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位十四子”,“传位于四子”?雍正到底有没有篡改康熙遗召?

冉之酉色


没有,也可以说这份遗诏是雍正补得,怎么可能篡改。康熙应该是口头遗诏。所以我们需要探究的是雍正的皇位来源正当不正当。

康熙帝像

在清朝皇室中,雍正皇帝几乎是一个话题最多的皇帝,从继位存疑,到离奇暴毙都充满着各种传说。

尤其雍正是否是康熙钦定的皇位继承人一直众说纷纭,野史、小说中描绘得有声有色,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时被谋杀死的?

比如说康熙死前身边只有隆科多,隆科多又是雍正的舅舅,那就有可能联合搞死康熙,再销毁真的遗诏,然后把伪造的遗诏公之于众。尤其是那遗诏中的十字被改成于字。再有就是按照惯例清朝的皇帝都应该葬在清东陵(关外的除外),而雍正却破天荒的建造了清西陵,埋在了清西陵。康熙是埋在清东陵的。就此推论雍正为什么不埋在清东陵挨着康熙帝,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心里有鬼。反正没给出直接证据证明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就是各种推测。

网络配图 流传最广的康熙遗诏,也是被质疑最多的遗诏

我们给历史人物下结论不能根据私人记载或者是文学小说。我翻了下《清史稿》、《康熙起居录》和《雍正起居录》,都没有详细记载雍正的继位过程,多是用“世宗继位”这件事就被翻了过去。

在查阅相关历史记载中也没看到康熙死前留下遗诏文字,遗诏的内容也没有记载。现存的传位雍正帝的遗诏可以肯定是雍正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补的一份遗诏,在当时对雍正皇位已经议论纷纷,本想靠这份遗诏来止住天下的议论,没想到遗诏并没有堵住天下人的嘴,反而是把这件事越描越黑。

我还是倾向于雍正是康熙指定的法定继承人,认为康熙的遗命应该是口谕,当时在场的人少也给人留下了口实。


有上述观点是因为除了胤禛外,其他几个皇子几乎都被康熙打压,甚至种种不良评价多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二皇子太子胤礽两立两废的事大家都很清楚;

在胤礽初次被废的时候,皇长子胤禔落井下石准本搞死胤礽,同时陷害皇八子胤祀。康熙大怒直接把胤禔夺爵幽禁,再无翻身之日。

可以说除了皇八子胤祀剩下的皇子都不是皇四子胤禛的皇位的争夺者,也就是说胤祀是胤禛的最大的对手。但是康熙却在一直打击老八胤祀这件事上值得玩味。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皇八子着力谋求太子之位,康熙知道削胤祀的爵位。

《清史稿.列传七》:太子既废,上谕:“诸皇子中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宥。”诸皇子中皇八子允禩谋最力,上知之,命执付议政大臣议罪,削贝勒。

还有太子被废后,胤祀摩拳擦掌,“太子允礽既废,允禩谋代立。”

康熙要处置因太子胤礽获罪的凌普,可胤祀一直在为凌普开脱。康熙直接斥责胤祀,“坏人都要老子做,你净当好人,博得虚名,收买人心。你的那点心思我都看出来了,犯的罪该惩处的惩处;”还告诫其他皇子以后谁敢学胤祀直接杀头,康熙此时对胤祀是很伤心的。九皇子胤禟等人为老八鸣不平,向康熙要个说法,康熙大怒要砍了他,皇五子胤祺拦住了康熙。这就是《雍正王朝》中康熙要砍了老十四,老四拦住康熙情节的原型。

再有一处记载,胤祀任人唯亲,替身边人谋取职位。康熙干预此事后,胤祀居然记恨康熙;胤祀还是个妻管严。最后康熙说自己不希望死后陈尸乾清宫,皇子们却兵戎相见;这简直是对胤祀失望透顶,直接把胤祀的贝勒爵位也给拿掉变成了闲散宗室,处罚也是很严厉的。

