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古人云“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這句話也可以應用到慶餘年劇情細節的刻畫中來。

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鏡頭特寫,其實都為後續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一些看似平常的規避都是出於劇情考慮;一些刻意舉動言語都是對人物身份的補充暗示。

下面一一為你到來:

1.畫中的秘密

①神廟的樣子

範閒初入京城,第一站便是被侯公公接著去了慶廟——神廟在慶國的一個分支。入內後,在牆面的那幅壁畫中一座廟宇屹立於山頂之上,範閒也只是匆匆一瞥並未多想,權當神話傳說,未多加理會。

哪知道後來肖恩的回憶中。當年他和苦荷遇見的神廟就是在極北之地的白雪皚皚的山頂上,也是這般樣子。正如葉輕眉解釋那樣:天下信徒心中神廟樣子是哪般,它就能變化成對應的樣子。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神廟

所以早在開頭導演就已經對神廟做出了暗示,只不過這裡只有一個長達數秒的鏡頭特寫。觀眾都忽略這一幕。

②畫中的人物

太子酷愛丹青之術。每次鏡頭出現在太子府中時候,你都可以發現在太子案牘上擺滿了畫筆和各種顏料,牆上畫架上都掛著一幅幅畫作。

這些畫中好像都是同一位女子,卻有著不同的姿態。有的已經完成上色,有的還只是勾勒出部分線條。然而所有完成的畫都有同一個特點:女子沒有面容。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太子的畫

若若曾經猜測這畫中人物是司理理,但是被範閒以劇情過於狗血否定這種猜測。其實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太子所畫女子究竟為何人,沒錯就是長公主李雲睿。

而且在範閒第一次入宮拜見幾位娘娘那天,長公主那穿著打扮與太子畫中人物十分相似。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長公主與畫中人物對比

如同原著一樣,這其實是在暗示太子暗戀長公主已是很久了,但只能寄情於畫中,留下那一幅幅沒有面容的仕女圖。

③地圖中的秘密

在查牛欄街一案時追捕司理理過程中,朱格為了判斷司理理逃離的方向打開了一幅世界地圖。你仔細看看地圖上的地名,會覺得十分眼熟?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朱格的地圖

不錯,函谷關,滄州,青州等地名居然出現在地圖之上。地名相似但是與現在位置不同,例如歷史上函谷關在洛陽,位於中原地區,而地圖上居然靠近海邊。

這是導演組的失誤嗎?不是,其實這是對後面劇情的鋪墊。

在後面葉輕眉留給範閒那封信中正好解釋這一點“沒有穿越,沒有平行時空,這裡還是我們的地球。”現在的世界正是經歷了上一次大冰川期後,重啟的文明。

這份地圖正好佐證兩點:

1.先驅者來到這個世界,把曾經文化帶入新的人類文明中,也就包括歷史上曾經的地名。

2.冰川期後的世界的地貌發生部分改變。原來的函谷關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可能中原地區地貌改變,但在近海邊卻形成一個這樣的關隘,所以取了同樣名字。

而且仔細觀察王啟年畫的簡易地圖,你會發現其中慶國那條河流的走勢很類似於今天的長江。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王啟年地圖對比

所以確實這裡還是地球,還是原來的世界。

2.詩詞中的完美規避

範閒在朝堂宴會上與莊墨韓鬥詩那一段實在精彩萬分。一夜之間吟詩百首,成就詩神之名。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很多詩歌只是截取其中部分詩句,並沒有完全朗誦完。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宴會鬥詩

其實這就是完美規避詩詞中的地名和人名。

比如:李白的《將進酒》中忽略這一段“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這岑夫子、丹丘生分別指的是李白的好友岑勳和元丹丘。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忽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句要是讓慶帝聽見,就算小范大人是慶帝親兒子也得下詔獄。

