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復工在即,房地產將要走向何方?

隨著疫情爆發期的結束,各地區、各行業陸續迎來複工潮,房地產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在各開發企業、各售樓處陸續復工之際,敝人也利用在家“閉關”之際參悟了一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瞻作為一個地產媒體人未來應走向何方!

疫情後的機遇和挑戰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全國上下百業停擺,經濟發展受影響在所難免,備受房地產行業期待的“返鄉置業”讓一隻蝙蝠給變成了夢幻泡影。在疫情影響未完全褪去之前,如何不間斷銷售是所有房企面臨的共同挑戰。不過,房企仍然值得期待的是疫情過後,“返鄉置業”人群尚在!

有挑戰當然就有機遇,對於房地產周邊的各種輔助工具成了疫情期間的受益者,線上售樓處、直播看房、VR看房等,這些平時推廣都推不動的線上工具,一時間如雨後春筍般紮根在全國各售樓中心。然而,這些工具多數還是免費的,也就是這些工具的運營方雖然獲得了市場,但是如何變現仍然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媒體仍舊難以翻身,流量依舊為王

網上也有觀點,表示疫情會讓房地產媒體重新得到市場重視,重現“硬廣”時代的光輝。雖然敝人也是一個房地產媒體人,但是仍然不看好這種觀點,憑藉著這點短期的市場機會仍舊難以翻身。

對於房地產行業進入後半場也是業內公認的,房地產後半場新媒體崛起、移動互聯網普及、AI人工智能出現、渠道公司遍地開花,傳統媒體的“硬廣”效果早已難以與之匹敵,這也倒逼的很多媒體業者不得不介入其他業務以求生存。

以上的只是現象,或者說是表象,究其根本還是“流量”的競爭。對於房地產公司來說,“流量”意味著銷量;對於媒體來講,“流量”意味著效果。“流量為王”的正確性,敝人認為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裡仍然是房地產全行業不變的真理。

如何獲取流量呢?我個人總結來無非三點:其一,數據;其二,資源;其三,技術。在傳統媒體盛行的當年,媒體人正是掌握了這三點,所以才能做得風生水起。而如今傳統媒體的“數據、資源”優勢已然不在,“技術”上又遠不及新興的科技公司。面對生存、發展的壓力,房地產媒體必須“蛻變”式的改革創新,才能在未來行業的大洗牌中生存下來。

智能AI迎來機遇

“AI”不會感染疾病,不需要休息,不需要發工資,不需要交社保…。一場疫情,各行各業應該都深刻體會到了“人”和“機器人”的最大差別。如果你單位的設計師是AI機器人,你的銷售員是AI機器人、你的保潔員是AI機器人…你家的保姆是AI機器人,那麼,疫情到來時,你的公司又何須關門?

當然,目前AI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還不足以完全取代人。但是,對於像銷售員、導購員這樣的崗位,目前已經有一些商家在嘗試使用智能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你突然有一天發現大街小巷都是機器人在工作,那證明你已經“OUT”了。那麼作為一線房地產銷售人員是否注意到了AI人工智能的發展動向了呢?或許可怕的不是你沒注意到,而是你的老闆注意到了!

“記住成千上萬個樓盤的數據、價格,記住成千上萬客戶的個人信息,一秒認出見過一面的客戶,一分鐘記住樓盤的百問、說辭,實時共享樓盤的銷控,秒算樓盤的價格,實時掌握最新的行業政策信息……”無需再多列舉,我們身邊的哪一位置業顧問或者銷售人員能夠做到?以敝人淺見,這樣的人怕是沒有,但是這對於AI人工智能卻如探囊取物一般。

建築行業或將面臨挑戰

“停工”對於建築行業再熟悉不過,尤其是北方企業,在“治霾”時期都曾收到過停工令,而此次疫情又將會延誤許多工程的工期。但是,如果工地上沒有那麼多粉塵、砂石,沒有工人、或者只有很少的工人呢?

“3D打印”在建築行業的應用、模塊化建築的出現,不僅能夠減少汙染、提升效率,而且還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現在這些看起來似乎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事物,誰也無法保證他們明天不會闖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如若一旦到來,我們是否做好了如何應對?或許有一天你的建築公司再也接不到工程,你的員工也再無“磚”可搬。

空置房的處置產業化

說了以上那麼多,都是立足房地產從業者的角度說的。那麼對於普通的購房者,將來又會有哪些變化?我首先想到的是“空置房”!