《清史稿.列传七》:允禩亦夺贝勒,为閒散宗室。允禩庇其乳母夫雅齐布,雅齐布之叔厩长吴达理与御史雍泰同榷关 税,不相能,诉之允禩,允禩借事痛责雍泰。朕闻之,以雅齐布发翁牛特公主处。允禩因怨朕,与褚英孙苏努相结,败坏国事。允禩又受制於妻,妻为安郡王岳乐甥,嫉妒行恶,是以允禩尚未生子。 此皆尔曹所知,尔曹当遵朕旨,方是为臣子之理;若不如此存心, 日后朕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束甲相争耳。”

在议立新太子的时候,许多人都举荐皇八子胤祀,康熙却以胤祀行事不好,其母又出身卑微直接给否了。事后康熙复问大臣为什么举荐胤祀,大臣们都不敢回答康熙。果不其然出来一个不怕的,大学士马齐就支持胤祀,不出意外的又被康熙斥责了一番。

《清史稿》:“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

在康熙驾崩前,康熙却要皇四子胤禛代自己祭天和多次召见胤禛颇有意味。

雍正曾说康熙对胤祀的态度: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伤圣祖之心。

可以看出胤祀的做法康熙是很不认同的,要不然不会有多次打压胤祀的行为。


雍正继位后,认为胤祀利用“母妃丧,沽孝名,百日后犹扶掖匍匐而行”,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众人皆知的老八党,但有些行为也是雍正不认可的,比如大摆筵席,花钱太多。

雍正后来指责胤祀一直敌视自己,不愿意辅佐自己。反而是处处设法激怒自己,治他的罪,好要自己落下杀兄弟之名。

《清史稿》:允禩素行阴狡,皇考所深知,降旨不可悉数。自朕即位,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乃不能输其诚悃以辅朕躬,怀挟私心,至今未已。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


雍正为了说明处理胤祀的初衷,特别说了自己继位后给了胤祀机会,但胤祀一直无法抛弃成见,屡屡针对自己,迫不得已才下的手。还说如果是有意诛杀胤祀,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众人面前劝诫胤祀。“是以屡加教诲,令其改过,”“朕果欲治其罪,岂有於众前三复教诲之理?”


雍正也承认胤祀的才能的“允禩在诸弟中颇有治事材,朕甚爱惜之,”只是胤祀一直不臣服于自己为自己所用,雍正才会对胤祀下狠手。胤祀内心可能从来没认可过雍正皇帝。

至于把十字改为于字,老十四胤禵的历史记载比较少,最主要内容是他在西征平叛上,他虽然跟雍正是亲兄弟,但在政治上却是支持老八胤祀的,可以说老十四从来都不是皇位的候选人。雍正还说康熙驾崩,胤禵不来奔丧是为大不孝。雍正说“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后来不断有人翻旧账弹劾胤禵征战期间有劳兵苦民的行为,请斩首。雍正则认为胤禵不像胤祀那么阴狠,他本性不坏,只是被人蒙蔽,不同意斩首。只是被发配到景陵,替康熙守墓。

雍正的最大对手是老八胤祀,而不是老十四胤禵。雍正是当事人可能有感情因素很难给胤祀公正的评价。

但后面的乾隆帝还是比较清楚事情的来龙气脉的,对八爷党给出了一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乾隆说胤祀等人不给雍正皇帝面子,屡屡设障。他们获罪都是他们自找的。乾隆还说胤祀等人其心可诛,但确实没有反叛的迹象。雍正也曾后悔给予的处罚过重,所以乾隆帝下旨恢复胤祀等人的宗室身份。

  • 雍正为何葬在远离康熙的清西陵,真是心里有鬼?

雍正皇帝死后葬在远离康熙皇帝的清西陵。雍正皇帝也曾想葬在清东陵。“朕之本愿,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在清东陵找到了一块地,开挖发现不适合挖掘坟墓。堪舆之人后来找到清西陵这块风水宝地。然后说清西陵完美地契合了堪舆学。最后选址清西陵。我认为清东陵找到适合的位置,应该会埋在清东陵。

从现有的正史资料看,虽然没明确记载雍正皇位来源的直接证据,但也没给出皇位就是篡夺来的记载。至于雍正皇帝皇位来源不可靠的说法均出自野史和各种文学小说。根据康熙生前对待诸子的反应,可以肯定雍正应该是康熙指定的合法继承人。


过去即历史


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位?