杜甫的《忽聞官中收河南河北》中規避的就更多了。“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都沒有朗誦出來。這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都是地名,如果出現,估計又惹人生疑。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黃河的疑惑

而且後面八處主事讀到那首《將進酒》時候也是好奇一番,完全不知這黃河是哪條河。

3.水果的暗示

①梨子

這慶廟中神案上供奉的水果有梨子,二皇子在府中宴請時候也酷愛吃梨。在朝堂宴會上慶帝前的桌子上擺放的也是梨子。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梨子的故事

而且在出使北齊,範閒從懷中掏出來想給海棠朵朵的水果也是梨子。不過海棠朵朵並不是十分稀罕。

為什麼這麼多水果,梨子出現的次數甚多呢?

因為梨子需要在溫差大的地方種植,才能利於糖分的積累。南方早春的低溫陰雨天氣常影響授粉受精,降低坐果率,夏季高溫乾旱,對果實發育不利。所以一般多分佈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

對於地處南邊的慶國來說,這好吃梨子自然就是水果中的奢侈品,必須從北方運送過來。(南方也有但口感不佳。)

所以在慶國梨子頻繁出現在有皇族參與的場合中。但是對北齊的子民來說這就是普通水果,自然海棠朵朵並不稀罕。

②荔枝

反觀王啟年偷使團中水果-荔枝被高達所不恥,原因也是在於物以稀為貴。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珍貴的荔枝

自古就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典故。楊貴妃喜歡荔枝,唐明皇就不惜千百里加急,從嶺南(今天廣東,廣西)運送過來神都(西安),即便如此楊貴妃也難以吃到新鮮荔枝。古時候(或者交通不發達時候)南方荔枝對於北方人來說就是奢侈品。

而南慶使團所送的也就是荔枝,不耐儲存,容易變質,需要在冰塊中保存。路途遙遠,即使儲存冰塊中也容易變質。

王啟年一路偷吃,這禮物原本就少的分量會更加大打折扣,所以高達才會如此憤慨。

自然這些果子出現的恰到好處,無不是在闡明慶國與北齊所在的地理環境位置。

4.範閒真實身份的暗示

讀過原著的大家都知道:範閒就是慶帝與葉輕眉的兒子。但是在劇中也數次隱隱暗示這一點:

①林珙事件後,範閒入宮第一次見到慶帝說“陛下,臣不想跪。”慶帝也只是拍了拍範閒的肩膀說“不想跪就不跪”。與此同時太子卻在殿外跪安,請辭。

②範閒入宮被要求出使北齊。慶帝說完後留下一句話“你們兄弟三好好吃飯。”

③出使北齊前一天,範閒來天平別院見慶帝。慶帝對他說了“無論怎樣,一定要活著回來!”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慶帝的暗示

以上種種暗示,終於在肖恩重傷彌留之際的那段回憶中被證實。

4.沒有答案的暗示

以上的暗示都隨著劇情深入發展有了結果,但是仍有一些暗示並沒有結果。

①慶帝射箭的暗示

和太子喜歡丹青之術那樣,慶帝酷愛射箭,並且經常自己製作弓箭。每次與朝臣,兒子見面時不是在閱覽奏章,就是在把玩弓箭。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慶帝的弓箭

這其中到底暗示著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

②陳萍萍手中的物件

在範閒出使北齊前,陳萍萍見費介的時候手中一直握著一樣東西,這到底是什麼?為何陳萍萍會如此愛不釋手?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陳萍萍手中秘密

③鑰匙的形狀

葉輕眉留下箱子的鑰匙形狀居然和太平別院後湖中機關鑰匙的形狀一模一樣,這又預示著什麼呢?是不是神廟中也有類似的鑰匙呢?

慶餘年:這些細節背後隱藏的信息你不可忽視,都是導演的暗示!

相似的鑰匙

結語:

導演編劇對於每一處的細節都把握安排的恰到好處。也希望在下一季的劇情中能夠看到這些未解細節背後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