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沒錯,唐朝的公主有三分之一沒有嫁出去……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公主的身份如此尊貴,誰能夠娶到公主,成為皇帝的女婿,那可真是顏如玉、黃金屋都有了,還有光明的前途。

但是在唐朝,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據統計,唐朝一共有230位公主,可嫁出去的只有150位,也就是說還有80位公主成為“剩女”。

被指為駙馬的青年及其家庭或勉為其難應允,或當場回絕,有的甚至痛哭流涕,如臨大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沒錯,唐朝的公主有三分之一沒有嫁出去……


唐朝公主愁嫁,說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唐朝的公主大都荒淫濫情,名聲不好

在社會風氣極度開放的唐代,公主的私生活也非常開放。很多唐代公主不止一個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處豢養了不少男寵。

有些公主在婚後也照常養情人,給駙馬難堪。

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她第二次婚姻嫁給武則天侄子武攸暨。老公生性懦弱,太平公主肆無忌憚地與別人私通。

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平公主至少與三位當朝臣子私通。除此之外,太平公主還豢養男寵,並把自己得意的男寵推薦給武則天和其他公主。

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容貌美豔,自幼深得唐中宗的寵愛,因此更是恃寵而驕,恣意妄為。

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卻又同時和他的堂弟武廷秀私通,甚至公然與武廷秀在宮中府中調情。

唐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嫁給竇奉節後,曾與已有妻室的大臣私通,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婚後也不甘寂寞,與一位和尚私通。

當時,公主的濫情荒淫是當時朝野皆知的秘密。

封建社會畢竟是重視家法門風和社會聲望的男權社會,讓一個男性和家庭接受不守婦道的女性,確實非常難,即使這位女性貴為公主。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沒錯,唐朝的公主有三分之一沒有嫁出去……


很多公主玩弄朝權,參與政治,連累了駙馬的整個家庭。

唐朝堪稱是中國古代女權最盛的朝代,唐代的皇帝往往對公主和皇子等同視之,這也導致了唐代公主大多驕橫跋扈,而且熱心於政治陰謀和宮廷鬥爭,攪得駙馬家中雞犬不寧。

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嫁給當朝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

被寵壞的公主瞧不上這位駙馬,在一次外出打獵時,偶然結識了辯機和尚。她和辯機和尚的醜事敗露後,唐太宗自覺顏面盡失,之後處死了辯機和尚。

高陽公主將仇恨記在唐太宗頭上,開始處心積慮對抗唐太宗。她聯合其他公主駙馬,反對唐太宗所立的太子李治。

太宗駕崩後,李治即位為唐高宗,高陽公主立即擁戴自己的皇叔稱帝,公然謀反,後來高陽公主失敗,被賜白綾自盡,駙馬房遺愛也受牽連,最終被處以極刑。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仿效武則天想做女皇,發動政變與唐玄宗爭位,最終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

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慫恿唐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未果,心急之下與母親韋后合謀毒害了唐中宗,不久也在兵變中被殺。

在男權社會,女性強勢,本身就是令人不快的事情,更何況還熱心政治,不知哪天會招來殺身之禍,血與淚的案例足以嚇跑唐代的士族子弟,讓他們對公主望而生畏。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沒錯,唐朝的公主有三分之一沒有嫁出去……


唐代公主地位較高,駙馬常常成為附庸,是唐代公主愁嫁的第三個原因。

唐代的公主地位較高,而相應的駙馬的地位就降低,幾乎淪為公主的附庸。

在唐代公主設有公主府,府內有下屬官吏、奴僕等,皇帝往往為公主封邑千戶,還會賞賜給公主豐厚的嫁妝和大量的財物。

然而這一切的所有權就是公主一個人,公主府內的人員只聽命於公主,駙馬沒有調遣的權利。

公主死後駙馬還要守喪三年,服斬衰。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種喪服,如此規定讓男性的尊嚴受到挑戰,駙馬多半心中不快。

公主嫁到駙馬家中以後,因為身份尊貴往往不願履行媳婦的禮儀,更有甚者,公婆還要向公主行禮。

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有一年郭子儀過壽,身為媳婦的昇平公主不願前去拜壽,郭曖好言相勸。公主說,我是公主,他是臣子,臣子不行禮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我去給他拜壽,真是豈有此理,郭曖忍無可忍,扇了公主耳光。

幸好唐代宗重視家庭禮儀,不僅沒有追究,反而安慰這位老臣說不聾不啞難做家翁,唐代皇帝曾三番五次的向公主強調孝道禮儀,但是公主不尊禮數的狀況並沒有得到顯著改善。

所以說,唐代駙馬是非常難做的。

綜上,唐朝公主愁嫁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