康熙对两个儿子非常喜欢,他们分别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十四阿哥,但是在半途中却被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给截了下来,把圣旨上的“传位十四阿哥”给偷偷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然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上面这个场景是很多电视剧上的场景。那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我个人认为由于没有史料能准确证明这一点,所以不足为信!首先康熙是一代明君,一生功绩卓著,在他考虑继位人选时肯定经过慎重的思考。加上他非常喜欢孙子“弘历”,为了能让大清更长久传位于四阿哥更符合逻辑!

之所以有传言说雍正是篡位,估计和当时复杂的局势有关系。大家都知道,虽然雍正继位了,但当时的朝廷却暗流涌动。贼心不死的其他皇子肯定暗中挑动,散步谣言说雍正是篡位得来的皇位。





大兵说历史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者”?最近,专家开始公布了康熙当时的遗诏,真相终于大白。因为在当时辽宁的一个档案馆给出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答案,雍正并没有篡位。所以在现在也有人对雍正抱着不一样的态度,有些人喜欢它有些人也不喜欢他,但是这些已经并不重要了,所以皇位继承给谁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因为雍正他在位期间,他给当时清朝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回暖,让当时清朝上上下下,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府的生活档次都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升。在雍正和乾隆期间也引进了非常多,当时外国的物品也为中国带来了的非常新奇的认知,也让中国了解到了世界。雍正在还是皇子期间就被康熙非常认可,因为他做事情考虑的非常周全,也懂得许多知识,可能这一切就是有因有果吧



唐僧说古今


其实这个就是现代小说,电视电影编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

可以说康熙就是把帝位传给雍正的。

首先来说就是题主说的,“传位于四子”和“传位十四子”中就是“于”和“十”,按照现代的字来说于和十确实是可以很假单的改,但是在古代就根本行不通的。在古代根本不用于,而是用“於”,这个怎么改呢?

其次来说在清朝时期,皇帝的诏书都是满文和汉文两本的,甚至还有蒙古文的,所以汉字即使可以改,但是满文里面能改吗?

再有就是根本也没有时间来改,在清朝时期,传位诏书都是秘密的,根本没人知道的,简单的说就是清朝其实都是秘密立储的。雍正怎么去改呢?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在后世的小说才出现的,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说法的,所以在当时来说根本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正是因为雍正的上台,才让大清延续,如果不是雍正上台的话,估计大清可能就提前灭亡了。雍正上台之后大改贪腐之分,还有改善了秘密立储的制度,康熙时期有九子夺嫡时间,但是在雍正之后就很少出现多嫡的事情了。设置军机处等等。只可惜雍正死的太早了,如果能够和乾隆一样活那么久的话,那么大清的历史可能更加的辉煌。


中国历史研究所


传言雍正靠篡改康熙遗诏而登上帝位,当然是无稽之谈啊。所谓雍正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明显行不通,根本无法实现。康熙遗诏写得很清楚,由雍亲王继位。这个雍亲王究竟是十四子雍正,还是四子胤禛,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

遗诏有满汉两种文本

清朝历代皇帝,除溥仪之外,基本上都有遗诏。清朝皇帝的遗诏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康熙遗诏当然也不例外。

在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请问怎么改呢?

康熙遗诏满文本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都有,感兴趣的可以仔细查阅。

“于”是现代简写,古代用繁体是“於”

虽然,在现代简体中文中,于和十,只有一横只差,看起来很好改。

但值得注意的是,“于”是现代简写,古代用繁体是“於”。

从秦到清,历朝历代都用的是繁体字,在康熙遗诏汉文版中,不可能出现简体字“于”,只可能是繁体字“於”。

请问把“十”改成“於”,应该怎么改呢???

实际上,康熙遗诏汉文版中,既没有出现简体字“于”,也没出现繁体字“於”。因为康熙遗诏里根本没有“传位十四子”或者“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样。康熙遗诏写的是“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根本没有“传位”二字。

还有个“皇”字别漏了

不管是四子,还是十四子,全称都带“皇”字,即皇四子,皇十四子。

所以在康熙遗诏中,一定是皇四子或者皇十四子,而不是四子、皇十四子。

如果把十改成于的话,那就成了“皇于四子”,是不是特别奇怪??

