相對簡單。

當你相信自己能做好某事時,會非常有動力。

當你認為做某事希望渺茫時,很有可能就此放棄,無所作為。

第二種就是一致性或相合性。

我們每個人對世界都存在心理圖式。比如我的圖式認為根據我的數學能力,我可能是個優秀的數學家。我的圖式認為我喜歡這個人,那人真好。然而還有外部世界,現實發生在外部世界。比如我在數學上的實際潛力與我的圖式無關,這個人對他人仁慈還是殘忍也與我的圖式無關,所以內部和外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就是關鍵。我們的精神不喜歡內部和外部存在差異,喜歡兩者一致。如果不一致,我們就會產生異議感,覺得不舒服。所以我們常常不惜一切讓兩者一致,要麼改變外部現實,要麼改變內部自我思維以符合外部現實。

有幾種方法可以重建一致性,Tal給我們介紹4個。

①更新圖式

比如我認為這個人很殘忍,但是他做了很多好事,我更新圖式,認為他很好。

②忽視或拋棄外部信息

比如我不喜歡這個人,即使他做了我認可的事情,我也會選擇忽視。

③主動尋求驗證信息

比如我不喜歡這個人,我就會尋找相應證據證明為什麼我不喜歡他們。

④創造新的現實

比如1954年5月6日之前的現實是四分鐘是人類的極限,不可能突破,然而Bannister創造了新的現實。

事實上,無論動力十足的人還是幹勁沒那麼足的人,現實發生後都會尋求一致性,剩下需要做的是解讀自己的表現,成功還是失敗,好還是壞。這裡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客觀解讀,另一種是由信念決定的主觀解讀。

有個關於托馬斯愛迪生的故事,愛迪生生於1870s,他與整個科學界都在研究燈泡,如何用電發光,但是一無所獲。當地報紙的一名記者前去採訪愛迪生,那個記者問“愛迪生先生,您致力於燈泡研究許多年了,整個科學界都在進行相同的研究但毫無收穫。愛迪生先生,您已經進行了5000次實驗,失敗了5000次,放棄吧”,愛迪生回答“我沒有失敗5000次,是成功了5000次,我成功證明了哪些方法行不通”。

同樣的客觀現實,但卻有完全不同的主觀解讀。

事實上,愛迪生在發明出燈泡前就宣佈他將在1879年12月31日展示燈泡,後來他確實在1879年12月31日向世界展示了用電發光。

同樣地,1962年,肯尼迪總統說60年代末人類將踏上月球,那時我們連登月的物質條件、科學技術都還不具備,他向全世界放話說人類能踏上月球,然後創造了現實,這與大量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愛迪生的一條名言“我從失敗走向成功”。

愛迪生是史上最富創造力最多產的科學家,他一生申請了1097項專利。當今世界的發展,大半要歸功於他。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家,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這並不是巧合。

Dean Simonton的研究證明,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家與藝術家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

Babe Ruth 是職業生涯中全壘打次數最多的球手,他也是三振出局最多的。

史上最成功的往往是失敗次數最多的。

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

學會失敗,從失敗中學習。

成功別無他法,學習如何工作,學習如何在科學、政治、藝術界取得成功,成功沒有捷徑,別無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