“空置房”的問題我們也無需隱晦,網上有報到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住宅空置率達23.6%(數據未經考證)。且不論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有多高,就看我們自己所住的小區有多少房屋是無人居住的?百分之百住滿的小區恐怕不多吧!

那麼多的空置房,既造成了資源浪費,又間接推高了房價。那麼如何將這些空著的房屋利用起來,不僅是“上層建築”要考慮的問題,這也是關乎每個個人的社會問題。“賣不掉、沒時間賣、租不出去、沒時間租”等等資源和信息的不對稱是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因此解決信息、資源的對稱問題才能解決“空置房”的問題。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的餘溫未褪,可是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房屋”尚未嘗試“共享化”。“共享辦公”已經在某些地區小範圍出現,面對全國如此龐大數量的空置住宅,“共享公寓”是不是終有一天會到來?

智能售樓處

前面說了AI人工智能,那麼用人工智能打造一個售樓處又會是什麼效果?有了AI技術的加持,不但能提升售樓處的“逼格”,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購房者,提升購房者的體驗。這也符合“體驗式消費”的發展趨勢。

站在售樓處看沙盤、跟著置業顧問跑工地看樣板間、看戶型圖、瞭解配套…這是購房者每走進一個售樓處必然經歷的流程,冬天冷、夏天熱、工地灰塵滿天飛,購房者可以說毫無“體驗”可言。那麼智能售樓處能實現的就是購房者只需要坐在售樓處的沙發上,享受著按摩椅,然後帶上耳麥、穿戴上智能設備,然後就可以體驗小區未來的全部實景,可以實地感受小區的戶型,可以走進停車場、地下室,甚至可以實地逛一逛小區周邊的街道和商場。而售樓處內再也無需沙盤,無需那麼多的銷售人員,從而節約一大筆成本。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很遙遠,但是這些技術卻實實在在已經有人在應用。當然,還有更為前沿的無介質全息成像技術,早晚都會應用到房地產的銷售環節當中。無論是購房者還是銷售人,我們的行動可以緩慢,但是我們的思維從來都不能落伍。

“智能門鎖、新風系統、可視對講、電梯預約”等這些十年前你想都沒想過的技術,今天已經用上了。所以,從來都不要忽視科技發展的速度和力量。

二手房行業的洗牌

從我接觸這個行業以來,好像洗牌次數最多的就是二手房行業。資本、平臺、門店在這個行業裡不斷角逐,每個門店和平臺都隨時面臨著關門,也不斷的有新的門店和平臺加入戰團。雖然戰鬥打的火熱,但是沒有哪一家有閒暇從根本上突破或者改變這個行業的盈利模式----中介費,美其名曰“信息服務費”。

沒有門檻、沒有技術含量的盈利模式都是不能穩定和長久的。目前這個行業唯一可以稱之為“門檻”的無非是房源。各中介都無所不用其極的挖掘壟斷房源,這使得中介的加入非但沒有實現信息、資源的公開、對等,反而使得一些信息得不到共享,造成有房者無客,有客者無房的局面。前面說到了住宅的空置率,那麼這些從業者又各自能壟斷多少房源呢?根深蒂固、盛行已久的規則並不代表就是正確的,二手房行業必將會圍繞著這個核心問題發生一次顛覆性的洗牌,不變者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二手房交易市場”會不會出現?掛牌、評估、過戶、貸款一站式搞定。“共享公寓”會不會擠壓二手房市場生存空間?“租售同權”何時會爆發?“房地產稅”落地的衝擊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出生率”即人口的問題對二手房衝擊有多大?“智能售樓處”僅限新房可用嗎?諸多問題恐怕是這個行業的所有從業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雜七雜八說了一大堆,在行業全面復工之際,我也希望大家走回的不只是單位的辦公室,而是要讓閉關已久的心走出去,去看到行業的過去未來,去看到面臨的機遇挑戰,去看到明天的日出日落!科技引領、流量加持、資本推動不僅是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也是全行業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