这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遗诏上还有继承人的爵位

康熙遗诏中,除了由某个皇子即位,一定还会带上他的爵位,比如雍正的爵位的“雍亲王”,那么“雍亲王”3个字一定会出现在遗诏里。


皇十四子胤禵的爵位是多罗郡王,如果康熙要传位于他,那么康熙遗诏中肯定有“多罗郡王”4个字。

如果雍正篡改遗诏,怎么把“多罗郡王”改成“雍亲王”。

康熙遗诏里,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怎么改???

又是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结论

所谓雍正通过篡改康熙遗诏而登基的事,纯属无稽之谈,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雍正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当然是以讹传讹了,更何况康熙遗诏里根本没有出现“传位”两个字。


袁卫宇


其实关于篡改遗诏这个说法来源已久,早在雍正朝就有传闻,其根本原因是对雍正继承皇位合理性的质疑,这样的质疑其实并非毫无道理,雍正的继位确实有很多可疑之处,比如传位相关情形《东华录》《清世宗实录》《大义觉迷录》等的记载不一,前后矛盾。皇室宗亲,甚至雍正的亲生母亲和儿子都对雍正的继位有所质疑,因此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有所传闻,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就篡改遗诏,改“十”为“于”这个事来看,显然是假的。

1、来源早已注明是传闻

关于篡改遗诏最早来自于《大义觉迷录》,原文如下:

“先帝欲将大统传于允,圣躬不豫时,降旨召允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

“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

后来的《清朝野史大观》《满清外史》等野史笔记也有所记载,但是都是以此为蓝本,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一件事,《大义觉迷录》的这两段话,都是有前提的,第一段话是据曾静说,有人在湖南传说云云,第二段话说是耿六格被发配到三姓地方时听几个太监闲谈说到的,也就是这两段话都是无凭无据的传言,而且一个远在湖南,一个远在东北,如何得知宫廷秘闻,显然都是以讹传讹。

2、是从遗诏的书写来看,无法篡改。

第一,清代的遗诏是用满汉双语写的,如果汉字可以篡改,那么满语就很难篡改。

第二,其实很简单,就是遗诏是在康熙活着的时候立的,天无二主,民无二君,所以遗诏写的是立谁谁为皇太子,而非传位于谁谁,这样把“十”字改为“于”就没有意义了。

第三,其实也很有意思,就是清代的遗诏不但皇子前面冠以皇字,而且还带有姓名,比如道光皇帝的遗诏“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以这个标准而言,那么传闻中未改之前的遗诏应该是“皇十四子胤禵立为皇太子”单纯把“十”字改为“于”是无法成立的。

3、从现实看没有必要篡改遗诏

从当时的情况看,说是九龙夺嫡,其实最有力的竞争者是雍正和他的亲弟弟胤禵,康熙死的时候胤禵不在身边,而雍正随侍左右,从后来雍正继位可以看出来,雍正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形势,他根本无需篡改一份有破绽的遗诏,重新找人写一份都可以,甚至有没有遗诏都已经无关大局,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把“十”字改为“于”做这个有害无利的事。

结论:无论是从传闻的最早由来,还是改遗诏的必要性及操作性来改“十”为“于”这个事显然是假的,从雍正朝就用传闻来看,应该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最大的可能是雍正的政敌,也就是康熙的其他几位皇子用来中伤雍正,通过质疑其继位的合理性,来动摇雍正的统治,为自己创造机会。


古史新谈


尼玛,谣言也能信?汉语加1笔可改,满文也能改?看图片十的比划比4还少呢



堕落的老男人


这种说法不成立,原因为:

其一:康熙的遗诏是分满文和汉文两种,当时的“於”字是用繁体的,而不是今天用的“于”字,满语是清朝的国语,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不改满文,满文是竖写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其二:按照清朝的用语规范,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某皇子”、“某某皇子”,如果把“十”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这句话就不通了。

其二:雍正继位是经过残酷的九子夺嫡的,他的这些兄弟那个不是位高权重,特别是八阿哥,人称八贤王,朝中八爷党的势力可谓是占据了大清王朝的半边天,如果是篡位,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功,这明摆着是有真实的遗诏的,并且雍正继位后还对他的兄弟们委以重任,虽然最后都被下狱,但是最开始确实是都大权在握,如果是篡位怎么会对和自己一起夺嫡的人如此放任,这明显是有康熙的遗训的。

其三:朝中拥立雍正的官员还是很多的,因为官员们都知道雍正的皇位绝对来的没有问题,这也是雍正能够真正坐稳皇位的最基本原因,而且雍正也确实做到了一个皇帝应有的责任,很好的贯彻落实了康熙的遗训,完成康熙没有完成的事业,雍正可以说是一位最为勤政的皇帝,在雍正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四: 我们都知道康熙由于太子的问题,对于自己是十分的自责,子不教父之过,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康熙看中聪明伶俐的弘历后,决定亲自抚养教育弘历,希望自己可以亲手培育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毫不客气的说即使是为了弘历,也是要传位给雍正的,不然以后弘历怎能顺利继位。由于康熙对弘历的照顾,也就真正的让弘历培养成了一个帝王,乾隆也对康熙有着别样的感情,对其十分的敬重,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以至于后来乾隆是处处都要与康熙比较。

其五:雍正此人一生都在为钱发愁,这事康熙时期留下的弊端,导致吏治腐败国库严重亏空,而雍正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守住江山,也是制定了许多的政策方案,最出名的就是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功等,而这些政策的实行很快就卓见成效,扭转了国家纷乱的局面,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的富足,但是这样的制度却是损害了地主阶级和老氏族以及旗人和读书人的利益,这些人自然是要给雍正抹黑的,而这些人都是掌握这国家权力的人,社会影响力巨大,他们一说什么,老百姓自然是深信不疑。

其六:康熙的儿子多且多是人中龙凤,个个都是有本事的人,而且康熙此人太过于注重感情,对每个儿子都是大肆封赏,赐爵放权,以至于让每个阿哥都是大权在握,这就形成了他们的争权之心,以至于形成后来的九子夺嫡的局面,而最后雍正胜出,有碍于康熙的面子不能对其他兄弟一下子赶尽杀绝,这些争夺皇位失败的兄弟有权有势自然是心有不甘,一时间有斗不过,只能是不断的给雍正泼脏水。

其七:这个说的可能就有点自己骂自己了,都说愚民愚民,俗话说一个人智慧,两个人聪明三个人就成了愚昧,这就说明百姓的群体虽然大,但是最容易被愚弄,很容易就被各种传言所误导,爱随大流,别人一说什么都是听之任之,而且百姓们对宫廷都会有一种神秘的求知欲,一旦听到这种劲爆消息自然是大传特传,一旦传的久了也就慢慢的真了。


读书是福


第一:古代用的繁体字,于的繁体字是“於”,显然是不能通过“十”来改成的。

第二:清朝会用满文,蒙文写官方文件,这么重要的传为诏书肯定也会用满文,蒙文记载,这个是否可以更改,我也不认识这两种文字,我估计不能像汉子那样能修改。


胡言兑先生


从雍正当时和后来的作法来看,篡改遗召这事是没有的。

首先看康熙的喜恶,他是最恨利用权术聚众逼宫的,八皇子这样,后来十四皇子也这样,可见他心里有多难受。

在最关键时刻,四皇子掌握京城的军队,登基后又派年羹尧守重要关卡,切断十四回京路线,这些预谋与其说是雍正的安排还不如说是康熙的受意,至少是他默许的,否则很难做到。

雍正倍受致疑是因为他是以弱势政治力量登基,各方出于利益考量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流言。他上台后对各级官员和皇室成员的严格管制又加重了这些流言。

本来皇家的事下面不敢怎么议论,他为了自证清白竟写本书陈述这件事,反而使其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呲牙]

有的时候很奇怪的是,老百姓的事很容易就弄清楚,而最高层一旦起纷争怎么解释人们都认为有黑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